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架间的调位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8176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伏架间的调位施工方法,包括:搭设出光伏架调位拉结体系,使拉结组件收紧提供拉动动力使相邻的纵梁拉动调位靠近,拉结组件承受主要旋转力矩,对角绳提供辅助力承受次要旋转力矩,达到减小对角绳两端所受的复位拉力的调位施工施工过程。拉结组件收紧提供拉动动力使相邻的纵梁拉动调位靠近,对角绳提供辅助力,已连接对角绳的高立管顶部相对现浇基础产生旋转力矩时,通过拉结组件传递到未连接对角绳的高立管根部的对穿螺栓上,减小对角绳两端所受的复位拉力,避免了对角绳两端均受到较大复位拉力处于不稳定状态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伏架间的调位施工方法,属于光伏板安装施工。


技术介绍

1、光伏板在以倾斜方式安装在光伏架上时,需先在预埋于现浇基础11中的预埋钢管12内安装两根不同高度的立管,纵梁13从矮立管14向高立管15倾斜固定,使纵梁13底部固定在矮立管14及高立管15顶部,而后再在相邻倾斜的纵梁13上安装多根彼此平行的横梁16,见图4所示,光伏板安装到横梁16上呈现倾斜。高立管距离现浇基础11较高,高立管顶部受到纵梁重量影响会发生偏移,横梁搭在相邻的纵梁13上时,导致横梁两端上的安装孔与两根纵梁上的安装孔不能自然对准。因此,需使用绳将相邻的纵梁13拉动调位靠近,实现横梁两端上的安装孔与两根纵梁上的安装孔进行对准。

2、现有用绳拉动调位的技术,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16155177a,公开内容:红线绳缠绕在第一根斜梁的斜撑孔洞,跨越斜梁表面拉伸至第四根斜梁顶部;虽然,通过对角绳对角拉伸安装可对纵梁拉动调位靠近,但是,对角绳17(见图4的标号17)在相对顶部对角拉伸安装时,导致对角绳两端均以地面产生旋转力矩,导致对角绳两端均受到较大复位拉力处于不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架间的调位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架间的调位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架调位拉结体系,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架间的调位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矮立管(14)及高立管(15)底部固定在预埋钢管(12)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架间的调位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矮立管(14)及高立管(15)底部均通过对穿螺栓(1)固定在预埋钢管(12)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架间的调位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施工场地(18)及现浇基础(11),所述预埋钢管(12)预埋固定在现浇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架间的调位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架间的调位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架调位拉结体系,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架间的调位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矮立管(14)及高立管(15)底部固定在预埋钢管(12)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架间的调位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矮立管(14)及高立管(15)底部均通过对穿螺栓(1)固定在预埋钢管(12)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架间的调位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施工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连超姜飞敖德欣蔡大洋吕逸旻徐勇宋朝唐开开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贵州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