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型锂离子电容器电极片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8311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池型锂离子电容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型锂离子电容器电极片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以一种高电压钴酸锂(LiCoO<subgt;2</subgt;,LCO)为正极材料,采用超声辅助多层涂布技术对钴酸锂正极片进行双层设计,通过精密调控极片上下层之间的厚度梯度分布,实现上下层不同孔隙率的调控,从而实现极片层级精细设计,构造“离子和电子高速通道”,减小锂离子扩散阻力,减缓容量衰减,同时极大的提高了电池型电容器的首效。所组装的软包电池型电容器30‑18首效从最初的65%提高到了80.85%,以1C充电、1C放电在2.5~4.2V电压区间内循环1547次后,容量能够保持初始容量的80.2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型锂离子电容器,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型锂离子电容器电极片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锂离子电池型电容器因其高的比能量、长寿命、环保等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式各样的便携式电子产品、电动汽车、航空航天和储能等领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关新能源动力电池型电容器技术不断更新,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动力、储能等领域对锂离子电池型电容器的比能量、寿命、安全性和成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为了解决电动汽车续航里程问题,提高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是锂离子电池型电容器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研究发现,制备高涂布量的超厚极片是提升电池型电容器比能量的一个最直接的办法,这样可以有效降低非活性物质所占的比重,如集流体、极耳、电池型电容器壳体等。随着极片厚度的增加,较低倍率下,电池型电容器比能量相应增加;然而在较高倍率下,锂离子扩散动力学受限,电极活性物质利用率随之下降,电池型电容器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受损。因此,对于厚极片,为了在保证高载量的同时确保锂离子扩散速度以及活性物质的充分利用,设计和优化电极的微观结,通过控制纳米颗粒的层级来缩短锂离子的扩散长度,提高电池型电容器的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型锂离子电容器电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型锂离子电容器电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为1-甲基-2-吡咯烷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型锂离子电容器电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涂布,涂布厚度为15-45μm,第一层涂布好的正极片干燥至溶剂充分挥发后再进行第二层涂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型锂离子电容器电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一次干燥,是在80-100℃下干燥30-60min;二次干燥,是在真空干燥箱中80-100℃下干燥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型锂离子电容器电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型锂离子电容器电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为1-甲基-2-吡咯烷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型锂离子电容器电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涂布,涂布厚度为15-45μm,第一层涂布好的正极片干燥至溶剂充分挥发后再进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洪松周雄刘富亮胡锦飞刁思强班宵汉陈安国唐月娇胡洪瑞田文燕罗凤兰陈晓涛刘江涛袁再芳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