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洞内快捷污液处理设备及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洞内快捷污液处理设备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7490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洞内快捷污液处理设备及方法,包括车载平台,车载平台上侧设有污液处理系统、储水排渣系统和吊装取水系统,污液处理系统包括压滤罐,压滤罐内设有螺旋轴,螺旋轴上设有压滤塞,压滤塞中部设有与螺旋轴配合的螺纹套筒,压滤塞通过滑动配合机构沿压滤罐内壁直线移动,储水排渣系统包括储渣罐和储液罐,压滤罐底部分别设有出渣口和出液口,储渣罐底部设有排渣口,储液罐底部设有排水泵,吊装取水系统包括转台,转台上设有机械臂,吸液管的吸液头设置在机械臂上,吸液管与吸水泵连接,吸水泵的出水口与压滤罐的进水口连接。该设备及方法,将污液处理进行集成化,在洞内即可进行污液处理,满足了洞室内和小空间内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洞内快捷污液处理设备及方法


技术介绍

1、隧洞施工污液处理和排放一直是一个难题,因传统的污液处理系统占地大、所需设备较多,洞内空间狭小,较难于在洞内布置。所以,现有隧洞施工污液一般采用排出洞外进行处理的方式,但一般隧洞长度都比较长、污液量大,污液洞外排放和处理的经济性往往很差,排水管路还占用洞内有限的空间,排水用电也占用了洞内有限的供电负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洞内快捷污液处理设备及方法,将污液处理进行集成化,在洞内即可进行污液处理,满足了洞室内和小空间内的使用需求。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洞内快捷污液处理设备,包括车载平台系统,车载平台系统包括车载平台,所述车载平台上侧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污液处理系统和储水排渣系统,污液处理系统包括压滤罐,压滤罐内设有螺旋轴,螺旋轴通过电机驱动,螺旋轴上设有至少一组压滤塞,压滤塞中部设有与螺旋轴配合的螺纹套筒,压滤塞通过滑动配合机构沿压滤罐内壁直线移动,储水排渣系统包括储渣罐和储液罐,压滤罐底部分别设有与储渣罐和储液罐连通的出渣口和出液口,出渣口上设有出渣门,出液口设有电控阀,储渣罐底部设有排渣口,储液罐底部设有排水泵,车载平台尾部设有吊装取水系统,吊装取水系统包括设置车载平台上的转台,转台上设有机械臂,吸液管的吸液头设置在机械臂上,吸液管另一端与吸水泵连接,吸水泵的出水口与压滤罐的进水口连接。

3、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滑动配合机构包括设置在压滤罐内壁的滑轨,压滤塞外侧设有与滑轨配合的滑槽。

4、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滑动配合机构包括设置在压滤罐内壁的滑动槽,压滤塞外侧设有与滑动槽配合的滑动凸起。

5、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机械臂包括与转台铰接的主臂,主臂上端与副臂铰接,吸液管的吸液头设置在副臂上端,转台和主臂之间设有主缸,主臂和副臂之间设有副缸,主缸与转台铰接,主缸的伸缩端与主臂铰接,副缸一端与主臂铰接,副缸的伸缩端与副臂铰接。

6、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副臂上端设有铲斗,铲斗的斗架与副臂端部铰接,副臂和铲斗的斗架之间设有斗缸,斗缸一端与副臂铰接,斗缸的伸缩端与铲斗的斗架铰接。

7、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吸液管的吸液头设有初级滤芯。

8、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压滤罐内靠近压滤罐的进水口的一端设有安装套筒,安装套筒围绕螺旋轴设置,安装套筒外侧设有第一无框力矩电机,固定刮板固定在第一无框力矩电机的外侧,压滤罐靠近压滤罐的进水口的一端内壁设有压力传感器。

9、优选的方案中,所述螺旋轴两端设有光轴,安装套筒端部设有第一电磁铁和第一弹簧;所述压滤塞设置两组,分别为第一压滤塞和第二压滤塞,第二压滤塞的过滤孔径小于第一压滤塞的过滤孔径,第一压滤塞和压滤罐端部之间形成压滤一腔,第一压滤塞和第二压滤塞之间形成压滤二腔,第二压滤塞和压滤罐另一端之间形成压滤三腔,第一压滤塞对应的螺纹套筒靠近第二压滤塞的一端外侧设有第二无框力矩电机,第二无框力矩电机外侧设有活动刮板;储液罐对应压滤二腔和压滤三腔分别设有粗滤储水腔和精滤储水腔,压滤罐对应粗滤储水腔和精滤储水腔设置两组出液口和电控阀,压滤一腔和压滤二腔均设有出渣口,压滤一腔设有应急排液口,应急排液口上设有阀门。

