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接枝共聚提升涤纶纤维制品耐劳度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8740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接枝共聚提升涤纶纤维制品耐劳度的加工方法,属于涤纶纤维制品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涤纶织物预处理:将涤纶织物置于处理液中;S2、涤纶织物水洗:将预处理后的涤纶织物放入去离子水内;S3、织物改性处理:将晾干后的涤纶织物置于含乙烯基的三乙氧基硅烷醇溶液内进行处理得到含乙烯基的改性涤纶织物;S4、改性织物水洗:将改性涤纶织物放入去离子水内;S5、接枝共聚处理:将晾干后的改性涤纶织物浸渍在混合乳液中,形成接枝物;S6、织物定型处理:采用拉幅定型机对烘干后的织物进行拉幅定型。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纤维表面形成低折射率聚合物,从而避免传统高温浸轧焙烘法能耗高、织物强力易下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涤纶纤维制品,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接枝共聚提升涤纶纤维制品耐劳度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1、接枝共聚是指大分子链上通过化学键结合适当的支链或功能性侧基的反应,反应形成的产物称作接枝共聚物。接枝共聚反应首先要形成活性接枝点,通过共聚,可将两种性质不同的聚合物接枝在一起,形成性能特殊的接枝物。因此,聚合物的接枝改性逐渐成为改善高分子面料性能的有效方法。

2、耐劳度是指纺织材料抵抗疲劳破坏的能力,纺织材料在循环荷载或明显小于断裂强度的静荷载长时间作用下,织物产生的断裂或损伤称为疲劳,传统涤纶纤维的分子量为18000~25000,聚合度为100~140,再生涤纶纤维的强度和耐磨性相对于传统涤纶纤维都要更差一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接枝共聚提升涤纶纤维制品耐劳度的加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接枝共聚提升涤纶纤维制品耐劳度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p>3、s1、涤纶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接枝共聚提升涤纶纤维制品耐劳度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接枝共聚提升涤纶纤维制品耐劳度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处理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将5-10g酯酶溶解于100ml水里,形成处理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接枝共聚提升涤纶纤维制品耐劳度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含乙烯基的三乙氧基硅烷醇溶液内还含有光引发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接枝共聚提升涤纶纤维制品耐劳度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为安息香乙醚、二苯甲酮、异丙基硫杂蒽酮中的任意一种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接枝共聚提升涤纶纤维制品耐劳度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接枝共聚提升涤纶纤维制品耐劳度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处理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将5-10g酯酶溶解于100ml水里,形成处理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接枝共聚提升涤纶纤维制品耐劳度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含乙烯基的三乙氧基硅烷醇溶液内还含有光引发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接枝共聚提升涤纶纤维制品耐劳度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为安息香乙醚、二苯甲酮、异丙基硫杂蒽酮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建华殷超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通捷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