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尼装置、双阻尼机构和机械臂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7763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5
本技术涉及阻尼设备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阻尼装置、双阻尼机构和机械臂,包括:轴体、套设在所述轴体上的套筒、第一环体、第二环体、夹持件,以及设置在所述轴体上并可将所述夹持件沿所述轴体轴向移动的推动机构;所述第一环体位于所述环形槽内并套设在所述轴体外侧,所述第二环体位于所述环形槽内并套设在所述第一环体外侧;在所述轴体的径向方向上,所述第二环体的外壁与所述套筒内壁接触;所述环形槽具有位于所述第一环体沿所述轴体径向移动路径上的止挡壁;在所述轴体的轴向方向上,所述第一环体和所述第二环体分别位于所述止挡壁和所述夹持件之间所述第一环体具有第一断开处,以及所述第二环体具有第二断开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阻尼设备的,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阻尼装置、双阻尼机构和机械臂


技术介绍

1、在现代机电设备(比如:机械臂或支撑臂)中,经常需要控制两个相对转动物体(比如:转轴和套设在转轴上的套筒)之间相对转动时的阻力。现有旋转阻尼方面大多采用旋转轴端面添加摩擦片(比如套筒上的摩擦片直接抵接在转轴上),空间受限的情况下,端面增加摩擦片不便于中间穿线,摩擦片与转轴之间摩擦力大小的调节非常困难,费时费力;或者旋转轴轴向用紧固螺钉摩擦接触的方式实现阻尼(比如套筒上的螺钉直接抵接在转轴上),紧固螺钉摩擦面积较小提供的阻尼有限,难以控制螺钉对转轴的阻尼力大小,调节起来非常困难。

2、当然,有时候为了改变转轴和套筒之间相对转动的阻力,也通常需要更换不同的转轴来与套筒进行配合,或者更换不同的套筒与转轴进行配合,转轴和套筒之间的阻力调节起来非常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尼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调节转轴和套筒之间相对转动阻力费时费力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阻尼装置包括:轴体、套设在所述轴体上并可相对所述轴体转动的套筒、可弹性形变的第一环体、可弹性形变的第二环体、夹持件,以及设置在所述轴体上并可将所述夹持件沿所述轴体轴向移动的推动机构;所述轴体的外表面向所述轴体径向内侧凹陷和/或所述套筒的内壁向所述轴体径向外侧凹陷形成环绕所述轴体的环形槽;所述第一环体位于所述环形槽内并套设在所述轴体外侧,所述第二环体位于所述环形槽内并套设在所述第一环体外侧;在所述轴体的径向方向上,所述第二环体的外壁与所述套筒内壁接触;所述环形槽具有止挡壁,所述止挡壁位于所述第一环体沿所述轴体轴向移动路径上;在所述轴体的轴向方向上,所述第一环体和所述第二环体分别位于所述止挡壁和所述夹持件之间;所述第二环体位于所述夹持件的移动路径上;所述第一环体和所述第二环体的接触表面相对所述轴体轴线倾斜设置,且所述接触表面在朝靠近所述夹持件的方向上逐渐靠近所述轴体;所述第一环体具有第一断开处,以及所述第二环体具有第二断开处。

3、进一步地,还包括:可弹性形变的接触环;所述接触环位于所述环形槽内并套设在所述轴体上,所述第一环体套设在所述接触环上,所述接触环夹持在所述轴体和所述第一环体之间;所述接触环具有第三断开处。

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断开处的两侧壁相互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断开处的两侧壁相互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三断开处的两侧壁相互平行间隔设置。

5、进一步地,在所述轴体的轴截面内,所述第一环体和所述第二环体的接触表面为直线。

6、进一步地,所述推动机构可拆卸固定在所述轴体的端面上。

7、进一步地,推动机构包括:多个锁紧螺钉;所述夹持件通过多个所述锁紧螺钉固定在所述轴体上;各所述锁紧螺钉的锁紧方向分别沿所述轴体的轴向方向。

8、进一步地,所述接触环为工程塑料;

