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建筑屋顶圆形通风天窗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建筑屋顶圆形通风天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7651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屋顶圆形通风天窗,包括支撑架、三个扇叶单元和多个通风叶片;所述支撑架包括圆环框、转轴和三个支撑杆;所述圆环框转动设置于建筑的屋顶通风口;所述转轴与圆环框同轴设置;所述支撑杆外端与圆环框固定连接,其内端与转轴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扇叶单元周向设置;所述扇叶单元包括两个边杆、脊杆、多个翼杆和遮挡布;两个所述边杆间的夹角为120°,脊杆位于两个边杆之间;所述翼杆外端与边杆铰接,翼杆内端与脊杆铰接;所述遮挡布包覆在边杆、脊杆和翼杆上端;所述转轴上端固定有开合电机;所述开合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转环,一个边杆固定在支撑杆上端,另一个边杆内端固定在转环外壁;所述通风叶片固定于转轴下端外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窗,具体的说是一种建筑屋顶圆形通风天窗


技术介绍

1、天窗,是设在屋顶上用以通风和透光的窗子。现有的天窗,通常是采用气缸来驱动铰接设置的窗户,以实现天窗的开启或关闭。这种天窗仅靠屋内和屋外的空气对流,来实现通风,空气交换的速度较慢,通风效果较差,较难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屋顶圆形通风天窗,该建筑屋顶圆形通风天窗不需要通风时,通过开合电机正转带动固定在转环上的边杆移动,将整个扇叶单元平铺展开,以使屋顶通风口关闭;当需要通风时,通过开合电机反转带动固定在转环上的边杆移动,将扇叶单元合拢,以使屋顶通风口打开的同时,可通过屋外的自然风吹向合拢的扇叶单元驱动转轴上的通风叶片旋转,以使通风叶片向上或向下吹风,可有效促进屋内和屋外的空气对流,空气交换速度快,通风效果好,灵活性强,设计巧妙。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建筑屋顶圆形通风天窗,包括支撑架、三个扇叶单元和多个通风叶片;所述支撑架包括圆环框、转轴和三个互成120°设置的支撑杆;所述圆环框转动设置于建筑的屋顶通风口;所述转轴与圆环框同轴设置;所述支撑杆外端与圆环框固定连接,支撑杆内端与转轴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扇叶单元周向设置,通过三个扇叶单元展开在圆环框铺成圆形;所述扇叶单元包括两个边杆、脊杆、多个翼杆和遮挡布;两个所述边杆间的夹角为120°,脊杆位于两个边杆之间,且边杆和脊杆的外端均搭设于圆环框上端;所述翼杆外端与边杆铰接,翼杆内端与脊杆铰接;所述遮挡布包覆在边杆、脊杆和翼杆上端;所述转轴上端固定有开合电机;所述开合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转环,其中一个边杆固定在支撑杆上端,另一个边杆内端固定在转环外壁,通过开合电机带动另一个边杆扇形摆动将扇叶单元合拢或展开;所述通风叶片倾斜固定于转轴下端外壁,通过屋外风吹向合拢的扇叶单元驱动转轴上的通风叶片旋转进行通风。

4、优选地,所述边杆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脊杆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凹槽;所述翼杆两端分别固定有箍圈,外端的箍圈套设于第一凹槽外,内端的箍圈套设于第二凹槽外,通过驱动两个边杆互相靠近带动脊杆倾斜向上拱起将扇叶单元合拢。

5、优选地,所述建筑屋顶内还设置有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主动轴、主动轮、从动轮、皮带、驱动电机和升降机构;所述主动轴上端与建筑屋顶转动连接,主动轴下端设置有连接槽;所述主动轮套接固定于主动轴上,从动轮套接固定于转轴上;所述皮带套设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端固定有连接块;所述升降机构固定于建筑上,通过升降机构带动驱动电机上升将连接块嵌入连接槽内,实现通风叶片的机械驱动。

6、优选地,所述连接槽下端设置有导向口;所述导向口的下端开口大于导向口的上端开口。

7、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气缸、升降板和多个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下端固定有挡块,导向杆上端穿过升降板与建筑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气缸与建筑固定连接,升降气缸的伸缩杆与升降板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固定于升降板上,通过升降气缸带动驱动电机上升或下降将连接块嵌入连接槽内或将连接块从连接槽内移出。

