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架壳体整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8632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50
本技术提供车架壳体整形装置,涉及制造工艺技术领域。该车架壳体整形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两侧均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顶部设有组件盒,所述组件盒的一侧设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与组件盒之间设有翻转组件,所述转动块两侧均设有夹持臂,两个所述夹持臂与组件盒之间均设有调节组件,两个所述夹持臂一侧均设有夹持组件。该车架壳体整形装置,当需要进行翻面的操作时,通过第一电机输出端的转动,带动第一转动连接杆和固定第一转动连接杆一端的固定圆板转动,使得固定连接固定圆板一侧的第三电动推杆和第三电动推杆一侧的整个夹持组件进行转动以达到翻面的作用,方便对车壳的两面都能进行整形的操作,节省了人工进行操作的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整形装置,具体为车架壳体整形装置,属于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1、汽车外壳在制造过程中通常不是一次冲压成型的。汽车外壳通常由多个组件和零件组成,车辆壳体在冲压成型之后可能需要进行调整和整形以达到设计要求和几何形状的精度。在冲压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变形、扭曲或不完全符合要求的部分,因此需要通过调整和整形来修复和改进,以提高品质。

2、现公开专利号为:cn213079754u的一种汽车模具整形机构,涉及汽车模具
,具体为一种汽车模具整形机构,包括固定底座、成型上模,所述固定底座的顶部活动安装有均匀分布的导向杆,且导向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成型下模,所述导向杆的外部活动套接有压缩弹簧。该汽车模具整形机构,通过冲压装置带动成型上模以及型芯向下移动,通过型芯挤压工件,使工件成型,同时在成型下模下降时,成型下模带动左右两侧的辅助成型板向内侧转动,从而通过左右两侧的辅助成型板挤压工件进一步向内侧弯折,从而预留工件回弹空间,保证在工件整形过后可以达到预定角度,提高工件整形后的质量。

3、上述方案存在诸多益处,但也存在以下缺陷:现有装置通常使用人工将车壳固定在架子上或者使用简单的夹持并不能适应多样形状的汽车外壳,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当车壳需要两面操作时,需人工拆卸并重新固定,耗时耗力降低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车架壳体整形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装置通常使用人工将车壳固定在架子上或者使用简单的夹持并不能适应多样形状的汽车外壳,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当车壳需要两面操作时,需人工拆卸并重新固定,耗时耗力降低效率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车架壳体整形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有整形仓,所述整形仓的两侧均有设有传送装置,其中一侧传送装置分为左右两个且中间设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电动推杆一端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举板,所述,所述滑动槽顶部设有组件盒,所述组件盒的一侧设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与组件盒之间设有翻转组件,所述转动块两侧均设有夹持臂,所述转动块两侧均固定连接有u型连接件,两个所述夹持臂相对转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另一个u型连接件,两个所述u型连接件之间固定连接有十字万向节,两个所述夹持臂与组件盒之间均设有调节组件,两个所述夹持臂一侧均设有夹持组件。

5、优选的,所述翻转组件包括固定圆板,所述组件盒一侧开设有圆形孔洞,所述固定圆板位于圆形孔洞内,所述固定圆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连接杆,所述组件盒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转动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圆板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电动推杆,所述第三电动推杆一端与转动块固定连接,有利于对车壳的两面都能进行整形的操作,节省了人工进行操作的时间。

6、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两个转动圆板,两个所述转动圆板均套设于第一转动连接杆外侧并与第一转动连接杆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转动圆板外侧均设有外齿圈,所述转动圆板与外齿圈之间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五电动推杆,两个所述第五电动推杆分别与两个夹持臂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两个第三电机,两个所述第三电机均固定连接于组件盒内部底端,两个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连接杆,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连接杆均与组件盒内壁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连接杆外侧均固定连接有齿轮,两个所述齿轮分别与两个外齿圈啮合连接,对夹持臂的上下调节,以更适于不同样式的车壳都能夹持。

8、优选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持框,所述夹持框位于夹持臂一侧并与夹持臂转动连接,所述夹持框内部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四电动推杆,两个所述第四电动推杆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夹持软板,有利于对车壳进行稳固夹持。

9、优选的,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槽内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贯穿滑动块并与滑动块滚珠螺母副连接,所述滑动块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顶部与组件盒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槽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输出端与丝杆固定连接,以便于对夹持完成的车壳送入整形仓内部进行操作,整形完成后再送至整形仓另一侧的传送装置上。

10、优选的,所述夹持臂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夹持框固定连接,有利于对夹持组件进行旋转以适应不同角度的车壳。

11、本技术提供了车架壳体整形装置,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12、1、该车架壳体整形装置,在对车壳进行夹持前对夹持组件位置进行调节,通过第二电动推杆的伸缩对组件盒进行高度的调节,通过第三电动推杆的伸缩推动转动块并带动两侧的夹持臂和夹持臂上的夹持组件对距离进行调节,通过两个第五电动推杆的推动对两个夹持臂在转动块两侧进行角度上的调节,通过组件盒内部第三电机输出端的转动,带动第二转动连接杆和固定第二转动连接杆外侧的齿轮转动,齿轮带动与之啮合的外齿圈转动,外齿圈通过固定连接的连接块带动在第一转动连接杆外侧转动连接的转动圆板转动,进而使得通过夹持臂与连接块之间固定连接的第五电动推杆对夹持臂进行上下的位置调节,通过第二电机输出端的转动带动夹持框转动以便对不同样式的车壳都能找到合适夹持的位置,然后通过夹持框内部两侧的第四电动推杆向内推动,使得两个夹持软板对车壳进行稳固的夹持。

