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气泡发生件和出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7872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5
本技术公开一种微气泡发生件和出水装置。其中,微气泡发生件包括微气泡发生本体,微气泡发生本体具有进水端、出水端和连通所述进水端与所述出水端的微气泡发生流道,所述进水端和/或所述出水端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与配合件可拆卸连接。本技术的微气泡发生件能够降低用户为使用微纳米气泡水而花费的成本,避免更换后的常规花洒闲置而造成的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微纳米气泡,特别涉及一种微气泡发生件和出水装置


技术介绍

1、微纳米气泡水是指在水中溶解有大量的气泡直径为0.1~50μm的微小气泡。城市供水中是使用加压方式供水,水中已经溶解有部分的空气,采用专用的微气泡发生器可以将溶于水中的空气释放出来,形成微纳米气泡水。相关技术中,用户为了能够使用微纳米气泡水,需要将现有的常规花洒更换为内置有微气泡发生器的微纳米气泡水花洒,但是更换微纳米气泡水花洒的成本较高,且更换后的常规花洒会闲置,如此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微气泡发生件和出水装置,旨在降低用户为使用微纳米气泡水而花费的成本,避免更换后的常规花洒闲置而造成的资源浪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微气泡发生件,微气泡发生件包括:

3、微气泡发生本体,具有进水端、出水端和连通所述进水端与所述出水端的微气泡发生流道,所述进水端和/或所述出水端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与配合件可拆卸连接。

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微气泡发生本体包括壳体和微气泡发生器,至少部分所述微气泡发生器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上设有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或,

5、所述微气泡发生器的外周壁上设有所述第一连接部。

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外周壁上设有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或,

7、所述壳体的内周壁上设有所述第一连接部。

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微气泡发生器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进水端和所述壳体的出水端均设有所述第一连接部。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微气泡发生器具有位于所述壳体外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一端部的外周壁上设有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壳体远离所述第一端部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一连接部。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微气泡发生器具有位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壳体的进水端或者所述壳体的出水端间隔设置以形成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内周壁上设有所述第一连接部。

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为螺纹结构。

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微气泡发生件还包括转接头,所述转接头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所述转接头呈中空设置并与所述微气泡发生流道连通,所述转接头用于供所述第一连接部与配合件可拆卸连接。

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转接头上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配合件的第二连接部,所述转接头的外周壁上设有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或,

14、所述转接头的内周壁上设有所述第二连接部。

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为螺纹结构;和/或,

16、所述转接头与所述微气泡发生本体的出水端可拆卸连接。

1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微气泡发生流道包括自所述进水端朝向所述出水端排布且依次连通的渐缩段、过渡段和渐扩段,所述过渡段呈等截面直孔设置,所述渐扩段的长度大于所述渐缩段的长度。

1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渐缩段的轴向截面的两个侧边之间形成有收缩角,所述收缩角的角度为6°~45°;

19、和/或,所述渐扩段的轴向截面的两个侧边之间形成有扩散角,所述扩散角的角度为5°~20°。

2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渐缩段的长度与所述过渡段的长度的比值不小于2,且不大于5;和/或,

21、所述渐扩段的长度与所述渐缩段的长度的比值不小于3,且不大于10。

2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微气泡发生本体的进水端设有过滤件;所述过滤件上设有多个过滤口,所述过滤口的开口面积小于所述过渡段的横截面积;和/或,

23、所述过滤件为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目数为20目~50目。

24、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出水装置,出水装置包括:

25、出水件,具有入水口;以及

26、如上所述的微气泡发生件,所述微气泡发生件与所述出水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微气泡发生流道与所述入水口连通。

27、本技术的微气泡发生件包括微气泡发生本体,微气泡发生本体具有进水端、出水端和连通进水端与出水端的微气泡发生流道,进水端和/或出水端设有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用于与配合件可拆卸连接。当混合有空气的水流从微气泡发生本体的进水端进入微气泡发生流道后,微气泡发生流道会将溶解的气体释放出来,使得水流形成微纳米气泡水,并从微气泡发生本体的出水端排出;以及,本方案的微气泡发生件通过第一连接部能够与配合件连接,配合件可以为花洒、水龙头等,相对于现有技术将常规花洒更换为微纳米气泡水花洒而言,本方案的微气泡发生件通过第一连接部能够与现有的常规花洒连接,从微气泡发生本体的出水端流出的微纳米气泡水会流入花洒后向外排出,以达到使用微纳米气泡水的目的。由此可见,将本方案的微气泡发生件与现有的常规花洒配合使用,能够达到流出微纳米气泡水的效果,如此有利于降低用户为使用微纳米气泡水而花费的成本,同时还避免了更换后的常规花洒闲置而造成的资源浪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气泡发生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气泡发生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周壁上设有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气泡发生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气泡发生器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进水端和所述壳体的出水端均设有所述第一连接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气泡发生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气泡发生器具有位于所述壳体外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一端部的外周壁上设有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壳体远离所述第一端部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一连接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气泡发生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气泡发生器具有位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壳体的进水端或者所述壳体的出水端间隔设置以形成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内周壁上设有所述第一连接部。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微气泡发生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为螺纹结构。

7.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微气泡发生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气泡发生件还包括转接头,所述转接头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所述转接头呈中空设置并与所述微气泡发生流道连通,所述转接头用于供所述第一连接部与配合件可拆卸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气泡发生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头上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配合件的第二连接部,所述转接头的外周壁上设有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或,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气泡发生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为螺纹结构;和/或,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气泡发生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气泡发生流道包括自所述进水端朝向所述出水端排布且依次连通的渐缩段、过渡段和渐扩段,所述过渡段呈等截面直孔设置,所述渐扩段的长度大于所述渐缩段的长度。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微气泡发生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渐缩段的轴向截面的两个侧边之间形成有收缩角,所述收缩角的角度为6°~45°;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微气泡发生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渐缩段的长度与所述过渡段的长度的比值不小于2,且不大于5;和/或,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微气泡发生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气泡发生本体的进水端设有过滤件;所述过滤件上设有多个过滤口,所述过滤口的开口面积小于所述过渡段的横截面积;和/或,

14.一种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气泡发生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气泡发生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周壁上设有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气泡发生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气泡发生器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进水端和所述壳体的出水端均设有所述第一连接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气泡发生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气泡发生器具有位于所述壳体外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一端部的外周壁上设有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壳体远离所述第一端部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一连接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气泡发生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气泡发生器具有位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壳体的进水端或者所述壳体的出水端间隔设置以形成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内周壁上设有所述第一连接部。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微气泡发生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为螺纹结构。

7.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微气泡发生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气泡发生件还包括转接头,所述转接头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所述转接头呈中空设置并与所述微气泡发生流道连通,所述转接头用于供所述第一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建均刘琼富沈黎峰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美的智能厨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