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混凝土轨枕预应力张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7661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筋混凝土轨枕预应力张拉装置,包括轨枕组和供轨枕组输送的输料台,以及供轨枕组预应力施加的加工站,所述加工站包括:机架、用于为加工站提供结构支撑,架设于机架顶部的定位机构、张拉机构、封堵机构和刮泥机构、以及两个托撑座,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轨枕生产技术领域。该钢筋混凝土轨枕预应力张拉装置,通过设置有加工站,并将张拉机构、封堵机构和刮泥机构统一于加工站内,借助于第二气缸和梁杆,可以使得待加工的钢筋混凝土轨枕在随着输料台输送的过程中,依次完成预应力张拉、水泥砂浆填充以及轨枕端面的抹平作业,无需分工序流程作业,避免了物料的转移,同时,自动化程度高,大大提升了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枕生产,具体为一种钢筋混凝土轨枕预应力张拉装置


技术介绍

1、轨枕,是铁路路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可以将列车的压力平均分布在道碴之上,使列车行驶的更平稳。

2、随着近代铁路发展,混凝土轨枕开始大量采用,现有的混凝土轨枕在生产过程中,通常在模压成型阶段插入四个钢条,以预留出来钢筋的位置,如图2所示,在初步养护成型后,开始安装钢筋,将两个u型钢筋沿斜对角依次穿过预留的孔道内,并在另一端拧紧四个螺母对钢筋进行张拉,张拉过后混凝土受到预压应力,使得混凝土轨枕能承受更大的载荷,而在预应力张拉完成后,还需要在孔道中灌入水泥砂浆,并将两端开孔抹平,使钢筋与构件形成整体。

3、现有的灌浆以及抹平作业通常与张拉分工序作业,甚至由人工辅助操作,增加了生产工艺的流程,加工效率不高,为此,我们设计出一种钢筋混凝土轨枕预应力张拉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筋混凝土轨枕预应力张拉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灌浆以及抹平作业通常与张拉分工序作业,甚至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筋混凝土轨枕预应力张拉装置,包括轨枕组(100)和供轨枕组(100)输送的输料台(200),以及供轨枕组(100)预应力施加的加工站(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轨枕预应力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枕组(100)包括托料盘(110)和放置于托料盘(110)上的若干个钢筋混凝土轨枕(120),若干个所述钢筋混凝土轨枕(120)呈等距离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轨枕预应力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机构(330)包括均通过第一滑台(333)分别滑动安装于两个第一滑座(362)上的拧紧组件(331)和限位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混凝土轨枕预应力张拉装置,包括轨枕组(100)和供轨枕组(100)输送的输料台(200),以及供轨枕组(100)预应力施加的加工站(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轨枕预应力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轨枕组(100)包括托料盘(110)和放置于托料盘(110)上的若干个钢筋混凝土轨枕(120),若干个所述钢筋混凝土轨枕(120)呈等距离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轨枕预应力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机构(330)包括均通过第一滑台(333)分别滑动安装于两个第一滑座(362)上的拧紧组件(331)和限位组件(3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轨枕预应力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机构(340)由均通过第二滑台(342)分别滑动安装于两个第二滑座(363)上的两个注泥组件(341)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轨枕预应力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泥机构(350)由均通过第三滑台(352)分别装配于两个第三滑座(364)上的两个刮泥组件(351)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混凝土轨枕预应力张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台(200)包括两个相互平行架设的t型架(210)和分别滑动装配于两个t型架(210)上的两个托料板(220),以及供两个托料板(220)动作的驱动机构(230),两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振峰袁涛邢亚梅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市蚌铁轨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