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智能井盖制造技术_技高网

智能井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8249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井盖,包括井盖、锁定组件、传动组件和驱动组件,锁定组件活动连接在井盖上,驱动组件安装在井盖上,传动组件包括相连接的转轴和活动件,转轴连接驱动组件,活动件活动连接锁定组件,活动件用于转动时带动锁定组件移动以使锁定组件在锁定状态和开锁状态之间切换,活动件可操作地切换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当活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驱动组件能够通过转轴带动活动件转动,当活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活动件可操作地绕转轴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智能井盖,遇到紧急情况时,管道内作业人员可以选择最近的井口,手动转动活动件从内部开锁逃生,可以提高应急逃生效率,减少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井盖,特别涉及一种智能井盖


技术介绍

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市政公共设施建设发展迅速。电缆管廊、电信管廊、燃气、水利管廊等四通八达;市政部门有大量设备、资产需要管理,其中井盖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防护薄弱的井盖规模庞大,安全巡检人员有限,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管道作业过程无法实时监管,且管道作业安全十分重要,若不幸管道内发生事故,会对管道内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但是为防止无关人员随意开启井盖,破坏公共设施安全,现有智能井盖已安装于各个外井盖内部。市面上的智能电控井盖一般通过远程控制开关锁,存在远程控制开锁失效,或遇到长时间泡水后电路故障无法开启的情况,遇到紧急情况时管道内作业人员难以应急逃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智能井盖,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智能电控井盖普遍存在远程控制开锁失效,或遇到长时间泡水后电路故障无法开启的问题。

2、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智能井盖,包括:

3、井盖;

4、锁定组件,活动连接于所述井盖上,所述锁定组件包括锁定状态和开锁状态;

5、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井盖上;

6、传动组件,包括相连接的转轴和活动件,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转轴,所述活动件活动连接所述锁定组件,所述活动件可操作地切换至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当所述活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驱动组件能够通过所述转轴带动所述活动件转动以使所述锁定组件在锁定状态和开锁状态之间切换,当所述活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活动件可操作地绕所述转轴转动以使所述锁定组件在锁定状态和开锁状态之间切换。

7、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智能井盖,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8、当活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驱动组件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活动件转动,进而带动锁定组件移动以使锁定组件在锁定状态和开锁状态之间切换。当活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活动件可操作地绕转轴转动以使所述锁定组件在锁定状态和开锁状态之间切换,此时可以手动转动活动件,进而带动锁定组件移动以开关锁。遇到紧急情况时,管道内作业人员无需返回原井盖入口,可以选择最近的井口,手动转动活动件从内部开锁逃生,可以提高应急逃生效率,减少安全隐患。

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连轴片和滑动件,所述连轴片连接在所述转轴远离所述驱动组件的一端,所述滑动件连接在所述连轴片上,所述滑动件与所述转轴沿所述转轴的径向间隔设置,所述活动件上设置有长槽孔、滑道和限位槽,所述长槽孔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限位槽连通所述滑道,所述限位槽的深度方向与所述长槽孔的长度方向一致,当所述活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转轴位于所述长槽孔的一端,所述滑动件限位连接在所述限位槽内;

10、当所述活动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转轴位于所述长槽孔的另一端,所述滑动件滑动连接所述滑道内。

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限位槽靠近所述滑道的一端的内壁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定位珠,所述定位珠的球珠伸入所述限位槽,所述定位珠用于将所述滑动件限制在所述限位槽内。

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所述转轴,所述控制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所述第一行程开关和所述第二行程开关均与所述驱动电机电性连接,所述转轴上连接有拨杆,所述第一行程开关和所述第二行程开关沿所述转轴的周向设置,且位于所述拨杆末端的移动轨迹上,当所述拨杆拨动所述第一行程开关时,所述驱动电机正转停止,所述锁定组件位于锁定状态,当所述拨杆拨动所述第二行程开关时,所述驱动电机反转停止,所述锁定组件位于开锁状态。

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开锁钥匙、第一控制板、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二接口、所述第一行程开关、所述第二行程开关和所述驱动组件均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板,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位于所述井盖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并联,所述开锁钥匙包括第二控制板、显示屏、第一电池和钥匙头,所述显示屏、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钥匙头均与所述第二控制板电性连接,所述钥匙头与所述第一接口或所述第二接口可拆卸的电性连接。

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控制板上设置有第一加密芯片,所述第一加密芯片用于将所述第一控制板的原码加密成第一加码,所述第二控制板上设置有第二加密芯片,所述第二加密芯片用于将所述第二控制板的原码加密成第二加码,当所述钥匙头与所述第一接口或所述第二接口可拆卸的电性连接,且所述第一加码与所述第二加码一致时,则进行后续开锁或关锁动作;

15、当所述钥匙头与所述第一接口或所述第二接口可拆卸的电性连接,且所述第一加码与所述第二加码不一致时,则无法开启或关闭井盖,所述显示屏上提示不匹配信息。

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智能井盖还包括防水盒和锁芯连接套,所述锁芯连接套连接在所述井盖上,所述防水盒连接在所述锁芯连接套上,所述井盖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锁芯连接套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防水盒内设置有防水腔,所述防水盒上设置有与所述防水腔连通的第一锁芯孔、第二锁芯孔和转孔,所述锁芯连接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锁芯孔连通的安装孔,所述驱动组件、所述第一控制板安装在所述防水腔内,所述第一接口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第二接口安装在第二锁芯孔内,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转孔。

