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光纤束中心管式光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8503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通信网络用光缆,具体说是一种新型光纤束中心管式光缆,光缆整体横截面呈圆形,由外至内依次为外护套(6)、增强件(4)、松套管(2),在松套管(2)内设有若干光纤束(1),光纤束(1)间填充有阻水油膏(3),所述光纤束(1)由若干光纤(12)采用紫外光固化工艺制成,光纤束外有一层紫外光固化的树脂,光纤间填充有光纤用阻水油膏(11)。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新型光纤束中心管式光缆,采用若干紫外光固化工艺生产填充阻水油膏的光纤束置于松套管中,光缆较传统的中心管式光纤带光缆具有纤密度高、体积小、重量轻、成品率高等一系列优点。解决了光纤带在生产中容易散开和过渡扭曲或弯折时会使最边上的光纤产生很大衰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网络用光缆,具体说是一种新型光纤束中心管式光缆
技术介绍
传统的大芯数中心管式光缆均采用光纤带作为光纤单元,光纤带由多根光纤并排 分布在紫外光固化的树脂中。光纤带为带状,具有较小的厚度,但光纤带较宽。应用这种光 纤带生产的光缆由于光纤带较宽,所以生产出来的光缆直径较大,不利于管道资源的充分 利用。光纤带的特殊形状在生产过程中还会造成光缆中的光纤带经常散开,使整盘光缆报 废。另外,由于光纤带宽高比很大,所以光纤带过渡扭曲或弯折的时候会使最边上的光纤产 生很大衰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光纤束中心管式光 缆,解决使用传统中心管式光纤带光缆生产中光纤带容易散开和光纤带过渡扭曲或弯折使 最边上的光纤产生很大衰减的问题。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光纤束中心管式光缆,其特征在于光缆整体横截面呈圆形,由外至内依 次为外护套6、增强件4、松套管2,在松套管2内设有若干光纤束1,光纤束1间填充有阻水 油膏3,所述光纤束1由若干光纤12采用紫外光固化工艺制成,光纤束外有一层紫外光固化的树脂,光纤间填充有光纤用阻水油膏11。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光纤束1的数量为1 24个。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光纤束1内含有6 24根光纤12。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光纤束1的横截面呈圆形。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松套管2的材质为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 醇酯、聚丙烯中的一种。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增强件4为玻璃纤维、芳纶纤维中的一种,或为上 述两种纤维的混杂。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外护套6的材质为聚乙烯、聚氯乙烯、聚氨酯、低 烟无卤塑料LSZH、尼龙中的一种。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增强件4与外护套6间设有金属铠装层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金属铠装层5为铝塑复合带或钢塑复合带中的一 种。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新型光纤束中心管式光缆,采用紫外光固化工艺生产含有6 24根 光纤的光纤束置于松套管中,光缆较传统的中心管式光纤带光缆具有纤密度高、体积小、重 量轻、成品率高等一系列优点。解决了光纤带在生产中容易散开和过渡扭曲或弯折时会使最边上的光纤产生很大衰减的问题。 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有如下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12芯光纤束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6芯光纤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新型光纤束中心管式光缆,光缆整体横截面呈圆形,由外 至内依次为外护套6、增强件4、松套管2,在松套管2内设有若干光纤束1,光纤束1间填充 有阻水油膏3,所述光纤束1由若干光纤12采用紫外光固化工艺制成,光纤束外有一层紫外 光固化的树脂,光纤间填充有光纤用阻水油膏11。所述阻水油膏可选用市面上公开销售、本 领域惯常使用的阻水油膏。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光纤束1的数量为1 24个。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光纤束1内含有6 24根光纤12。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光纤束1的横截面呈圆形。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松套管2的材质为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 醇酯、聚丙烯中的一种。