9、和/或所述第一环体和所述第二环体分别为钢材。

10、进一步地,所述轴体呈中空状,所述套筒上具有通孔;中空的所述轴体与所述通孔连通形成供电线布设的布线通道。

11、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双阻尼机构,包括:所述阻尼装置;所述第一环体、所述第二环体、夹持件,以及所述推动机构的数量分别为两个;其中一组所述第一环体、所述第二环体、所述环形槽、所述夹持件,以及所述推动机构位于所述轴体的一端;另一组所述第一环体、所述第二环体、所述环形槽、所述夹持件,以及所述推动机构位于所述轴体的另一端。

12、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机械臂,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臂体、第二臂体,以及所述阻尼装置;所述第一臂体连接在所述套筒上,所述第二臂体连接在所述轴体上。

13、本技术提供的阻尼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阻尼装置,套筒套设在轴体上,且套筒可相对轴体转动;环绕轴体的环形槽可以是以下三种方式中任意一种方式形成:环形槽形成的第一种方式:轴体的外表面向轴体的径向内侧凹陷形成环绕轴体的环形槽;环形槽形成的第二种方式:套筒的内壁向轴体径向外侧凹陷形成环绕轴体的环形槽;环形槽形成的第三种方式:轴体的外表面向轴体的径向内侧凹陷且套筒的内壁向轴体径向外侧凹陷形成环绕轴体的环形槽;第一环体位于环形槽内,且第一环体直接或间接套设在轴体上;第二环体位于环形槽内并套设在第一环体外侧;环形槽的一个侧壁为止挡壁,止挡壁位于第一环体沿轴体轴向移动路径上,使得第一环体沿着轴体朝止挡壁移动时会挡住第一环体;在轴体的轴向方向上,第一环体位于止挡壁和夹持件之间;在轴体的轴向方向上,第二环体位于止挡壁和夹持件之间;第二环体位于夹持件沿轴体轴向移动时的移动路径上,使得夹持件沿轴体轴向朝靠近止挡壁移动的过程中,夹持件可与第二环体接触并将第二环体朝靠近止挡壁的方向推动;在轴体的径向方向上,第二环体的外壁与套筒内壁接触;第一环体具有可弹性形变的能力,第一环体具有第一断开处,使得第一环体在外力作用下可被撑开或收拢;第二环体具有可弹性形变的能力,第二环体具有第二断开处,使得第二环体在外力作用下可被撑开或收拢;由于第一环体和第二环体的接触表面相对轴体轴线倾斜设置,且接触表面在朝靠近夹持件的方向上逐渐靠近轴体(也就是说:在轴体的延伸方向上,接触表面上越靠近夹持件的部分则距离轴体越近。),使得第二环体朝靠近止挡壁的方向移动并沿着接触表面相对滑动时,第二环体会被第一环体撑开且向远离轴体的方向移动(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环体会被第一环体撑开”,是因为第二环体朝靠近止挡壁的方向移动并沿着接触表面相对滑动时,接触表面距离轴体轴线越来越远,第二环体只能被撑开(或展开)来扩大第二环体内侧的直径;其中,第二环体之所以可以被撑开是因为第二环体具有第二断开处;第二环体被撑开的过程中,第二断开处距离逐渐变大。);第二环体向远离轴体的方向移动时,第二环体与套筒内壁之间接触更加紧密,提升第二环体与套筒之间摩擦力;另外,第二环体朝靠近止挡壁的方向移动并沿着接触表面相对滑动时,第一环体在第二环体向内的挤压下会往内合拢(其中,第一环体之所以合拢时因为第一环体具有第一断开处),由于第一环体套设在轴体外侧,合拢的第一环体直接或间接(如果第一环体套设在轴体上并直接接触,第一环体合拢时会增大与轴体之间的摩擦力。如果第一环体套设在轴体上并间接接触,比如轴体与第一环体之间有夹持物,第一环体向内合拢时会使夹持物与轴体之间接触更加紧密,提升轴体与夹持物之间的摩擦力;)增大轴体与第一环体之间的摩擦力;第一环体具有第一断开处,使得第一环体被第二环体被收拢(或撑开时)时可以通过第一断开处发生形变;第二环体具有第二断开处,使得第二环体被第一环体撑开(或收拢时)时可以通过第一断开处发生形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轴体、套设在所述轴体上并可相对所述轴体转动的套筒、可弹性形变的第一环体、可弹性形变的第二环体、夹持件,以及设置在所述轴体上并可将所述夹持件沿所述轴体轴向移动的推动机构;所述轴体的外表面向所述轴体径向内侧凹陷和/或所述套筒的内壁向所述轴体径向外侧凹陷形成环绕所述轴体的环形槽;所述第一环体位于所述环形槽内并套设在所述轴体外侧,所述第二环体位于所述环形槽内并套设在所述第一环体外侧;在所述轴体的径向方向上,所述第二环体的外壁与所述套筒内壁接触;所述环形槽具有止挡壁,所述止挡壁位于所述第一环体沿所述轴体轴向移动路径上;在所述轴体的轴向方向上,所述第一环体和所述第二环体分别位于所述止挡壁和所述夹持件之间;所述第二环体位于所述夹持件的移动路径上;所述第一环体和所述第二环体的接触表面相对所述轴体轴线倾斜设置,且所述接触表面在朝靠近所述夹持件的方向上逐渐靠近所述轴体;所述第一环体具有第一断开处,以及所述第二环体具有第二断开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弹性形变的接触环;所述接触环位于所述环形槽内并套设在所述轴体上,所述第一环体套设在所述接触环上,所述接触环夹持在所述轴体和所述第一环体之间;所述接触环具有第三断开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断开处的两侧壁相互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断开处的两侧壁相互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三断开处的两侧壁相互平行间隔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环为工程塑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轴体的轴截面内,所述第一环体和所述第二环体的接触表面为直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体呈中空状,所述套筒上具有通孔;中空的所述轴体与所述通孔连通形成供电线布设的布线通道。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可拆卸固定在所述轴体的端面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推动机构包括:多个锁紧螺钉;所述夹持件通过多个所述锁紧螺钉固定在所述轴体上;各所述锁紧螺钉的锁紧方向分别沿所述轴体的轴向方向。