13、2、该车架壳体整形装置,当需要进行翻面的操作时,通过第一电机输出端的转动,带动第一转动连接杆和固定第一转动连接杆一端的固定圆板转动,使得固定连接固定圆板一侧的第三电动推杆和第三电动推杆一侧的整个夹持组件进行转动以达到翻面的作用,方便对车壳的两面都能进行整形的操作,节省了人工进行操作的时间。

14、3、该车架壳体整形装置,当夹持完成后,通过第四电机输出端的转动带动丝杆转动,使得第二电动推杆在滑动槽内部进行移动,将车壳送入整形仓内部就进行整形操作,当整形操作完成后,通过滑动槽的移动将整形完成的车壳送至整形仓另一侧的传送装置上,最后通过第四电机输出端的反向转动将滑动槽移动回整形仓的一侧对下一个车壳进行操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车架壳体整形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有整形仓(2),所述整形仓(2)的两侧均有设有传送装置,其中一侧传送装置分为左右两个且中间设有第一电动推杆(3),所述第一电动推杆(3)一端与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举板(4),所述底板(1)的两侧均设置有滑动槽(5),所述滑动槽(5)顶部设有组件盒(9),所述组件盒(9)的一侧设有转动块(14),所述转动块(14)与组件盒(9)之间设有翻转组件,所述转动块(14)两侧均设有夹持臂(15),所述转动块(14)两侧均固定连接有U型连接件(19),两个所述夹持臂(15)相对转动块(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另一个U型连接件(19),两个所述U型连接件(19)之间固定连接有十字万向节(20),两个所述夹持臂(15)与组件盒(9)之间均设有调节组件,两个所述夹持臂(15)一侧均设有夹持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壳体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包括固定圆板(10),所述组件盒(9)一侧开设有圆形孔洞,所述固定圆板(10)位于圆形孔洞内,所述固定圆板(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连接杆(11),所述组件盒(9)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2),所述第一电机(12)的输出端与第一转动连接杆(1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圆板(10)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电动推杆(13),所述第三电动推杆(13)一端与转动块(1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壳体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两个转动圆板(22),两个所述转动圆板(22)均套设于第一转动连接杆(11)外侧并与第一转动连接杆(11)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转动圆板(22)外侧均设有外齿圈(24),所述转动圆板(22)与外齿圈(24)之间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3),两个所述连接块(23)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五电动推杆(28),两个所述第五电动推杆(28)分别与两个夹持臂(15)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架壳体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两个第三电机(27),两个所述第三电机(27)均固定连接于组件盒(9)内部底端,两个所述第三电机(27)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连接杆(26),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连接杆(26)均与组件盒(9)内壁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连接杆(26)外侧均固定连接有齿轮(25),两个所述齿轮(25)分别与两个外齿圈(24)啮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壳体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持框(16),所述夹持框(16)位于夹持臂(15)一侧并与夹持臂(15)转动连接,所述夹持框(16)内部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第四电动推杆(17),两个所述第四电动推杆(17)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夹持软板(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壳体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槽(5)内滑动连接有滑动块(6),所述滑动槽(5)内转动连接有丝杆(7),所述丝杆(7)贯穿滑动块(6)并与滑动块(6)滚珠螺母副连接,所述滑动块(6)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8),所述第二电动推杆(8)顶部与组件盒(9)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槽(5)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电机(29),所述第四电机(29)输出端与丝杆(7)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架壳体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臂(15)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1),所述第二电机(21)的输出端与夹持框(16)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车架壳体整形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有整形仓(2),所述整形仓(2)的两侧均有设有传送装置,其中一侧传送装置分为左右两个且中间设有第一电动推杆(3),所述第一电动推杆(3)一端与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举板(4),所述底板(1)的两侧均设置有滑动槽(5),所述滑动槽(5)顶部设有组件盒(9),所述组件盒(9)的一侧设有转动块(14),所述转动块(14)与组件盒(9)之间设有翻转组件,所述转动块(14)两侧均设有夹持臂(15),所述转动块(14)两侧均固定连接有u型连接件(19),两个所述夹持臂(15)相对转动块(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另一个u型连接件(19),两个所述u型连接件(19)之间固定连接有十字万向节(20),两个所述夹持臂(15)与组件盒(9)之间均设有调节组件,两个所述夹持臂(15)一侧均设有夹持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壳体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包括固定圆板(10),所述组件盒(9)一侧开设有圆形孔洞,所述固定圆板(10)位于圆形孔洞内,所述固定圆板(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连接杆(11),所述组件盒(9)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2),所述第一电机(12)的输出端与第一转动连接杆(1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圆板(10)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电动推杆(13),所述第三电动推杆(13)一端与转动块(1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壳体整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两个转动圆板(22),两个所述转动圆板(22)均套设于第一转动连接杆(11)外侧并与第一转动连接杆(11)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转动圆板(22)外侧均设有外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大海艾志宏李旭骆玉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万荣汽配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