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增强件4为玻璃纤维、芳纶纤维中的一种,或为上 述两种纤维的混杂。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外护套6的材质为聚乙烯、聚氯乙烯、聚氨酯、低 烟无卤塑料LSZH、尼龙中的一种。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增强件4与外护套6间设有金属铠装层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金属铠装层5为铝塑复合带或钢塑复合带中的一 种。以下为本专利技术的几个具体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1、5所示,专利技术包括光纤束1、松套管2、阻水油膏3、增强件4、金属铠装层5、 外护套6,12根采用紫外光固化工艺生产填充光纤用阻水油膏11的光纤束1置于松套管 中。光纤束1外型为圆形,其包含12根光纤12。光纤束中心管式光缆还包含松套管2,其材 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阻水油膏3,其填充于松套管2中;增强件4,其为芳纶纤维; 外护套6,其材料为聚乙烯。增强件4与外护套6间含有金属铠装层5,其为铝塑复合带。实施例二 如图2、5所示,专利技术包括光纤束1、松套管2、阻水油膏3、增强件4、外护套6,6根采用紫外光固化工艺生产填充光纤用阻水油膏11的光纤束1置于松套管中。光纤束1外 型为圆形,其包含12根光纤12。光纤束中心管式光缆还包含松套管2,其材料为聚碳酸酯; 阻水油膏3,其填充于松套管2中;增强件4,其为玻璃纤维;外护套6,其材料为低烟无卤塑 料 LSZH。实施例三如图3、6所示,专利技术包括光纤束1、松套管2、阻水油膏3、增强件4、金属铠装层5、 外护套6,12根采用紫外光固化工艺生产填充光纤用阻水油膏11的光纤束1置于松套管 中。光纤束1外型为圆形,其包含6根光纤12。光纤束中心管式光缆还包含松套管2,其材 料为聚碳酸酯;阻水油膏3,其填充于松套管2中;增强件4,其为芳纶纤维;外护套6,其材 料为聚氨酯。增强件4与外护套6间含有金属铠装层5,其为钢塑复合带。实施例四如图4、6所示,专利技术包括光纤束1、松套管2、阻水油膏3、增强件4、金属铠装层5、外护套6,6根采用紫外光固化工艺生产填充光纤用阻水油膏11的光纤束1置于松套管中。 光纤束1外型为圆形,其包含6根光纤12。光纤束中心管式光缆还包含松套管2,其材料为 聚丙烯;阻水油膏3,其填充于松套管2中;增强件4,其为玻璃纤维;外护套6,其材料为聚 氯乙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新型光纤束中心管式光缆,采用若干紫外光固化工艺生产填充阻水 油膏的光纤束置于松套管中,光缆较传统的中心管式光纤带光缆具有纤密度高、体积小、重 量轻、成品率高等一系列优点。解决了光纤带在生产中容易散开和过渡扭曲或弯折时会使 最边上的光纤产生很大衰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专利技术的启示下作出的结 构变化,凡是与本专利技术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一种新型光纤束中心管式光缆,其特征在于光缆整体横截面呈圆形,由外至内依次为外护套(6)、增强件(4)、松套管(2),在松套管(2)内设有若干光纤束(1),光纤束(1)间填充有阻水油膏(3),所述光纤束(1)由若干光纤(12)采用紫外光固化工艺制成,光纤束外有一层紫外光固化的树脂,光纤间填充有光纤用阻水油膏(1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光纤束中心管式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束(1)的数 量为1 24个。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光纤束中心管式光缆,其特征在于光纤束(1)内含有6 24根光纤(1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光纤束中心管式光缆,其特征在于光纤束(1)的横截面呈圆形。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新型光纤束中心管式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松 套管(2)的材质为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丙烯中的一种。6.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新型光纤束中心管式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增 强件(4)为玻璃纤维、芳纶纤维中的一种,或为上述两种纤维的混杂。7.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新型光纤束中心管式光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光纤束中心管式光缆,其特征在于:光缆整体横截面呈圆形,由外至内依次为外护套(6)、增强件(4)、松套管(2),在松套管(2)内设有若干光纤束(1),光纤束(1)间填充有阻水油膏(3),所述光纤束(1)由若干光纤(12)采用紫外光固化工艺制成,光纤束外有一层紫外光固化的树脂,光纤间填充有光纤用阻水油膏(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正群钱峰耿皓刘骋王世颖沈家明朱昀
申请(专利权)人: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