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段面隧洞施工人员安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8748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51
本申请涉及一种小段面隧洞施工人员安全防护装置,包括:防护台车,防护台车包括多个车轮,多个车轮通过支撑腿设置于防护台车的底部;液压升降支柱,液压升降支柱设置于防护台车的底部,液压升降支柱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液压升降支柱被配置为驱动防护台车沿第一方向上下移动,第一方向为重力方向;操作平台,操作平台固定设置于防护台车;防护板,防护板设置于防护台车的顶部,防护板在第一方向上形成的投影面积能够覆盖至少部分操作平台;气体监测设备,气体监测设备设置于防护台车,气体监测设备能够进行粉尘和/或气体的检测。该小段面隧洞施工人员安全防护装置操作于使用简易方便,且能够对施工作业条件提供有效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高原铁路隧洞施工,尤其涉及一种小段面隧洞施工人员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智能化技术、物联感知技术、大数据分析等快速发展,高原铁路隧洞施工安全已成为了高原铁路建设的基础安全重点。利用智能化技术、物联感知等技术,通过终端部署、现场感知数据采集、信息平台数据处理分析,构建一个集可视化、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于一体的高原铁路隧洞施工三维可视化系统。在施工过程中有效管控施工安全与进度、把控施工质量,将事后被动防预转为事前主动控制。在传统隧洞施工中,高处施工作业采用人字梯及搭设脚手架等方式进行施工作业,施工效率比较低,而且安全隐患比较大。由于高原隧洞施工环境较差,良好的施工环境和安全的施工作业条件很难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能够对施工作业条件提供保障、操作于使用简易方便的小段面隧洞施工人员安全防护装置。

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小段面隧洞施工人员安全防护装置,具体包括:

3、防护台车,所述防护台车包括多个车轮,多个所述车轮通过支撑腿设置于所述防护台车的底部;

4、液压升降支柱,所述液压升降支柱设置于所述防护台车的底部,所述液压升降支柱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液压升降支柱被配置为驱动所述防护台车沿第一方向上下移动,所述第一方向为重力方向;

5、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固定设置于所述防护台车;

6、防护板,所述防护板设置于所述防护台车的顶部,所述防护板在第一方向上形成的投影面积能够覆盖至少部分所述操作平台;

7、气体监测设备,所述气体监测设备设置于所述防护台车,所述气体监测设备能够进行粉尘和/或气体的检测。

8、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小段面隧洞施工人员安全防护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9、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所述防护板包括防护顶板和防护侧顶板,所述防护顶板固定设置于所述防护台车的顶部,所述防护侧顶板活动设置于所述防护顶板沿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防护侧顶板能够相对于所述防护顶板移动以进行展开或收折。

10、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还包括台车驾驶舱,所述台车驾驶舱位于所述防护台车与所述防护板之间,所述台车驾驶舱内设置有上下楼梯口和报警装置;

11、所述报警装置与所述气体监测设备数据连接,当气体监测设备监测到的粉尘和/或气体信息超过阈值时,所述报警装置开启声光报警。

12、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还包括交换机和中央处理控制器,所述交换机与所述中央处理控制器数据连接;

13、所述台车驾驶舱和所述液压升降支柱的控制端通过所述交换机与所述中央处理控制器数据连接,所述气体监测设备的信号输出端通过所述交换机与所述中央处理控制器数据连接。

14、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还包括人员定位基站,所述人员定位基站通过所述交换机与所述中央处理控制器数据连接,所述人员定位基站能够对所述防护台车预设范围内的人员进行实时定位。

15、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还包括球型摄像机,所述球型摄像机设置于所述操作平台,所述球型摄像机的输出端与硬盘录像机的输入端数据连接,所述硬盘录像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交换机数据连接,所述球型摄像机能够对所述操作平台上的施工人员进行实时监控。

