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人体自然腔道保温系统和保温导管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人体自然腔道保温系统和保温导管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17798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人体自然腔道保温系统和保温导管,包括储液罐、控温设备、蠕动泵和柔性导管,其中柔性导管包括冲洗导管、膨胀腔、进液导管和排液导管,冲洗导管设置在保温导管的内部且远端开设冲洗通孔用于流体导入腔道或器官内冲洗,流体通过第一排液通孔进入排液导管排出;膨胀腔固定设置在保温导管的远端,膨胀腔通入流体后膨胀,用于卡接至器官门防止保温导管移动或脱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具有膨胀腔卡接至膀胱胫的位置以保证治疗过程中柔性导管的位置固定;通过液体充盈膨胀腔省去气路通道,配有电极可进行测温、测阻抗和进行电消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的是一种人体自然腔道保温系统和保温导管


技术介绍

1、肿瘤在我国的发病率处于逐年快速上升的趋势,尤以中晚期肿瘤居多、高龄患者及伴随病变多,多不适合手术切除。消融术是采用冷冻或加热肿瘤等方式,原位灭活肿瘤病变组织的治疗方法,具有微创或无创的特点,在肿瘤治疗中具有广泛应用。

2、消融术包括冷冻消融术(氩氦冷冻、液氮冷冻、二氧化碳冷冻、笑气冷冻等)、热消融术(射频消融、微波消融、激光消融、超声聚焦消融、红外线消融、电热消融等)及其他局部消融方法(如低温等离子、臭氧等)。绝大部分消融术都会借助冷热效应致肿瘤组织灭活。

3、对紧邻或包绕人体自然腔道(如气道、消化道、泌尿道、生殖道、鼻腔等)肿瘤的冷热消融,常会造成人体自然腔道的冻伤或灼伤;抑或顾及体腔损伤而对肿瘤消融不彻底。目前常用的方法是依赖影像定位来避开对人体自然腔道的伤害,但操作难度大、并发症多、肿瘤残留大。

4、以前列腺癌消融术为例,由于尿道完全包裹于前列腺组织中,针对前列腺进行的冷或热消融势必对尿道及关系排尿的膀胱颈部和尿道括约肌造成一定程度的冻伤或灼伤,造成尿道损伤和尿失禁等严重临床并发症。

5、现有的尿道保温导管在尿道中的相对位置不稳定为辅助治疗带来一定的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人体自然腔道保温系统和保温导管,以解决消融导管在人体内易脱落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人体自然腔道保温系统,包括储液罐,所述储液罐的顶部开设一个进液口和一个排气口,所述储液罐的侧面还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排出液体,所述第二通孔用于导入液体,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用于液循环;控温设备,所述控温设备设置在所述储液罐的外部或内部,所述控温设备用于控制所述储液罐内液体的温度;

2、蠕动泵,所述蠕动泵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通孔或所述第二通孔,用于从所述储液罐内抽出或导入液体,并使所述保温系统形成液循环;

3、柔性导管,所述柔性保温管内设有进液导管和排液导管,所述进液导管或所述排液导管连接至所述蠕动泵的另一端,将所述储液罐内的液体导入所述柔性导管,所述排液导管连接至所述第一通孔,将所述柔性导管内的液体导入所述储液罐形成循环,所述柔性导管与所述储液罐之间通过导液管连接,所述导液管包括由所述第一通孔连接至所述柔性导管的第一导液管和由所述柔性导管连接至第二通孔的第二导液管。

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液管为绝热材质管,防止液体传输过程产生热流失,所述第二导液管为导热材质管,增强液体与外部环境热交换。

5、进一步的,所述蠕动泵或所述导液管上连接电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所述保温系统中的液体。

6、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一种人体自然腔道保温导管,包括膨胀腔、冲洗导管、进液导管和排液导管,所述冲洗导管设置在所述保温导管的内部且远端开设冲洗通孔用于将液体导入腔道或器官内冲洗;所述膨胀腔固定设置在所述保温导管的远端,所述膨胀腔内通入流体后膨胀用于卡接至器官出口防止所述保温导管移动或脱落;所述进液导管的远端与所述膨胀腔的内部连通,所述排液导管上设有排液通孔,所述排液通孔与所述膨胀腔内部连通,液体通过所述进液导管进入膨胀腔后通过所述排液通孔进入所述排液导管后排出。

