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复合型井管管材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复合型井管管材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7582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型井管管材修复装置,其中一组所述移动组件一侧设置有可对锈蚀的管材内壁进行抛光的抛光组件,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在所述抛光组件对管材内壁抛光时进行限位固定的限位组件,所述箱体下方设有可将所述抛光组件抛光后的废料进行清理的清理组件,所述限位组件上设有可带动所述清理组件同步驱动的传动组件,所述箱体内设有可对限位组件、抛光组件以及移动组件同步驱动或者间歇性驱动的驱动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的对井管内壁进行抛光修复时,由于有一些管道的管径较小,而且部分采用气缸进去井管内进行抛光,但是这样一来移动位置也比较有限,抛光的长度比较有限,更深处的井管内壁依旧很难进行抛光,极大的降低了工作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材修复,具体地,涉及一种复合型井管管材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1、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在水利工程井内的复合型井管内壁上虽然喷有防腐油漆,但是在长时间处于井内的复合型井管内壁上油漆容易被井内空气腐蚀,管道内壁会发生锈蚀,故需要对井内的复合型井管内壁进行抛光进行修复。

2、现有的对井管内壁进行抛光修复时,由于有一些管道的管径较小,工作人员很难进行入管道内进行抛光,而且部分采用气缸进去井管内进行抛光,但是这样一来移动位置也比较有限,抛光的长度比较有限,更深处的井管内壁依旧很难进行抛光,极大的降低了工作范围,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的对井管内壁进行抛光修复时,由于有一些管道的管径较小,工作人员很难进行入管道内进行抛光,而且部分采用气缸进去井管内进行抛光,但是这样一来移动位置也比较有限,抛光的长度比较有限,更深处的井管内壁依旧很难进行抛光,极大的降低了工作范围,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复合型井管管材修复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型井管管材修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箱体、至少两组移动组件以及对管材内壁进行抛光修复的抛光机构,两组所述移动组件分别可沿着管材移动的设置在所述箱体两侧,其中,

3、所述抛光机构包括清理组件、限位组件、抛光组件、传动组件以及驱动组件,其中一组所述移动组件一侧设置有可对锈蚀的管材内壁进行抛光的抛光组件,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在所述抛光组件对管材内壁抛光时进行限位固定的限位组件,所述箱体下方设有可将所述抛光组件抛光后的废料进行清理的清理组件,所述限位组件上设有可带动所述清理组件同步驱动的传动组件,所述箱体内设有可对限位组件、抛光组件以及移动组件同步驱动或者间歇性驱动的驱动组件。

4、优选地,每组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水平安装在所述箱体端面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外端面安装有沿其中心线方向周向分布的支撑腿,且所述支撑腿与所述支撑座垂直分布,每个所述支撑座的端部敞口出可转动地装配有滚轮轴,所述滚轮轴外表面固定套设有可沿着所述管道内壁滚动的滚轮。

5、优选地,所述抛光组件包括水平且可转动地装配在其中一个所述支撑座一端面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外表面固定套设有安装套,所述安装套外表面安装有若干个呈其轴心周向分布的固定轴,每个所述固定轴端部均安装有可对管道内壁进行抛光的抛光片。

6、优选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四转轴以及至少两组套筒,两组所述套筒分别相对水平设置在所述箱体外侧端面,每个所述套筒内壁均滑动地装配有可对管材内壁挤压进行限位的顶杆,所述顶杆位于所述箱体内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一端面安装有与所述箱体内壁进行弹性连接的第一弹性件,所述第四转轴水平且可转动地装配在所述箱体内侧,且所述第四转轴与所述套筒垂直分布并设置在两组所述套筒中间处,所述第四转轴外表面固定套设有若干个可对所述顶杆进行挤压调节的偏心轮。

7、优选地,所述清理组件包括固定装配在所述箱体下端面的废料收集斗,且所述废料收集斗的敞口处朝向所述抛光组件一侧,所述废料收集斗敞口处可转动地装配有水平设置的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外表面固定套设有调节座,所述调节座外表面安装有若干个沿其轴向周向分布的第二弹性件,每个所述第二弹性件的端部装配有可将抛光落下的废料扫进所述废料收集斗内的清理刷。

