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集流体及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8307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8
本技术揭示一种复合集流体,包括:承载层、第一导电层及第二导电层,第一导电层及第二导电层分别设置于承载层的两侧;在复合集流体厚度方向,承载层开设有避位槽,第一导电层包括导电体及与导电体连接的焊接体,导电体位于承载层的一侧,焊接体位于避位槽内,且焊接体的厚度大于导电体的厚度。本技术还揭示一种二次电池。通过避位槽与焊接体的配合,由于避位槽的开设,使得焊接体有空间可以增加厚度,当极耳与焊接体连接时,焊接体可以为极耳提供足够的焊接拉力,提升了极耳焊接后的稳固性,避免极耳轻易脱落,同时也有利于提升电池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锂电,具体地,涉及一种复合集流体及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1、锂离子电池是当下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类储能产品,其原因是锂离子电池具有更大的优势,例如其具有能量密度高、无记忆效应、循环寿命长、环境友好等优势。而也正是基于系列的优势,使得其被应用在各大领域和各类产品中,例如在3c、电动汽车和电动工具等产品中均有被使用。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大众对于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有了更高的要求,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是核心之一,对于能量密度的提升一直也是努力的方向,目前常见的手段之一则是使用复合集流体。

2、复合集流体是高分子材料与金属材料的组合,不仅能增加能量密度,而且还具有重量轻的优势。但是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由于金属材料涂覆的厚度有限,在进行极耳焊接时存在焊接拉力不足的问题,这将大大增大了极耳脱落的风险,最终直接影响电池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合集流体及二次电池。

2、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复合集流体,包括:承载层、第一导电层及第二导电层,第一导电层及第二导电层分别设置于承载层的表面;在复合集流体厚度方向,承载层开设有避位槽,第一导电层包括导电体及与导电体连接的焊接体,导电体位于承载层的一侧,焊接体位于避位槽内,且焊接体的厚度大于导电体的厚度。

3、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避位槽内开设有多个通孔,第一导电层还包括多个导通体,多个导通体分别位于多个通孔内,使第一导电层与第二导电层连通。

4、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承载层包括第一承载体及第二承载体,第一承载体与第二承载体连接,导电体位于第一承载体远离第二承载体的一侧,第二导电层位于第二承载体远离第一承载体的一侧;在复合集流体宽度方向,第一承载体小于第二承载体,且第一承载体与第二承载体形成避位槽。

5、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焊接体厚度为h,其中,h≥3μm。

6、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焊接体的宽度为d,其中,d≥10mm。

7、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通孔的孔径为10μm~2mm。

8、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通孔的横截面面积总和为s1,焊接体的横截面面积为s2,其中,s1:s2=20%~80%。

9、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第一承载体的厚度为h1,第二承载体的厚度为h2,其中,h1大于h2。

10、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第一承载体的厚度h1=3~10μm,第二承载体的厚度h2=1~9μm。

11、本技术公开的一种二次电池,包括:复合集流体。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避位槽与焊接体的配合,由于避位槽的开设,使得焊接体有空间可以增加厚度,当极耳与焊接体连接时,焊接体可以为极耳提供足够的焊接拉力,提升了极耳焊接后的稳固性,避免极耳轻易脱落,同时也有利于提升电池的品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层(1)、第一导电层(2)及第二导电层(3),所述第一导电层(2)及所述第二导电层(3)分别设置于所述承载层(1)的表面;在复合集流体厚度方向,所述承载层(1)开设有避位槽(11),所述第一导电层(2)包括导电体(21)及与所述导电体(21)连接的焊接体(22),所述导电体(21)位于所述承载层(1)的一侧,所述焊接体(22)位于所述避位槽(11)内,且所述焊接体(22)的厚度大于所述导电体(21)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避位槽(11)内开设有多个通孔(111),所述第一导电层(2)还包括多个导通体(23),多个所述导通体(23)分别位于多个所述通孔(111)内,使所述第一导电层(2)与所述第二导电层(3)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层(1)包括第一承载体(12)及第二承载体(13),所述第一承载体(12)与所述第二承载体(13)连接,所述导电体(21)位于所述第一承载体(12)远离所述第二承载体(13)的一侧,所述第二导电层(3)位于所述第二承载体(13)远离所述第一承载体(12)的一侧;在复合集流体宽度方向,所述第一承载体(12)小于所述第二承载体(13),且所述第一承载体(12)与所述第二承载体(13)形成所述避位槽(11)。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体(22)厚度为h,其中,h≥3μm。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体(22)的宽度为d,其中,d≥10m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11)的孔径为10μm~2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11)的横截面面积总和为S1,所述焊接体(22)的横截面面积为S2,其中,S1:S2=20%~80%。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体(12)的厚度为h1,所述第二承载体(13)的厚度为h2,其中,h1大于h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体(12)的厚度h1=3~10μm,所述第二承载体(13)的厚度h2=1~9μm。

10.一种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复合集流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层(1)、第一导电层(2)及第二导电层(3),所述第一导电层(2)及所述第二导电层(3)分别设置于所述承载层(1)的表面;在复合集流体厚度方向,所述承载层(1)开设有避位槽(11),所述第一导电层(2)包括导电体(21)及与所述导电体(21)连接的焊接体(22),所述导电体(21)位于所述承载层(1)的一侧,所述焊接体(22)位于所述避位槽(11)内,且所述焊接体(22)的厚度大于所述导电体(21)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避位槽(11)内开设有多个通孔(111),所述第一导电层(2)还包括多个导通体(23),多个所述导通体(23)分别位于多个所述通孔(111)内,使所述第一导电层(2)与所述第二导电层(3)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集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层(1)包括第一承载体(12)及第二承载体(13),所述第一承载体(12)与所述第二承载体(13)连接,所述导电体(21)位于所述第一承载体(12)远离所述第二承载体(13)的一侧,所述第二导电层(3)位于所述第二承载体(13)远离所述第一承载体(12)的一侧;在复合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旭魏小亮谭远高屈永辉张宇郑明清项海标李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锂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