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内部循环冷却的电池高压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8358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内部循环冷却的电池高压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盖板、半导体冷却层、以及电气元器件;所述箱体设有安装腔以及开口,所述电气元器件设于所述安装腔;所述盖板用于封盖所述开口;所述半导体冷却层设于所述盖板,所述半导体冷却层具有相互背离的吸热端以及散热端,所述吸热端朝向所述安装腔,所述散热端朝向所述开口;所述安装腔内填充有冷却液,所述冷却液用于吸收所述安装腔的热量,并在气化后接触所述吸热端后液化。本技术的一种可内部循环冷却的电池高压箱,其循环冷却可在箱体内进行,结构简单,成本低,降温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高压箱,尤其涉及一种可内部循环冷却的电池高压箱


技术介绍

1、电池高压箱通过母排及线束将高压元器件电连接,为新能源汽车高压系统提供充放电控制、高压部件上电控制、电路过载短路保护、高压采样、低压控制等功能等,保护和监控高压系统的运行。

2、电池高压箱通常将母排、线束和电气元器件等放置在电池高压箱的箱体内,在长时间连续运行时,箱体内会积聚大量热量,影响电气元器件的运行,甚至损坏电气元器件,为加速散热,目前的做法是在电池高压箱箱体外部连接冷却循环装置,冷却液由外部进入箱体吸热,吸收热量后的冷却液又排出在箱体,经冷却后重新进入箱体内,形成内外循环系统,这种做法虽然能提高电池高压箱箱体内部的散热效率,但是外部增设的冷却循环装置却因结构复杂、成本高以及过度占用电池包的空间而不能有效解决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内部循环冷却的电池高压箱,其循环冷却可在箱体内进行,结构简单,成本低,降温效果好。

2、本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内部循环冷却的电池高压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盖板(2)、半导体冷却层(5)、以及电气元器件(31);所述箱体(1)设有安装腔以及开口,所述电气元器件(31)设于所述安装腔;所述盖板(2)用于封盖所述开口;所述半导体冷却层(5)设于所述盖板(2),所述半导体冷却层(5)具有相互背离的吸热端以及散热端,所述吸热端朝向所述安装腔,所述散热端朝向所述开口;所述安装腔内填充有冷却液(10),所述冷却液(10)用于吸收所述安装腔的热量,并在气化后接触所述吸热端后液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高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高压箱还包括支架(3),所述支架(3)设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内部循环冷却的电池高压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盖板(2)、半导体冷却层(5)、以及电气元器件(31);所述箱体(1)设有安装腔以及开口,所述电气元器件(31)设于所述安装腔;所述盖板(2)用于封盖所述开口;所述半导体冷却层(5)设于所述盖板(2),所述半导体冷却层(5)具有相互背离的吸热端以及散热端,所述吸热端朝向所述安装腔,所述散热端朝向所述开口;所述安装腔内填充有冷却液(10),所述冷却液(10)用于吸收所述安装腔的热量,并在气化后接触所述吸热端后液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高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高压箱还包括支架(3),所述支架(3)设于所述安装腔,所述电气元器件(31)设于所述支架(3)朝向所述箱体(1)远离所述开口的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高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设有流道(30),所述流道(30)可供所述冷却液(10)通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高压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端上设有散热结构(4),所述散热结构(4)用于吸收所述散热端的热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高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俊儒刘振雨赵恒喜陈玉梅江吉兵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