8、优选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从动带轮、转杆以及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杆固定套设在所述第四转轴外表面,所述第一从动带轮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三转轴外表面,所述转杆可转动地装配在所述箱体内侧,所述转杆外表面依次套设有第一主动带轮以及与所述第一蜗杆啮合的第一蜗轮,所述第一主动带轮和第一从动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9、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以及第三从动齿轮,所述箱体内侧安装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安装板,且所述安装板与所述第四转轴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三从动齿轮固定套设在所述第四转轴外表面,所述驱动电机水平安装在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板一端面,且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一端部可转动地贯穿所述安装板并固定套设有与所述第三从动齿轮相啮合的主动齿轮。

10、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不完全齿轮、第一转轴、第二从动带轮,第二蜗杆、至少四个第二转轴以及与所述第二转轴一一对应的第三蜗轮,所述不完全齿轮固定套设在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

11、所述第一转轴可转动的装配在所述箱体内侧,所述第一转轴外表面固定套设有第二主动带轮以及可与所述不完全齿轮啮合带动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从动带轮固定套设在所述旋转轴外表面,且第二主动带轮与第二从动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12、所述第二蜗杆可转动地装配在其中一个所述支撑座内侧,所述第二蜗杆一端可贯穿的贯穿所述支撑座内侧并固定套设有可与所述不完全齿轮相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轮,每个所述第二转轴可转动地装配在所述支撑腿内侧,每个所述第二转轴外表面均依次固定套设有可与所述第二蜗杆啮合的第二蜗轮以及与所述第三蜗轮相啮合的第三蜗杆,且第三蜗轮固定套设在所述滚轮轴外表面,

13、其中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第二从动齿轮之间始终有且只有一个与所述不完全齿轮相啮合。

1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型井管管材修复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1、通过设置移动组件、限位组件以及抛光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好的在管材内进行移动并抛光,避免了部分采用气缸进去井管内进行抛光时一定的位置有限的状况,从而可以更好的对更深处的井管内壁进行抛光,极大的提高了使用范围。

16、2、通过设置清理组件,可以更好的对抛光后的废料及时清理出来,这样一来避免了后期工作人员进行清理,从而极大的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清理效率。

17、3、通过设置驱动组件对移动组件、限位组件以及抛光组件进行间歇性驱动,这样一来可以更好的采用一个电机同时对多个工艺进行驱动,极大的减少了电机的数量,从而极大的缩短了生产成本,同时也极大的增强了实用性。