16、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还包括防护栏和自动配重模块,所述防护栏设置于所述操作平台的侧面,所述自动配重模块设置于所述操作平台上,所述自动配重模块能够在施工人员作业时平衡所述操作平台的重量。

17、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所述自动配重模块包括滑动导轨、配重块和重量分布传感器,所述配重块与所述滑动导轨固定连接,所述重量分布传感器与所述交换机数据连接并用于检测所述操作平台各位置的重量,所述滑动导轨用于带动所述配重块滑动。

18、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所述重量分布传感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重量分布传感器分别位于所述操作平台的不同位置。

19、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还包括无线传输模块和应急电话,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和所述应急电话与所述中央处理控制器数据连接。

20、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

21、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小段面隧洞施工人员安全防护装置能对隧洞内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安全防护、提供安全可靠、便捷的施工作业条件;气体监测设备能对隧洞内的o2、co、co2、so2、no、no2、粉尘和温湿度实时监测;另外,人员定位基站能对操作平台上施工作业人员及附近所覆盖的施工人员进行实时定位,同时对施工作业人员人数清点及考勤管理;本装置能将现场相关数据传输至监控中心,实现远程实时监测,将隧洞内施工相关数据进行可视化显示,便于指挥调度和应急处理。

22、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段面隧洞施工人员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段面隧洞施工人员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包括防护顶板和防护侧顶板,所述防护顶板固定设置于所述防护台车的顶部,所述防护侧顶板活动设置于所述防护顶板沿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防护侧顶板能够相对于所述防护顶板移动以进行展开或收折。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段面隧洞施工人员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台车驾驶舱,所述台车驾驶舱位于所述防护台车与所述防护板之间,所述台车驾驶舱内设置有上下楼梯口和报警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段面隧洞施工人员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交换机和中央处理控制器,所述交换机与所述中央处理控制器数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段面隧洞施工人员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人员定位基站,所述人员定位基站通过所述交换机与所述中央处理控制器数据连接,所述人员定位基站能够对所述防护台车预设范围内的人员进行实时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段面隧洞施工人员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球型摄像机,所述球型摄像机设置于所述操作平台,所述球型摄像机的输出端与硬盘录像机的输入端数据连接,所述硬盘录像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交换机数据连接,所述球型摄像机能够对所述操作平台上的施工人员进行实时监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段面隧洞施工人员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栏和自动配重模块,所述防护栏设置于所述操作平台的侧面,所述自动配重模块设置于所述操作平台上,所述自动配重模块能够在施工人员作业时平衡所述操作平台的重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小段面隧洞施工人员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配重模块包括滑动导轨、配重块和重量分布传感器,所述配重块与所述滑动导轨固定连接,所述重量分布传感器与所述交换机数据连接并用于检测所述操作平台各位置的重量,所述滑动导轨用于带动所述配重块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小段面隧洞施工人员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量分布传感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重量分布传感器分别位于所述操作平台的不同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4-9中任一项所述的小段面隧洞施工人员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线传输模块和应急电话,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和所述应急电话与所述中央处理控制器数据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段面隧洞施工人员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段面隧洞施工人员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包括防护顶板和防护侧顶板,所述防护顶板固定设置于所述防护台车的顶部,所述防护侧顶板活动设置于所述防护顶板沿长度方向的两侧,所述防护侧顶板能够相对于所述防护顶板移动以进行展开或收折。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段面隧洞施工人员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台车驾驶舱,所述台车驾驶舱位于所述防护台车与所述防护板之间,所述台车驾驶舱内设置有上下楼梯口和报警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段面隧洞施工人员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交换机和中央处理控制器,所述交换机与所述中央处理控制器数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段面隧洞施工人员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人员定位基站,所述人员定位基站通过所述交换机与所述中央处理控制器数据连接,所述人员定位基站能够对所述防护台车预设范围内的人员进行实时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段面隧洞施工人员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球型摄像机,所述球型摄像机设置于所述操作平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忠元俞灿楠吴传珍支文财王戬吴美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