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柱型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8403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柱型电梯,包含有车厢、升降装置及配重装置,该升降装置于车厢的外部设有两个立柱,并于两个立柱上装设有驱动机构,该配重装置于两立柱间设有配重块,并以升降装置的驱动机构驱动配重块与车厢作反向升降位移,另于配重块与两立柱间设有调整机构,该调整机构于两立柱的相对面分别固设有具有多个接合部的支持架,而配重块于相对各支持架的侧面设有两个相互配合的滑座及具定位件的滑轨,并可选择将滑轨的定位件锁固于支持架的其一接合部上,以调整配重块的装配位置;由此,可使配重块位于立柱的外部,以缩小立柱体积而节省成本,并可视驱动机构的牵引滑轮位置,而调整配重块的装配位置,达到大幅提升使用效能的实用效益。(*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柱型电梯,其可缩小立柱体积而节省成本,并可视升降装 置的牵引滑轮位置,而调整配重块的装配位置,以大幅提升使用效能。
技术介绍
在现今,高楼层的住家或厂房大多设有电梯,用以便利载送人或货物,以目前常见 的钢索牵引式电梯为例,该电梯于建筑物的电梯升降路内设有一可承载人或货物的车厢, 并于电梯升降路的上方配置有机房,该机房架设多根纵、横向支撑梁,用以承置一具牵引滑 轮的马达主机、减速机、偏向轮及控制箱等设备,其中,该马达主机的驱动轴装设牵引滑轮, 并于牵引滑轮上圈绕有钢索,该钢索的一端固设于车厢的顶面,另一端则连结有配重块,于 使用电梯时,可控制马达主机驱动牵引滑轮转动,牵引滑轮即带动钢索作动,使钢索的一端 带动车厢于电梯升降路内作升降位移,并使钢索的另一端带动配重块作反向位移;然而,由 于配重块挂置于车厢的外部,且配重块的周侧无任何限位结构设计,易使配重块于下降位 移作动的过程中发生晃动的情形,当配重块晃动时,即造成钢索耗损及影响车厢平衡的缺 失。遂有业者设计一种电梯配重块的限位结构,其是于车厢的外侧方设有一中空状的 立柱,供置入配重块,使配重块于升降位移作动的过程中,可受立柱的内周面限位,以防止 配重块任意晃动,而可平稳位移;然而,此一设计虽可防止配重块晃动,但由于配重块的体 积大且置入于立柱中,以致立柱必须具有更大的体积,方可容纳配重块,致使立柱的体积大 且制作不易,进而相当耗费成本,再者,不同型式的电梯,其应用的牵引滑轮尺寸及装配位 置也有差异,使得牵引滑轮的钢索与配重块具有横向位差,为使牵引滑轮的钢索可垂直连 结驱动配重块作升降位移,该配重块必须可视牵引滑轮的尺寸及位置,而加以调整装配位 置,但此一配重块受限于立柱内,并无法作横向位移而调整装配位置,导致钢索必须倾斜连 结配重块,致使配重块于立柱内作升降位移时,易发生钢索摩擦立柱而受损,以及配重块位 移不顺畅的缺失,实有待加以改良。故,如何设计一种可防止配重块晃动,并有效节省成本,以及可调整配重块的装配 位置的电梯,即为业者研发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为提供一种双柱型电梯,使配重块利用滑座沿滑轨而平 稳升降位移,以防止任意晃动,达到防止钢索耗损及确保车厢作动平衡的实用效益。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为提供一种双柱型电梯,其配重装置的配重块可利用滑 座沿滑轨而平稳升降位移,由于配重块位于立柱的外部,使得升降装置的立柱不受限于配 重块的体积,而可缩小立柱的体积,以便于制作及装配,达到节省成本的实用效益。本技术的第三个目的为提供一种双柱型电梯,该升降装置的驱动机构设有主 机、具有钢索的牵引滑轮等元件,该配重装置的调整机构于两个立柱的相对面分别固设有具有多个接合部的支持架,而配重块于相对各支持架的侧面设有两个相互配合的滑座及具 定位件的滑轨,而可视牵引滑轮的尺寸及位置,选择将滑轨的定位件锁固于支持架的其一 接合部上,以调整配重块的装配位置,使牵引滑轮的钢索可垂直连结配重块,达到防止元件 受损及配重块顺畅位移的实用效益。本技术的第四个目的为提供一种双柱型电梯,其于两个立柱与车厢间设有引 导装置,该引导装置于两个立柱与车厢间设有相互配合的导轨及导滑器,而可使车厢以两 侧的导滑器沿导轨滑动而辅助平稳升降位移,达到大幅提升使用效能的实用效益。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一种双柱型电梯,其包含车厢,设有至少一可启、闭作 动的车厢门;升降装置,于车厢的外部设有至少两个立柱,并于立柱上装设有驱动机构,用 以带动车厢作升降位移;配重装置,于升降装置的两个立柱间设有配重块,该配重块由升降 装置的驱动机构驱动,而与车厢作反向位移,另于配重块与两个立柱间设有调整机构,该调 整机构于两个立柱的相对面分别固设有支持架,并于各支持架上设有接合部,另于配重块 相对各支持架的侧面分别设有两个相互配合的滑轨及滑座,其滑轨于相对应支持架的接合 部位置设有定位件,并使定位件锁固于接合部,使滑轨组装于支持架上,该滑座固设于配重 块上;引导装置,于两个立柱上设有导轨,并于车厢相对应各导轨的位置设有相互滑置的导 滑器。