18、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而且本专利技术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型井管管材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箱体(1)、至少两组移动组件(2)以及对管材内壁进行抛光修复的抛光机构,两组所述移动组件(2)分别可沿着管材移动的设置在所述箱体(1)两侧,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井管管材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移动组件(2)包括水平安装在所述箱体(1)端面的支撑座(203),所述支撑座(203)的外端面安装有沿其中心线方向周向分布的支撑腿(201),且所述支撑腿(201)与所述支撑座(203)垂直分布,每个所述支撑座(203)的端部敞口出可转动地装配有滚轮轴(204),所述滚轮轴(204)外表面固定套设有可沿着所述管道内壁滚动的滚轮(2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型井管管材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组件(5)包括水平且可转动地装配在其中一个所述支撑座(203)一端面的旋转轴(501),所述旋转轴(501)外表面固定套设有安装套(502),所述安装套(502)外表面安装有若干个呈其轴心周向分布的固定轴(503),每个所述固定轴(503)端部均安装有可对管道内壁进行抛光的抛光片(5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型井管管材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3)包括第四转轴(305)以及至少两组套筒(302),两组所述套筒(302)分别相对水平设置在所述箱体(1)外侧端面,每个所述套筒(302)内壁均滑动地装配有可对管材内壁挤压进行限位的顶杆(301),所述顶杆(301)位于所述箱体(1)内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连接座(304),所述连接座(304)一端面安装有与所述箱体(1)内壁进行弹性连接的第一弹性件(303),所述第四转轴(305)水平且可转动地装配在所述箱体(1)内侧,且所述第四转轴(305)与所述套筒(302)垂直分布并设置在两组所述套筒(302)中间处,所述第四转轴(305)外表面固定套设有若干个可对所述顶杆(301)进行挤压调节的偏心轮(30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型井管管材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组件(4)包括固定装配在所述箱体(1)下端面的废料收集斗(401),且所述废料收集斗(401)的敞口处朝向所述抛光组件(5)一侧,所述废料收集斗(401)敞口处可转动地装配有水平设置的第三转轴(402),所述第三转轴(402)外表面固定套设有调节座(403),所述调节座(403)外表面安装有若干个沿其轴向周向分布的第二弹性件(404),每个所述第二弹性件(404)的端部装配有可将抛光落下的废料扫进所述废料收集斗(401)内的清理刷(40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复合型井管管材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6)包括第一从动带轮(601)、转杆(603)以及第一蜗杆(605),所述第一蜗杆(605)固定套设在所述第四转轴(305)外表面,所述第一从动带轮(601)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三转轴(402)外表面,所述转杆(603)可转动地装配在所述箱体(1)内侧,所述转杆(603)外表面依次套设有第一主动带轮(602)以及与所述第一蜗杆(605)啮合的第一蜗轮(604),所述第一主动带轮(602)和第一从动带轮(601)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复合型井管管材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7)包括驱动电机(701)以及第三从动齿轮(708),所述箱体(1)内侧安装有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安装板(101),且所述安装板(101)与所述第四转轴(305)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三从动齿轮(708)固定套设在所述第四转轴(305)外表面,所述驱动电机(701)水平安装在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板(101)一端面,且所述驱动电机(701)的驱动轴一端部可转动地贯穿所述安装板(101)并固定套设有与所述第三从动齿轮(708)相啮合的主动齿轮(70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复合型井管管材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7)还包括不完全齿轮(704)、第一转轴(702)、第二从动带轮(713),第二蜗杆(707)、至少四个第二转轴(712)以及与所述第二转轴(712)一一对应的第三蜗轮(710),所述不完全齿轮(704)固定套设在所述驱动电机(701)的驱动轴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型井管管材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箱体(1)、至少两组移动组件(2)以及对管材内壁进行抛光修复的抛光机构,两组所述移动组件(2)分别可沿着管材移动的设置在所述箱体(1)两侧,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型井管管材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移动组件(2)包括水平安装在所述箱体(1)端面的支撑座(203),所述支撑座(203)的外端面安装有沿其中心线方向周向分布的支撑腿(201),且所述支撑腿(201)与所述支撑座(203)垂直分布,每个所述支撑座(203)的端部敞口出可转动地装配有滚轮轴(204),所述滚轮轴(204)外表面固定套设有可沿着所述管道内壁滚动的滚轮(2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型井管管材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组件(5)包括水平且可转动地装配在其中一个所述支撑座(203)一端面的旋转轴(501),所述旋转轴(501)外表面固定套设有安装套(502),所述安装套(502)外表面安装有若干个呈其轴心周向分布的固定轴(503),每个所述固定轴(503)端部均安装有可对管道内壁进行抛光的抛光片(5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型井管管材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3)包括第四转轴(305)以及至少两组套筒(302),两组所述套筒(302)分别相对水平设置在所述箱体(1)外侧端面,每个所述套筒(302)内壁均滑动地装配有可对管材内壁挤压进行限位的顶杆(301),所述顶杆(301)位于所述箱体(1)内的外表面固定套设有连接座(304),所述连接座(304)一端面安装有与所述箱体(1)内壁进行弹性连接的第一弹性件(303),所述第四转轴(305)水平且可转动地装配在所述箱体(1)内侧,且所述第四转轴(305)与所述套筒(302)垂直分布并设置在两组所述套筒(302)中间处,所述第四转轴(305)外表面固定套设有若干个可对所述顶杆(301)进行挤压调节的偏心轮(30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型井管管材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组件(4)包括固定装配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海波汪贵荣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大功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