8、优选地,所述通风叶片与转轴外壁呈45°倾斜设置,且通风叶片与合拢时的扇叶单元周向交错设置。

9、优选地,所述建筑上端设置有遮雨单元;所述遮雨单元包括顶棚和多个立柱;所述扇叶单元位于顶棚下方内侧;所述立柱上端与顶棚固定连接,立柱下端与建筑固定连接。

10、优选地,所述建筑侧壁设置有若干个窗户。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1、本专利技术一种建筑屋顶圆形通风天窗,不需要通风时,通过开合电机正转带动固定在转环上的边杆移动,将整个扇叶单元平铺展开,以使屋顶通风口关闭;当需要通风时,通过开合电机反转带动固定在转环上的边杆移动,将扇叶单元合拢,以使屋顶通风口打开的同时,可通过屋外的自然风吹向合拢的扇叶单元驱动转轴上的通风叶片旋转,以使通风叶片向上或向下吹风,可有效促进屋内和屋外的空气对流,空气交换速度快,通风效果好,灵活性强,设计巧妙。

13、2、本专利技术一种建筑屋顶圆形通风天窗,当屋外自然风的风力较大时,通过升降气缸带动驱动电机下降将连接块从连接槽内移出,可将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轴解除连接,通过自然风带动支撑架、扇叶单元和通风叶片转动;当屋外无风或风力较弱时,通过升降气缸带动驱动电机上升将连接块嵌入连接槽内,可将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轴进行连接,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支撑架、扇叶单元和通风叶片转动。

14、3、本专利技术一种建筑屋顶圆形通风天窗,通风叶片与转轴外壁呈45°倾斜设置,无论屋外自然风驱动通风叶片正转或反转,都可加速屋顶通风口的空气流动,例如当屋外自然风驱动通风叶片正转时,使屋外的空气从屋顶通风口进入屋内,屋内的空气则可以从侧边的窗户流出,实现对流通风;当屋外自然风驱动通风叶片反转时,使屋内的空气从屋顶通风口流向屋外,屋外的空气则可以从侧边的窗户流入,实现对流通风。

