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人造石,尤其涉及一种人造石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普通混凝土为硅酸盐,遇空气或者墙体内的水气,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的氢氧根与金属离子结合形成溶解度较小的碱性氢氧化物,遇到气温的升高,水蒸气蒸发,将氢氧化物从墙体中析出,随着水分的逐渐蒸发,氢氧化物就被析出于混凝土水泥表面,日积月累,墙面装饰层(如人造石)将形成白色粉末晶体,或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形成白色团块,这一过程称之为“泛碱”。
2、在多雨的季节,室内空气湿度大,墙面装饰层表面极易形成泛碱现象,因此如何解决石材的泛碱现象一直是业内极为棘手的问题。传统的抵抗材料泛碱的方法主要是在其表面添加一层可以阻止水分进入的材料,但是这样将影响材料表面的装饰效果,很难应用在石材、人造石、陶瓷等材料上。
3、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自身便具有抗泛碱功能的人造石,而无需在其表面添加一层有利于装饰的防水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人造石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人造石采用特定的制备原料,使其自身具备良好的抗泛碱性能,且该人造石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人造石,其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骨料35-50份,抗泛碱剂40.5-63份,不饱和聚酯树脂5-15份,固化剂0.3-0.8份;所述抗泛碱剂包括浮石粉和白炭黑。
3、具体地,本专利技术的人造石通过在骨料中添加一定量的抗泛碱剂浮
4、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骨料包括陶瓷废料和刚玉砂;所述陶瓷废料与刚玉砂的质量比为(3-8):1。
5、优选的,所述陶瓷废料包括抛光废渣或瓷质废渣,这些陶瓷废料均为经高温烧成后的原料,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以其作为人造石的骨料,不仅可有效降低原料成本,更有利于产品力学性能的提高。
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浮石粉的粒径为20-50μm,所述白炭黑的粒径为10-100nm;所述陶瓷废料的粒径为20-40μm。
7、具体地,浮石粉的粒径不宜过小,否则成型时易变形;浮石粉的粒径过大,则抗泛碱性能下降。通过合理控制浮石粉和白炭黑的粒径,以获得最优的抗泛碱性能。同时,不同粒径的浮石粉、白炭黑和陶瓷废料进行级配,有利于增加成型的致密性,从而提高人造石的力学性能。
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抗泛碱剂按重量份计包括:浮石粉40-60份和白炭黑0.5-3份。
9、优选的,所述固化剂为过氧化苯甲酰和/或过氧化二叔丁基。
1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人造石的原料组分还包括助剂,所述助剂包括硅烷偶联剂、溶剂、抗氧化剂中的至少一种。
11、优选的,所述硅烷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50。
12、优选的,所述溶剂为乙酸或乙酸乙酯。
13、优选的,所述抗氧化剂为抗氧化剂1010或抗氧化剂1076中一种或多种。
14、优选的,所述助剂的添加量,按重量份计为0.1-4份。
15、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人造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6、(1)将骨料和抗泛碱剂进行球磨、喷雾干燥后,得混合粉料;
17、(2)在所述混合粉料中加入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剂和助剂,进行混合、成型,经固化处理,得所述人造石。
18、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喷雾干燥的温度为450-550℃;所述混合粉料的含水率为5-7wt%。
19、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固化的温度为70-100℃,所述固化的时间为60-120min。
20、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成型采用挤压震动成型。
21、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22、(1)本专利技术以浮石粉和白炭黑为抗泛碱剂,制备的人造石具有良好的抗泛碱特性。其中:浮石是一种具有高比表面积、多孔结构的材料,利用这种介孔矿物原料的吸附特性,赋予了人造石板材良好的吸放湿性能,而其独特的介孔结构能够将水汽锁定在孔洞结构中,不与石材中的硅酸盐类物质发生反应,当环境湿度低时又通过脱附作用释放出水汽,水汽不会聚集在材料表面,从而具备了良好的抗泛碱性能。白炭黑的多孔结构,对于空气中的水汽同样具有一定的吸放湿性能,可与浮石共同作用,抑制人造石表面的泛碱现象。
23、(2)本专利技术以经高温烧成后的陶瓷废料与刚玉砂为骨料,并采用不同粒径的浮石粉、陶瓷废料和白炭黑进行级配,制备了具有高强的人造石,实现抗折强度达32.7-34.5mpa。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造石,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骨料35-50份,抗泛碱剂40.5-63份,不饱和聚酯树脂5-15份,固化剂0.3-0.8份;所述抗泛碱剂包括浮石粉和白炭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石,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料包括陶瓷废料和刚玉砂;所述陶瓷废料与刚玉砂的质量比为(3-8):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石,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石粉的粒径为20-50μm,所述白炭黑的粒径为10-1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人造石,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泛碱剂按重量份计包括:浮石粉40-60份和白炭黑0.5-3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为过氧化苯甲酰和/或过氧化二叔丁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石,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造石的原料组分还包括助剂,所述助剂包括硅烷偶联剂、溶剂、抗氧化剂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人造石,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乙酸或乙酸乙酯。
8.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人造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人造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喷雾干燥的温度为450-550℃;所述混合粉料的含水率为5-7wt%。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人造石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固化处理的温度为70-100℃,所述固化处理的时间为60-120mi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造石,其特征在于,其原料组分按重量份计包括:骨料35-50份,抗泛碱剂40.5-63份,不饱和聚酯树脂5-15份,固化剂0.3-0.8份;所述抗泛碱剂包括浮石粉和白炭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石,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料包括陶瓷废料和刚玉砂;所述陶瓷废料与刚玉砂的质量比为(3-8):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石,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石粉的粒径为20-50μm,所述白炭黑的粒径为10-1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人造石,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泛碱剂按重量份计包括:浮石粉40-60份和白炭黑0.5-3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为过氧化苯甲酰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志超,柯善军,马超,张缇,周营,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欧神诺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