10、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压滤罐靠近第二压滤塞的一端设有第二电磁铁和第二弹簧。

11、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压滤罐顶部对应压滤一腔设有处理剂箱,处理剂箱设有与压滤一腔连通的喷口。

12、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压滤塞包括螺纹套筒和设置在螺纹套筒外侧的骨架,骨架外侧包覆过滤网,螺纹套筒的孔内壁设有弹性轴密封。

13、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储渣罐内对应出渣口设有溜槽,出渣门一端与出渣口铰接,另一端底部与关门缸的伸缩端铰接,关门缸铰接安装在溜槽内壁,出渣门上侧设有环形设置的充气体的弹性密封垫,出渣口设有与弹性密封垫配合的密封垫槽。

14、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储渣罐底部设有螺旋输送机,排渣口与螺旋输送机连通,螺旋输送机底部设有排渣阀,螺旋输送机的主轴上分别设有正向螺旋叶片和反向螺旋叶片,正向螺旋叶片和反向螺旋叶片分别设置在排渣阀的两侧,螺旋输送机的主轴通过螺旋机电机驱动,正向螺旋叶片和反向螺旋叶片带动滤渣向排渣阀方向移动。

15、优选的方案中,所述车载平台系统还包括设置车载平台头部的司机室,司机室内设有控制柜和动力柜,车载平台底部设有伸缩支腿。

16、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排水泵的排水口通过水管连接洒水喷头。

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洞内快捷污液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8、步骤一、将污液处理设备行驶至洞内污液汇集点,操作转台、主臂和副臂,将吸液管的吸液头伸入地面上的积水中,启动吸水泵将需要处理的污液吸入压滤罐中,污液经过吸液管时,通过初级滤芯进行处滤;

19、步骤二、污液进入压滤罐后,电机带动螺旋轴转动,由于压滤塞的滑槽与滑轨配合,螺旋轴相对压滤塞转动,由于螺纹套筒与螺旋轴螺纹配合,对压滤塞进行推动,被挤压的腔室内的液体即在左、右腔压力差的驱动和挤压下,经过压滤塞过滤后,进入到另外一个腔室内,实现压滤;

20、当压滤塞设置两组分别为第一压滤塞和第二压滤塞时,螺旋轴带动第一压滤塞和第二压滤塞向压滤一腔方向移动,压滤一腔的污液经过第一压滤塞运动空间压缩的挤压带来高压力的作用下,穿过第一压滤塞进行初步过滤,进入压滤二腔,初步过滤后的水形成粗滤水,压滤二腔的容积未改变,当第一压滤塞移动至固定刮板位置时,开启第一无框力矩电机带动固定刮板转动,对第一压滤塞上的滤渣进行刮除,开启出渣门,滤渣从出渣口落入储渣罐中,第一压滤塞继续沿螺旋轴移动,直至第一压滤塞上的滤渣完全刮除,此时第一压滤塞移动至螺旋轴的光轴位置,关闭第一无框力矩电机,启动第一电磁铁,对第一压滤塞进行吸附固定;第二压滤塞沿螺旋轴移动,向压滤二腔方向移动对压滤二腔中的粗滤水进行再次压滤,被不断压缩的水就会从压滤二腔向压滤三腔移动,当第二压滤塞移动至活动刮板位置,启动第二无框力矩电机,带动活动刮板转动,对第二压滤塞上的滤渣进行刮除,开启与压滤二腔对应的出渣口的出渣门,滤渣从出渣口落入储渣罐中,开启精滤储水腔对应的出液口上的电控阀,处理后的污水从出液口进入精滤储水腔进行储存;

21、步骤三、螺旋轴反向转动,带动第二压滤塞反向移动,然后控制第一电磁铁断电,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对第一压滤塞施加推力,使第一压滤塞进入螺旋轴的螺纹段,第一压滤塞沿螺旋轴进行移动,直至第一压滤塞和第二压滤塞复位;