所述的双柱型电梯,其中,该车厢于前面设有一个可横向位移启、闭的车厢门。所述的双柱型电梯,其中,该升降装置的驱动机构于一驱动源的输出轴上设有牵 引滑轮,该牵引滑轮圈绕有钢索,并使钢索的两端分别连结车厢及配重块。所述的双柱型电梯,其中,该升降装置的驱动源包含马达及减速机,并于减速机的 输出轴上设有牵引滑轮。所述的双柱型电梯,其中,该升降装置于两个立柱上设有支架,用以架设驱动机 构。所述的双柱型电梯,其中,该配重装置的支持架的接合部为螺孔,该支持架开设有 多个螺孔,另于滑轨上设有至少一个为螺栓的定位件,并使定位件与支持架的螺孔螺纹连接。所述的双柱型电梯,其中,该配重装置的滑轨呈T型。所述的双柱型电梯,其中,该配重装置于两个相对的支持架间锁固至少一连结杆。所述的双柱型电梯,其中,该引导装置的导轨呈T型,并于车厢的侧方以连结架架 设有导滑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前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电梯下降的使用示意图(一);图6为本技术电梯下降的使用示意图(二);图7为本技术电梯上升的使用示意图(一);图8为本技术电梯上升的使用示意图(二);图9为本技术调整机构的使用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_车厢;11-车厢门;20-升降装置;21-立柱;22-支架;23-马 达;24-减速机;25、25A-牵引滑轮;26-钢索;30-配重装置;31-配重块;32-支持架; 321-螺孔;33-滑轨;34-滑座;35-定位件;36-连结杆;40-引导装置;41-导轨;42-连结 架;43-导滑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贵审查员对本技术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 详述如后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该电梯配置于建筑物的电梯升降路内,包含有 车厢10、升降装置20、配重装置30及导引装置40,该车厢10具有单车厢门或双车厢门,本 实施例的车厢10于前面设有一可横向位移启、闭的车厢门11,以提供人员或物品出入车厢 10,该升降装置20于车厢10的外部设置两个直立式立柱21,并于两个立柱21上设有支架 22,用以架设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于支架22上装设有驱动源,该驱动源包含有马达23及 减速机24,并于减速机24的输出轴上设有牵引滑轮25,该牵引滑轮25圈绕有钢索26,并 使钢索26的一端连结于车厢10的顶面,使得马达23可经由减速机24及牵引滑轮25,而 以钢索26带动车厢10作升降位移,该配重装置30于升降装置20的两立柱21间设有配重 块31,该配重块31的顶面连结于升降装置20的钢索26,并由钢索26带动配重块31与车 厢10作反向升降位移,该配重装置30于配重块31与两立柱21间设有调整机构,该调整机 构于两立柱21的相对面分别固设有多个支持架32,并于各支持架32上设有接合部,该接合 部可为长孔或螺孔,当接合部为长孔时,可于支持架32上开设有至少一长孔,当接合部为 螺孔时,则可于支持架32上开设多个螺孔,于本实施例中,该接合部为螺孔3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柱型电梯,其特征在于,包含:车厢,设有至少一可启、闭作动的车厢门;升降装置,于车厢的外部设有至少两个立柱,并于立柱上装设有驱动机构,用以带动车厢作升降位移;配重装置,于升降装置的两个立柱间设有配重块,该配重块由升降装置的驱动机构驱动,而与车厢作反向位移,另于配重块与两个立柱间设有调整机构,该调整机构于两个立柱的相对面分别固设有支持架,并于各支持架上设有接合部,另于配重块相对各支持架的侧面分别设有两个相互配合的滑轨及滑座,其滑轨于相对应支持架的接合部位置设有定位件,并使定位件锁固于接合部,使滑轨组装于支持架上,该滑座固设于配重块上;引导装置,于两个立柱上设有导轨,并于车厢相对应各导轨的位置设有相互滑置的导滑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丘梅生
申请(专利权)人:好厝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