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修复聚合物材料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8432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9
本申请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骨修复聚合物材料及制备方法;本申请提供的具有多层次、多尺寸微纳孔结构的骨修复聚合物材料通过依次进行微特征转印、激光诱导表面微纳结构加工以及反应离子刻蚀微纳孔处理制备得到,该制备方法操作简便、成本较低、可复刻性高、结构稳定,具有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潜力,同时制备得到的骨修复聚合物材料的多层次、多尺寸微纳孔结构不仅尺寸稳定性好,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并且还有利于蛋白和骨细胞的黏附,促进骨细胞生长和增殖分化,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骨修复聚合物材料性能较低,不利于骨骼系统的修复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骨修复聚合物材料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骨骼是人类和动物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在人体中保护着各种器官,是承载人体活动的主要载体,然而随着老龄化、车祸、肿瘤、创伤、发育畸形和骨质疏松等因素造成的骨缺损严重损害了骨骼系统,因此,对人类和动物进行骨骼系统修复至关重要。

2、目前主要通过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和异体材料移植等方式对骨骼系统进行修复;然而自体骨移植来源有限,在当骨骼系统破损区域较大时会导致供体不足,异体骨移植虽然来源更为广泛,但容易造成免疫排斥,且存在疾病传播和感染的风险,通过选择生物相容性好的异体材料移植可以减少机体免疫反应,同时术后感染的风险较低,是对骨骼系统进行修复的重要手段;异体材料移植使用的骨修复材料包括金属材料、聚合物材料等,骨修复金属材料虽然机械加工性能、耐疲劳性能优异,但金属材料与人体骨骼模量差距较大,存在应力屏蔽效应,并且金属材料耐腐蚀和耐磨性较差,并且会出现金属离子析出的现象,对机体产生不良的影响。

3、与骨修复金属材料相比,聚醚醚酮等骨修复聚合物材料和人体骨骼模量差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修复聚合物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生物相容性聚合物基体及其表面分布的多层次微纳孔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修复聚合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次微纳孔结构包括六边形微纳结构和微纳孔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骨修复聚合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六边形微纳结构的边长为50μm~3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修复聚合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相容性聚合物基体选自聚醚醚酮、聚乳酸、聚己内酯、聚丙烯或聚酰亚胺。

5.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骨修复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修复聚合物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生物相容性聚合物基体及其表面分布的多层次微纳孔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修复聚合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次微纳孔结构包括六边形微纳结构和微纳孔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骨修复聚合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六边形微纳结构的边长为50μm~3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修复聚合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相容性聚合物基体选自聚醚醚酮、聚乳酸、聚己内酯、聚丙烯或聚酰亚胺。

5.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骨修复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骨修复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1中,所述热压成型的过程包括:将微特征模板固定在模具中,加热促使生物相容性聚合物基体在微特征模板上热压成型,脱模得到表面微特征的生物相容性聚合物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骨修复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2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安伏赖金娣徐锦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