15、4、本专利技术一种建筑屋顶圆形通风天窗,扇叶单元位于顶棚下方内侧,立柱上端与顶棚固定连接,立柱下端与建筑固定连接,可通过顶棚进一步阻碍雨水从屋顶通风口进入屋内,使用效果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屋顶圆形通风天窗,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三个扇叶单元(2)和多个通风叶片(3);所述支撑架(1)包括圆环框(10)、转轴(11)和三个互成120°设置的支撑杆(12);所述圆环框(10)转动设置于建筑(4)的屋顶通风口;所述转轴(11)与圆环框(10)同轴设置;所述支撑杆(12)外端与圆环框(10)固定连接,支撑杆(12)内端与转轴(11)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扇叶单元(2)周向设置,通过三个扇叶单元(2)展开在圆环框(10)铺成圆形;所述扇叶单元(2)包括两个边杆(20)、脊杆(21)、多个翼杆(22)和遮挡布(23);两个所述边杆(20)间的夹角为120°,脊杆(21)位于两个边杆(20)之间,且边杆(20)和脊杆(21)的外端均搭设于圆环框(10)上端;所述翼杆(22)外端与边杆(20)铰接,翼杆(22)内端与脊杆(21)铰接;所述遮挡布(23)包覆在边杆(20)、脊杆(21)和翼杆(22)上端;所述转轴(11)上端固定有开合电机(13);所述开合电机(13)的输出轴上固定有转环(14),其中一个边杆(20)固定在支撑杆(12)上端,另一个边杆(20)内端固定在转环(14)外壁,通过开合电机(13)带动另一个边杆(20)扇形摆动将扇叶单元(2)合拢或展开;所述通风叶片(3)倾斜固定于转轴(11)下端外壁,通过屋外风吹向合拢的扇叶单元(2)驱动转轴(11)上的通风叶片(3)旋转进行通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屋顶圆形通风天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杆(20)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200),脊杆(21)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凹槽(210);所述翼杆(22)两端分别固定有箍圈(220),外端的箍圈(220)套设于第一凹槽(200)外,内端的箍圈(220)套设于第二凹槽(210)外,通过驱动两个边杆(20)互相靠近带动脊杆(21)倾斜向上拱起将扇叶单元(2)合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屋顶圆形通风天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4)屋顶内还设置有驱动单元(5);所述驱动单元(5)包括主动轴(50)、主动轮(51)、从动轮(52)、皮带(53)、驱动电机(54)和升降机构(55);所述主动轴(50)上端与建筑(4)屋顶转动连接,主动轴(50)下端设置有连接槽(500);所述主动轮(51)套接固定于主动轴(50)上,从动轮(52)套接固定于转轴(11)上;所述皮带(53)套设于主动轮(51)和从动轮(52)上;所述驱动电机(54)的输出轴上端固定有连接块(540);所述升降机构(55)固定于建筑(4)上,通过升降机构(55)带动驱动电机(54)上升将连接块(540)嵌入连接槽(500)内,实现通风叶片(3)的机械驱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屋顶圆形通风天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500)下端设置有导向口(501);所述导向口(501)的下端开口大于导向口(501)的上端开口。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屋顶圆形通风天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55)包括升降气缸(550)、升降板(551)和多个导向杆(552);所述导向杆(552)下端固定有挡块(553),导向杆(552)上端穿过升降板(551)与建筑(4)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气缸(550)与建筑(4)固定连接,升降气缸(550)的伸缩杆与升降板(551)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54)固定于升降板(551)上,通过升降气缸(550)带动驱动电机(54)上升或下降将连接块(540)嵌入连接槽(500)内或将连接块(540)从连接槽(500)内移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屋顶圆形通风天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叶片(3)与转轴(11)外壁呈45°倾斜设置,且通风叶片(3)与合拢时的扇叶单元(2)周向交错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屋顶圆形通风天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4)上端设置有遮雨单元(6);所述遮雨单元(6)包括顶棚(60)和多个立柱(61);所述扇叶单元(2)位于顶棚(60)下方内侧;所述立柱(61)上端与顶棚(60)固定连接,立柱(61)下端与建筑(4)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屋顶圆形通风天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4)侧壁设置有若干个窗户(4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屋顶圆形通风天窗,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三个扇叶单元(2)和多个通风叶片(3);所述支撑架(1)包括圆环框(10)、转轴(11)和三个互成120°设置的支撑杆(12);所述圆环框(10)转动设置于建筑(4)的屋顶通风口;所述转轴(11)与圆环框(10)同轴设置;所述支撑杆(12)外端与圆环框(10)固定连接,支撑杆(12)内端与转轴(11)上端固定连接;所述扇叶单元(2)周向设置,通过三个扇叶单元(2)展开在圆环框(10)铺成圆形;所述扇叶单元(2)包括两个边杆(20)、脊杆(21)、多个翼杆(22)和遮挡布(23);两个所述边杆(20)间的夹角为120°,脊杆(21)位于两个边杆(20)之间,且边杆(20)和脊杆(21)的外端均搭设于圆环框(10)上端;所述翼杆(22)外端与边杆(20)铰接,翼杆(22)内端与脊杆(21)铰接;所述遮挡布(23)包覆在边杆(20)、脊杆(21)和翼杆(22)上端;所述转轴(11)上端固定有开合电机(13);所述开合电机(13)的输出轴上固定有转环(14),其中一个边杆(20)固定在支撑杆(12)上端,另一个边杆(20)内端固定在转环(14)外壁,通过开合电机(13)带动另一个边杆(20)扇形摆动将扇叶单元(2)合拢或展开;所述通风叶片(3)倾斜固定于转轴(11)下端外壁,通过屋外风吹向合拢的扇叶单元(2)驱动转轴(11)上的通风叶片(3)旋转进行通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屋顶圆形通风天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杆(20)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凹槽(200),脊杆(21)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凹槽(210);所述翼杆(22)两端分别固定有箍圈(220),外端的箍圈(220)套设于第一凹槽(200)外,内端的箍圈(220)套设于第二凹槽(210)外,通过驱动两个边杆(20)互相靠近带动脊杆(21)倾斜向上拱起将扇叶单元(2)合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屋顶圆形通风天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4)屋顶内还设置有驱动单元(5);所述驱动单元(5)包括主动轴(50)、主动轮(51)、从动轮(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靖翔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