一种新型多种气体检测仪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8758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5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多种气体检测仪器,包括冷却筒和芯筒,所述芯筒竖向穿设于所述冷却筒内部,且所述芯筒顶端竖向穿入有进气管,所述芯筒顶端外侧连通有排气管,所述冷却筒外侧底端连通有进液管,且所述冷却筒外侧顶端连通有排液管;所述进气管底端延伸到所述芯筒内底端,所述芯筒底端向下聚拢形成竖向贯通的排废管。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在芯筒内部设置螺旋状的螺旋片,经进气管输入芯筒内进行降温的气体沿螺旋状的螺旋片上升同时被外侧冷却筒内的冷却液进行冷却,延长气体在芯筒内的冷却时间,进而提高冷却效果;并在冷凝水排出完毕后自动封闭排废管,无需人工监测冷凝水量并控制阀门开闭排放冷凝水,使用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气体检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多种气体检测仪器


技术介绍

1、气体检测仪用以检测环境中气体浓度,如工业生产中有一些有毒有害气体或可燃气体,检测工业生产环境气体中的各种含量的成分与浓度,当环境中可燃或有毒气体泄露,气体检测仪检测到气体浓度达到爆炸或中毒报警器设置的临界点时,报警器就会发出报警信号,以提醒工作人员采取安全措施。其原理是利用气体传感器来检测环境中存在的气体种类,气体传感器是用来检测气体的成份和含量的传感器,由于工业环境中存在高温环境下的气体检测需求,在高温气体直接输入传感器位置时会造成检测仪损坏,因此需要安装前置降温部件以对输入气体检测仪中的气体进行降温后检测,目前的气体检测仪的前置降温部件将气体降温后,气体中的水汽冷凝后聚集在输送管道内部,无法将气液分离后的水液主动排出,造成降温位置冷凝水大量聚集,需要安装阀门,以在冷凝水聚集后手动控制阀门开启排出冷凝水,并在冷凝水排出完毕后及时关闭阀门,避免检测气体从阀门大量逸出,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多种气体检测仪器,通过在芯筒内部设置螺旋状的螺旋片,经进气管输入芯筒内进行降温的气体沿螺旋状的螺旋片上升同时被外侧冷却筒内的冷却液进行冷却,延长气体在芯筒内的冷却时间,进而提高冷却效果;并在冷凝水排出完毕后自动封闭排废管,无需人工监测冷凝水量并控制阀门开闭排放冷凝水,使用更加方便,详见下文阐述。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p>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多种气体检测仪器,包括冷却筒和芯筒,所述芯筒竖向穿设于所述冷却筒内部,且所述芯筒顶端竖向穿入有进气管,所述芯筒顶端外侧连通有排气管,所述冷却筒外侧底端连通有进液管,且所述冷却筒外侧顶端连通有排液管;

4、所述进气管底端延伸到所述芯筒内底端,所述芯筒底端向下聚拢形成竖向贯通的排废管,所述进气管底端外侧的所述芯筒内部设置有螺旋状延伸的螺旋叶,且所述芯筒内底部设置有封闭排废管顶端的浮盘。

5、采用上述一种新型多种气体检测仪器,将需要检测的气体通过进气管输入冷却筒内,并将排气管外端部连通气体检测仪本体,并将进液管接入冷却液供给设备,通过进液管向冷却筒内输入冷却液,并在冷却液注满后通过排液管将冷却液输出到冷却液供给设备进行循环;沿进气管输入冷却筒内的待测气体沿螺旋状的螺旋叶向上螺旋输出,通过芯筒侧壁和螺旋叶接触待测气体对其进行降温,待测气体预冷降温后冷凝得到的水液沿螺旋叶持续向下流动到排废管位置,冷却后的气体沿排气管向气体检测仪本体中输送检测;聚集到排废管位置的冷凝水不断增多,利用冷凝水将浮盘带动塞柱上浮升起,以将浮盘对排废管的封闭作用解除,并将塞柱从排废管中脱出,此时冷凝水沿排废管向下排出,之后浮盘下落再次将排废管封闭,以实现冷凝水的自动排出。

6、作为优选,所述芯筒上下两端均穿出所述冷却筒,所述芯筒与所述冷却筒螺纹配合,所述冷却筒上下两端部内侧均设置有环状凹槽,且两组环状凹槽内部均嵌入设置有滑动密封配合所述芯筒外侧的密封圈。