7、进一步的,所述进液导管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一个电极片,所述电极片用于检测温度和/或阻抗。

8、进一步的,所述进液导管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一个电极片,所述电极片电解过程不产生电化学腐蚀,所述电极片用于电消融。

9、进一步的,所述膨胀腔的内部设有电极,所述电极用于控制温度。

10、进一步的,所述进液导管和所述排液导管共用管壁,通过隔板将所述进液导管和所述排液导管分隔,所述进液导管与所述排液导管均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与所述膨胀腔连通。

11、进一步的,所述进液导管和所述排液导管至少有一个螺旋设置。

12、进一步的,所述进液导管的材质具有延展性,流体进入所述进液导管后,进液导管发生弹性形变,使所述进液导管膨胀并紧贴治疗区域。

13、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导管的内部还设有医疗设备导入腔,所述医疗设备导入腔用于介入辅助治疗设备。

14、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膨胀腔在导入液体的过程中即可膨胀,无需额外设置通道为膨胀腔充胀。

15、(2)膨胀腔膨胀自然卡接在器官口,防止柔性导管脱落。

16、(3)柔性导管上设有电极可进行测温、测阻抗、控温和/或电消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体自然腔道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自然腔道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液管为绝热材质管,防止液体传输过程产生热流失,所述第二导液管为导热材质管,增强液体与外部环境热交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自然腔道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蠕动泵或所述导液管上连接电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所述保温系统中的液体。

4.一种人体自然腔道保温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膨胀腔、冲洗导管、进液导管和排液导管,所述冲洗导管设置在所述保温导管的内部且远端开设冲洗通孔用于将液体导入腔道或器官内冲洗;所述膨胀腔固定设置在所述保温导管的远端,所述膨胀腔内通入流体后膨胀用于卡接至器官出口防止所述保温导管移动或脱落;所述进液导管的远端与所述膨胀腔的内部连通,所述排液导管上设有排液通孔,所述排液通孔与所述膨胀腔内部连通,液体通过所述进液导管进入膨胀腔后通过所述排液通孔进入所述排液导管后排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温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导管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一个电极片,所述电极片用于检测温度和/或阻抗。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温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导管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一个电极片,所述电极片电解过程不产生电化学腐蚀,所述电极片用于电消融。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温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腔的内部设有电极,所述电极用于控制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保温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导管和所述排液导管共用管壁,通过隔板将所述进液导管和所述排液导管分隔,所述进液导管与所述排液导管均开设有至少一个通孔与所述膨胀腔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4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保温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导管和所述排液导管至少有一个螺旋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4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保温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导管的材质具有延展性,流体进入所述进液导管后,进液导管发生弹性形变,使所述进液导管膨胀并紧贴治疗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4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保温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导管的内部还设有医疗设备导入腔,所述医疗设备导入腔用于介入辅助治疗设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体自然腔道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自然腔道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液管为绝热材质管,防止液体传输过程产生热流失,所述第二导液管为导热材质管,增强液体与外部环境热交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体自然腔道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蠕动泵或所述导液管上连接电加热装置,用于加热所述保温系统中的液体。

4.一种人体自然腔道保温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膨胀腔、冲洗导管、进液导管和排液导管,所述冲洗导管设置在所述保温导管的内部且远端开设冲洗通孔用于将液体导入腔道或器官内冲洗;所述膨胀腔固定设置在所述保温导管的远端,所述膨胀腔内通入流体后膨胀用于卡接至器官出口防止所述保温导管移动或脱落;所述进液导管的远端与所述膨胀腔的内部连通,所述排液导管上设有排液通孔,所述排液通孔与所述膨胀腔内部连通,液体通过所述进液导管进入膨胀腔后通过所述排液通孔进入所述排液导管后排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温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导管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一个电极片,所述电极片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江马风午岳宏雷宋子豪
申请(专利权)人:电冷医疗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