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智能井盖还包括监测组件,所述监测组件包括监测盒、监测板、磁性开关、外井盖开启监测组件和第二电池,所述监测板、所述磁性开关和所述第二电池安装在所述监测盒内,所述外井盖开启监测组件靠近所述监测盒设置,所述磁性开关连接在所述监测盒靠近所述外井盖开启监测组件的内壁上,所述磁性开关和所述第二电池与所述监测板电性连接,所述监测板与所述第一控制板电性连接,所述监测组件用于监测当前倾斜角度、所述第二电池的电量、信号强度、所述第一控制板的状态,外井盖开启状态和环境指标。

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井盖开启监测组件包括固定座、弹簧、推动件和磁铁,所述井盖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固定座包括与所述井盖间隔设置的挡板,所述挡板上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推动件的中部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内,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推动件上,所述弹簧靠近所述井盖的一端连接所述推动件,所述弹簧的另一端抵接所述挡板,所述磁铁连接在所述推动件上靠近所述磁性开关的位置,当外井盖关闭时,外井盖按压所述推动件,所述推动件与所述挡板挤压所述弹簧,所述推动件带动所述磁铁远离所述磁性开关;

19、当外井盖开启时,所述弹簧推动所述推动件移动至所述磁铁靠近所述磁性开关。

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井盖上设置有导向座,所述导向座上设置有导向孔,所述锁定组件包括锁杆和连杆,所述锁杆滑动连接在所述导向孔内,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锁杆和所述活动件铰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井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连轴片和滑动件,所述连轴片连接在所述转轴远离所述驱动组件的一端,所述滑动件连接在所述连轴片上,所述滑动件与所述转轴沿所述转轴的径向间隔设置,所述活动件上设置有长槽孔、滑道和限位槽,所述长槽孔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限位槽连通所述滑道,所述限位槽的深度方向与所述长槽孔的长度方向一致,当所述活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转轴位于所述长槽孔的一端,所述滑动件限位连接在所述限位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靠近所述滑道的一端的内壁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定位珠,所述定位珠的球珠伸入所述限位槽,所述定位珠用于将所述滑动件限制在所述限位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井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电性连接所述驱动组件,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组件工作,所述控制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所述第一行程开关和所述第二行程开关与所述驱动组件电性连接,所述转轴上连接有拨杆,所述第一行程开关和所述第二行程开关位于所述拨杆末端的移动轨迹上,当所述拨杆拨动所述第一行程开关时,所述锁定组件位于锁定状态,当所述拨杆拨动所述第二行程开关时,所述锁定组件位于开锁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开锁钥匙、第一控制板、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二接口、所述第一行程开关、所述第二行程开关和所述驱动组件均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板,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位于所述井盖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并联,所述开锁钥匙与所述第一接口或所述第二接口可拆卸的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井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水盒,所述防水盒连接在所述井盖上,所述防水盒内设置有防水腔,所述防水盒上设置有与所述防水腔连通的转孔,所述驱动组件、所述第一控制板安装在所述防水腔内,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转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井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监测组件,所述监测组件包括监测盒、监测板、磁性开关、外井盖开启监测组件和第二电池,所述监测板、所述磁性开关和所述第二电池安装在所述监测盒内,所述外井盖开启监测组件靠近所述监测盒设置,所述磁性开关连接在所述监测盒靠近所述外井盖开启监测组件的内壁上,所述磁性开关和所述第二电池与所述监测板电性连接,所述监测板与所述第一控制板电性连接,所述监测组件用于监测当前倾斜角度、所述第二电池的电量、信号强度、所述第一控制板的状态,外井盖开启状态和环境指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井盖开启监测组件包括固定座、弹簧、推动件和磁铁,所述井盖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固定座包括与所述井盖间隔设置的挡板,所述挡板上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推动件的中部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内,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推动件上,所述弹簧靠近所述井盖的一端连接所述推动件,所述弹簧的另一端抵接所述挡板,所述磁铁连接在所述推动件上靠近所述磁性开关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盖上设置有导向座,所述导向座上设置有导向孔,所述锁定组件包括锁杆和连杆,所述锁杆滑动连接在所述导向孔内,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锁杆和所述活动件铰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位于所述井盖内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井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连轴片和滑动件,所述连轴片连接在所述转轴远离所述驱动组件的一端,所述滑动件连接在所述连轴片上,所述滑动件与所述转轴沿所述转轴的径向间隔设置,所述活动件上设置有长槽孔、滑道和限位槽,所述长槽孔套设在所述转轴上,所述限位槽连通所述滑道,所述限位槽的深度方向与所述长槽孔的长度方向一致,当所述活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转轴位于所述长槽孔的一端,所述滑动件限位连接在所述限位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靠近所述滑道的一端的内壁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定位珠,所述定位珠的球珠伸入所述限位槽,所述定位珠用于将所述滑动件限制在所述限位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井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电性连接所述驱动组件,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组件工作,所述控制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行程开关和第二行程开关,所述第一行程开关和所述第二行程开关与所述驱动组件电性连接,所述转轴上连接有拨杆,所述第一行程开关和所述第二行程开关位于所述拨杆末端的移动轨迹上,当所述拨杆拨动所述第一行程开关时,所述锁定组件位于锁定状态,当所述拨杆拨动所述第二行程开关时,所述锁定组件位于开锁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开锁钥匙、第一控制板、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二接口、所述第一行程开关、所述第二行程开关和所述驱动组件均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板,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位于所述井盖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二接口并联,所述开锁钥匙与所述第一接口或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艳艳蒋威李旭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长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