7、作为优选,所述浮盘底端同轴固定有竖向伸入所述排废管中的塞柱,所述塞柱与所述排废管间隙配合,且所述浮盘底端为贴合所述芯筒底端内壁的弧形圆角。

8、作为优选,所述进气管底端与所述芯筒内底端间距大于所述浮盘和所述塞柱整体高度,所述排废管底端连通有引导管。

9、作为优选,所述引导管顶端与所述排废管相接处设置有管道接头,所述管道接头与所述排废管底端螺纹连接。

10、作为优选,所述冷却筒后侧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冷却筒外侧的夹扣,所述夹扣为卡紧所述冷却筒外圆周侧的c形的弹性塑料材质,所述夹扣前部两端横向对称设置有两组向外延伸的引导片。

11、作为优选,所述夹扣后侧固定有底端向前延伸的支臂,所述支臂底端连接有向后弯折的底座,所述底座后侧横向设置有两组穿设安装螺栓的沉孔。

12、作为优选,所述支臂与所述底座相接处竖向贯穿有延伸槽,所述引导管底端竖向贯穿所述延伸槽并向后弯折延伸到所述支臂后侧。

13、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在芯筒内部设置螺旋状的螺旋片,经进气管输入芯筒内进行降温的气体沿螺旋状的螺旋片上升同时被外侧冷却筒内的冷却液进行冷却,延长气体在芯筒内的冷却时间,进而提高冷却效果;

14、同时冷凝后的水液沿螺旋叶下落到芯筒底端的排废管位置,持续聚集的水液支撑浮盘和塞柱浮起以自动开启排废管排出冷凝水,并在冷凝水排出完毕后自动封闭排废管,无需人工监测冷凝水量并控制阀门开闭排放冷凝水,使用更加方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多种气体检测仪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筒(1)和芯筒(2),所述芯筒(2)竖向穿设于所述冷却筒(1)内部,且所述芯筒(2)顶端竖向穿入有进气管(3),所述芯筒(2)顶端外侧连通有排气管(4),所述冷却筒(1)外侧底端连通有进液管(5),且所述冷却筒(1)外侧顶端连通有排液管(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多种气体检测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筒(2)上下两端均穿出所述冷却筒(1),所述芯筒(2)与所述冷却筒(1)螺纹配合,所述冷却筒(1)上下两端部内侧均设置有环状凹槽,且两组环状凹槽内部均嵌入设置有滑动密封配合所述芯筒(2)外侧的密封圈(1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新型多种气体检测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盘(202)底端同轴固定有竖向伸入所述排废管(201)中的塞柱(203),所述塞柱(203)与所述排废管(201)间隙配合,且所述浮盘(202)底端为贴合所述芯筒(2)底端内壁的弧形圆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新型多种气体检测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3)底端与所述芯筒(2)内底端间距大于所述浮盘(202)和所述塞柱(203)整体高度,所述排废管(201)底端连通有引导管(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新型多种气体检测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管(7)顶端与所述排废管(201)相接处设置有管道接头(701),所述管道接头(701)与所述排废管(201)底端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新型多种气体检测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筒(1)后侧设置有支架(8),所述支架(8)包括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冷却筒(1)外侧的夹扣(802),所述夹扣(802)为卡紧所述冷却筒(1)外圆周侧的C形的弹性塑料材质,所述夹扣(802)前部两端横向对称设置有两组向外延伸的引导片(802a)。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新型多种气体检测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扣(802)后侧固定有底端向前延伸的支臂(801),所述支臂(801)底端连接有向后弯折的底座(803),所述底座(803)后侧横向设置有两组穿设安装螺栓的沉孔(803a)。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新型多种气体检测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臂(801)与所述底座(803)相接处竖向贯穿有延伸槽(804),所述引导管(7)底端竖向贯穿所述延伸槽(804)并向后弯折延伸到所述支臂(801)后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多种气体检测仪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筒(1)和芯筒(2),所述芯筒(2)竖向穿设于所述冷却筒(1)内部,且所述芯筒(2)顶端竖向穿入有进气管(3),所述芯筒(2)顶端外侧连通有排气管(4),所述冷却筒(1)外侧底端连通有进液管(5),且所述冷却筒(1)外侧顶端连通有排液管(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多种气体检测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筒(2)上下两端均穿出所述冷却筒(1),所述芯筒(2)与所述冷却筒(1)螺纹配合,所述冷却筒(1)上下两端部内侧均设置有环状凹槽,且两组环状凹槽内部均嵌入设置有滑动密封配合所述芯筒(2)外侧的密封圈(1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新型多种气体检测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盘(202)底端同轴固定有竖向伸入所述排废管(201)中的塞柱(203),所述塞柱(203)与所述排废管(201)间隙配合,且所述浮盘(202)底端为贴合所述芯筒(2)底端内壁的弧形圆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新型多种气体检测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3)底端与所述芯筒(2)内底端间距大于所述浮盘(202)和所述塞柱(203)整体高度,所述排废管(2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宗先刘康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分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