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纺纱机的纤维材料拉伸装置,属于纺纱生产。
技术介绍
1、在纺纱工业中,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是干纺工艺,经研究发现,干纺工艺并不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纺纱工艺,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纤维强度对于纺纱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试验表明天然纤维的强度与纤维的含水率成正比关系,纤维的含水率越高,其强度越大,反之就越低,并且纤维的干纺强度和湿纺强度相差很大 ;(2) 纤维的柔软度对于纺纱工艺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试验表明,纤维的柔软度随着纤维的含水率提高而提高,湿纤维柔软度是干纤维的好几倍 ;(3) 干纤维的包合力差,并且容易产生静电。干纺工艺由于存在以上缺点,会出现以下一些问题,一是影响细纱的断头率,降低了纺纱的劳动生产率,二是限制了纺纱支数的提高 ;三是增加了细纱的毛羽,特别是那些黄麻、亚麻、羊毛、苎麻等比较粗硬的纤维表现的更佳突出,不但降低了纱线的强度,更重要的时影响了细纱质量的提高。
2、异常干燥的气候,导致各项工业产生负面影响;就拿纺织行业来说,相对湿度对生产过程中的纤维纱线的质量影响很大;纺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纺纱机的纤维材料拉伸装置,包括文丘里混合反应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丘里混合反应器(1)的两端分别设置为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文丘里混合反应器(1)的一侧设置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进雾口,所述文丘里混合反应器(1)的进气口通过第一管道(4)与空气净化器(12)的出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一管道(4)中设置有为文丘里混合反应器(1)供风的管道内风机(2),所述文丘里混合反应器(1)的进雾口通过第二管道与蒸汽发生器(3)的出雾口相连通,所述文丘里混合反应器(1)内设置有与文丘里混合反应器(1)同轴的过线管(5),所述过线管(5)的左端贯穿第一管道(4)延伸至文丘里混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纺纱机的纤维材料拉伸装置,包括文丘里混合反应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丘里混合反应器(1)的两端分别设置为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文丘里混合反应器(1)的一侧设置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进雾口,所述文丘里混合反应器(1)的进气口通过第一管道(4)与空气净化器(12)的出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一管道(4)中设置有为文丘里混合反应器(1)供风的管道内风机(2),所述文丘里混合反应器(1)的进雾口通过第二管道与蒸汽发生器(3)的出雾口相连通,所述文丘里混合反应器(1)内设置有与文丘里混合反应器(1)同轴的过线管(5),所述过线管(5)的左端贯穿第一管道(4)延伸至文丘里混合反应器(1)外侧,所述过线管(5)的另一端延伸至文丘里混合反应器(1)的中后段,所述过线管(5)的左侧设置有送纱机构(7),所述文丘里混合反应器(1)的右侧设置有排纱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纺纱机的纤维材料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文丘里混合反应器(1)包括同轴设置的文丘里收缩管道(1.1)、文丘里喉管(1.2)和文丘里扩散管道(1.3),所述文丘里收缩管道(1.1)为漏斗形,其直径小径端与所述文丘里喉管(1.2)的一端连接,其大径端连接第一管道(4),所述文丘里扩散管道(1.3)的小径端与所述文丘里喉管(1.2)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文丘里喉管(1.2)的外壁上安装有多组与第二管道连通的一次喷嘴(1.4),所述一次喷嘴(1.4)安装在文丘里喉管(1.2)上的进雾口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纺纱机的纤维材料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喷嘴(1.4)设置有n个,所述进雾口的数量与一次喷嘴(1.4)一致,n个进雾口环绕同一竖向中心线布置且相邻两者的夹角为360/n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用于纺纱机的纤维材料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管(5)的右端延伸至文丘里扩散管道(1.3)的内左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用于纺纱机的纤维材料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4)包括弯管连接段(4.2),所述弯管连接段(4.2)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水平直管段(4.1)和竖向直管段(4.3),所述水平直管段(4.1)的另一端与文丘里收缩管道(1.1)链接,所述竖向直管段(4.3)的另一端开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广建,张德靖,王鹏,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未来羊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