9.双阻尼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阻尼装置;所述第一环体、所述第二环体、夹持件,以及所述推动机构的数量分别为两个;其中一组所述第一环体、所述第二环体、所述环形槽、所述夹持件,以及所述推动机构位于所述轴体的一端;另一组所述第一环体、所述第二环体、所述环形槽、所述夹持件,以及所述推动机构位于所述轴体的另一端。

10.机械臂,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臂体、第二臂体,以及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阻尼机构;所述第一臂体连接在所述套筒上,所述第二臂体连接在所述轴体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轴体、套设在所述轴体上并可相对所述轴体转动的套筒、可弹性形变的第一环体、可弹性形变的第二环体、夹持件,以及设置在所述轴体上并可将所述夹持件沿所述轴体轴向移动的推动机构;所述轴体的外表面向所述轴体径向内侧凹陷和/或所述套筒的内壁向所述轴体径向外侧凹陷形成环绕所述轴体的环形槽;所述第一环体位于所述环形槽内并套设在所述轴体外侧,所述第二环体位于所述环形槽内并套设在所述第一环体外侧;在所述轴体的径向方向上,所述第二环体的外壁与所述套筒内壁接触;所述环形槽具有止挡壁,所述止挡壁位于所述第一环体沿所述轴体轴向移动路径上;在所述轴体的轴向方向上,所述第一环体和所述第二环体分别位于所述止挡壁和所述夹持件之间;所述第二环体位于所述夹持件的移动路径上;所述第一环体和所述第二环体的接触表面相对所述轴体轴线倾斜设置,且所述接触表面在朝靠近所述夹持件的方向上逐渐靠近所述轴体;所述第一环体具有第一断开处,以及所述第二环体具有第二断开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弹性形变的接触环;所述接触环位于所述环形槽内并套设在所述轴体上,所述第一环体套设在所述接触环上,所述接触环夹持在所述轴体和所述第一环体之间;所述接触环具有第三断开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断开处的两侧壁相互平行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断开处的两侧壁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瑞源
申请(专利权)人:普朗克广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