22、步骤四、启动螺旋输送机,储渣罐中的滤渣从排渣口落入螺旋输送机内,通过螺旋机电机带动螺旋输送机的转轴转动,带动正向螺旋叶片和反向螺旋叶片同时转动,将滤渣从两个方向输送至排渣阀位置汇集,打开排渣阀将滤渣排出。

23、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步骤一中,副臂上端设有铲斗,通过设置铲斗辅助进行清理或其他部位开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洞内快捷污液处理设备,包括车载平台系统,车载平台系统包括车载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平台(1)上侧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污液处理系统和储水排渣系统,污液处理系统包括压滤罐(2),压滤罐(2)内设有螺旋轴(3),螺旋轴(3)通过电机(42)驱动,螺旋轴(3)上设有至少一组压滤塞(4),压滤塞(4)中部设有与螺旋轴(3)配合的螺纹套筒(401),压滤塞(4)通过滑动配合机构沿压滤罐(2)内壁直线移动,储水排渣系统包括储渣罐(5)和储液罐(6),压滤罐(2)底部分别设有与储渣罐(5)和储液罐(6)连通的出渣口(7)和出液口(8),出渣口(7)上设有出渣门(9),出液口(8)设有电控阀(10),储渣罐(5)底部设有排渣口(501),储液罐(6)底部设有排水泵(11),车载平台(1)尾部设有吊装取水系统,吊装取水系统包括设置车载平台(1)上的转台(12),转台(12)上设有机械臂,吸液管(13)的吸液头设置在机械臂上,吸液管(13)另一端与吸水泵(14)连接,吸水泵(14)的出水口与压滤罐(2)的进水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洞内快捷污液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配合机构包括设置在压滤罐(2)内壁的滑轨(204),压滤塞(4)外侧设有与滑轨(204)配合的滑槽(4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洞内快捷污液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配合机构包括设置在压滤罐(2)内壁的滑动槽(206),压滤塞(4)外侧设有与滑动槽(206)配合的滑动凸起(40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洞内快捷污液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臂包括与转台(12)铰接的主臂(15),主臂(15)上端与副臂(16)铰接,吸液管(13)的吸液头设置在副臂(16)上端,转台(12)和主臂(15)之间设有主缸(17),主臂(15)和副臂(16)之间设有副缸(18),主缸(17)与转台(12)铰接,主缸(17)的伸缩端与主臂(15)铰接,副缸(18)一端与主臂(15)铰接,副缸(18)的伸缩端与副臂(16)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洞内快捷污液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臂(16)上端设有铲斗(19),铲斗(19)的斗架与副臂(16)端部铰接,副臂(16)和铲斗(19)的斗架之间设有斗缸(20),斗缸(20)一端与副臂(16)铰接,斗缸(20)的伸缩端与铲斗(19)的斗架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洞内快捷污液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管(13)的吸液头设有初级滤芯(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洞内快捷污液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滤罐(2)内靠近压滤罐(2)的进水口的一端设有安装套筒(22),安装套筒(22)围绕螺旋轴(3)设置,安装套筒(22)外侧设有第一无框力矩电机(23),固定刮板(24)固定在第一无框力矩电机(23)的外侧,压滤罐(2)靠近压滤罐(2)的进水口的一端内壁设有压力传感器(2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洞内快捷污液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轴(3)两端设有光轴(301),安装套筒(22)端部设有第一电磁铁(26)和第一弹簧(27);所述压滤塞(4)设置两组,分别为第一压滤塞(403)和第二压滤塞(404),第二压滤塞(404)的过滤孔径小于第一压滤塞(403)的过滤孔径,第一压滤塞(403)和压滤罐(2)端部之间形成压滤一腔(201),第一压滤塞(403)和第二压滤塞(404)之间形成压滤二腔(202),第二压滤塞(404)和压滤罐(2)另一端之间形成压滤三腔(203),第一压滤塞(403)对应的螺纹套筒(401)靠近第二压滤塞(404)的一端外侧设有第二无框力矩电机(28),第二无框力矩电机(28)外侧设有活动刮板(29);储液罐(6)对应压滤二腔(202)和压滤三腔(203)分别设有粗滤储水腔(601)和精滤储水腔(602),压滤罐(2)对应粗滤储水腔(601)和精滤储水腔(602)设置两组出液口(8)和电控阀(10),压滤一腔(201)和压滤二腔(202)均设有出渣口(7),压滤一腔(201)设有应急排液口(205),应急排液口(205)上设有阀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洞内快捷污液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滤罐(2)靠近第二压滤塞(404)的一端设有第二电磁铁(40)和第二弹簧(41)。