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玲江专利>正文

一种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8250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笔,所述笔包括笔筒、笔芯和尖套;笔芯和尖套分别设有一个,笔筒一端敞口一端封闭,笔芯插接在笔筒上,尖套滑动设置在笔筒的封闭端;相应地,所述笔构造为单头笔;或,笔芯和尖套分别设有两个,笔筒两端均敞口,两个笔芯间隔插接在笔筒内,且两个笔芯的笔尖朝向相反;两个尖套分别滑动设置在笔筒的两端;相应地,所述笔构造为双头笔;笔筒上设有控制结构,控制结构用于控制尖套的位置,以使两个尖套分别具有笔尖外露的第一工位和笔尖内藏的第二工位。所述笔中,尖套能够相对笔筒往复滑动,当用笔时,尖套回缩并使得笔芯的笔尖外露,当无需用笔时,尖套外移并罩住笔尖,实现保护笔尖,避免笔尖对其它物体误着色、误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文具,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1、笔是文具的一种,包括钢笔、铅笔、中性笔、圆珠笔等,其中,现在最常用的是中性笔和圆珠笔。中性笔和圆珠笔这二者在结构上也相近,在有帽笔结构中,均包括笔杆、尖套、笔芯和笔帽,笔杆一端敞口,笔芯从笔杆的敞口插接至笔杆内,尖套可拆卸固定在笔杆的敞口端并固定笔芯,笔帽的拔脱与置回控制着笔芯是否外露。

2、以中性笔为例,笔杆、尖套和笔芯相对连为一体,笔帽单独为一部分,用笔时需从笔杆上拔脱笔帽,将笔芯外露,这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由于书写习惯的差异,部分使用者习惯将拔脱的笔帽扣接在笔杆的尾端,用毕后方便置回;另一部分使用者习惯将笔帽随意放置在其余地方,这将导致用毕后不能及时寻回笔帽,甚至无法寻回笔帽而不再为笔置回笔帽的现象,进一步地,导致了笔尖长期暴露在外,不仅容易使笔尖对其它接触物染色、还将影响笔尖的使用性能和寿命,而且笔尖属于尖锐金属物体,缺乏笔帽遮蔽,存在安全隐患。

3、在以上有帽笔的结构中,笔帽因其保护笔尖,避免笔尖对其它物体误着色误伤害而成为笔的必备部件,不可或缺。但是,在书写时必须拔脱,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笔,其特征在于,包括笔筒(1)、笔芯(2)和尖套(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其特征在于,控制结构(4)设有一个或两个,且控制结构(4)、笔芯(2)和尖套(3)一一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笔,其特征在于,控制结构(4)包括复位弹性件(5)、控制件(6)和限位件(7),其中,复位弹性件(5)套接在笔芯(2)的笔尖处,且复位弹性件(5)一端抵接于笔芯(2),另一端抵接于尖套(3);控制件(6)设置在笔筒(1)上并与尖套(3)相连,限位件(7)设置在笔筒(1)上并与笔芯(2)的尾部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笔,其特征在于,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笔,其特征在于,包括笔筒(1)、笔芯(2)和尖套(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其特征在于,控制结构(4)设有一个或两个,且控制结构(4)、笔芯(2)和尖套(3)一一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笔,其特征在于,控制结构(4)包括复位弹性件(5)、控制件(6)和限位件(7),其中,复位弹性件(5)套接在笔芯(2)的笔尖处,且复位弹性件(5)一端抵接于笔芯(2),另一端抵接于尖套(3);控制件(6)设置在笔筒(1)上并与尖套(3)相连,限位件(7)设置在笔筒(1)上并与笔芯(2)的尾部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笔,其特征在于,控制件(6)包括按键(61)、控制钩(62)和限位钩(6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笔,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构造为双头笔时,按键(61)设有两个,笔筒(1)上设有两个同轴的操作孔(101),以使两个按键(61)相对设置并通过副弹性件(601)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笔,其特征在于,限位槽(603)包括第一槽体(604)和第二槽体(605),第一槽体(604)远离控制钩(62)并具有适配于钩体(602)的第一抵接面(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玲江
申请(专利权)人:胡玲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