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洞内快捷污液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滤罐(2)顶部对应压滤一腔(201)设有处理剂箱(43),处理剂箱(43)设有与压滤一腔(201)连通的喷口(44)。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洞内快捷污液处理设备,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洞内快捷污液处理设备,包括车载平台系统,车载平台系统包括车载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平台(1)上侧从上至下依次设有污液处理系统和储水排渣系统,污液处理系统包括压滤罐(2),压滤罐(2)内设有螺旋轴(3),螺旋轴(3)通过电机(42)驱动,螺旋轴(3)上设有至少一组压滤塞(4),压滤塞(4)中部设有与螺旋轴(3)配合的螺纹套筒(401),压滤塞(4)通过滑动配合机构沿压滤罐(2)内壁直线移动,储水排渣系统包括储渣罐(5)和储液罐(6),压滤罐(2)底部分别设有与储渣罐(5)和储液罐(6)连通的出渣口(7)和出液口(8),出渣口(7)上设有出渣门(9),出液口(8)设有电控阀(10),储渣罐(5)底部设有排渣口(501),储液罐(6)底部设有排水泵(11),车载平台(1)尾部设有吊装取水系统,吊装取水系统包括设置车载平台(1)上的转台(12),转台(12)上设有机械臂,吸液管(13)的吸液头设置在机械臂上,吸液管(13)另一端与吸水泵(14)连接,吸水泵(14)的出水口与压滤罐(2)的进水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洞内快捷污液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配合机构包括设置在压滤罐(2)内壁的滑轨(204),压滤塞(4)外侧设有与滑轨(204)配合的滑槽(4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洞内快捷污液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配合机构包括设置在压滤罐(2)内壁的滑动槽(206),压滤塞(4)外侧设有与滑动槽(206)配合的滑动凸起(40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洞内快捷污液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臂包括与转台(12)铰接的主臂(15),主臂(15)上端与副臂(16)铰接,吸液管(13)的吸液头设置在副臂(16)上端,转台(12)和主臂(15)之间设有主缸(17),主臂(15)和副臂(16)之间设有副缸(18),主缸(17)与转台(12)铰接,主缸(17)的伸缩端与主臂(15)铰接,副缸(18)一端与主臂(15)铰接,副缸(18)的伸缩端与副臂(16)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洞内快捷污液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臂(16)上端设有铲斗(19),铲斗(19)的斗架与副臂(16)端部铰接,副臂(16)和铲斗(19)的斗架之间设有斗缸(20),斗缸(20)一端与副臂(16)铰接,斗缸(20)的伸缩端与铲斗(19)的斗架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洞内快捷污液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管(13)的吸液头设有初级滤芯(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洞内快捷污液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滤罐(2)内靠近压滤罐(2)的进水口的一端设有安装套筒(22),安装套筒(22)围绕螺旋轴(3)设置,安装套筒(22)外侧设有第一无框力矩电机(23),固定刮板(24)固定在第一无框力矩电机(23)的外侧,压滤罐(2)靠近压滤罐(2)的进水口的一端内壁设有压力传感器(2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洞内快捷污液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轴(3)两端设有光轴(301),安装套筒(22)端部设有第一电磁铁(26)和第一弹簧(27);所述压滤塞(4)设置两组,分别为第一压滤塞(403)和第二压滤塞(404),第二压滤塞(404)的过滤孔径小于第一压滤塞(403)的过滤孔径,第一压滤塞(403)和压滤罐(2)端部之间形成压滤一腔(201),第一压滤塞(403)和第二压滤塞(404)之间形成压滤二腔(202),第二压滤塞(404)和压滤罐(2)另一端之间形成压滤三腔(203),第一压滤塞(403)对应的螺纹套筒(401)靠近第二压滤塞(404)的一端外侧设有第二无框力矩电机(28),第二无框力矩电机(28)外侧设有活动刮板(29);储液罐(6)对应压滤二腔(202)和压滤三腔(203)分别设有粗滤储水腔(601)和精滤储水腔(602),压滤罐(2)对应粗滤储水腔(601)和精滤储水腔(602)设置两组出液口(8)和电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志国高鹏陈荣敏朱义刚蔡伟杰李天成王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