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电力工业互联网的用电设备仿真联调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基于电力工业互联网的用电设备仿真联调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17488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电力工业互联网的用电设备仿真联调系统,包括前端、后端服务器、数据库、仿真模型单元和通讯单元;所述前端通过HTTP协议与后端服务器进行通信,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前端界面,发送请求给后端服务器获取数据或执行操作;所述后端通过数据库连接池与数据库连接,通过ORM框架进行数据库操作;所述仿真模型单元运行在后端服务器上,与后端服务器通过函数调用或接口进行连接;所述通信单元连接实际设备的通信接口,通过协议与设备进行通信,获取设备的实时数据,并将仿真结果发送给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提高企业内外部的数据流通效率,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促进信息资源集成共享,加快电力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互联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电力工业互联网的用电设备仿真联调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设计方面,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尚处于发展初期,各级解析节点以及业务应用的建设尚处于探索当中,需开展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设计,形成建设应用策略。标识解析体系是工业互联网的基础之基础,电力行业作为工业互联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需响应工信部号召发挥大国重器之作用。国网以能源互联网企业为发展目标,加入工信部主导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是必由之路,工业互联网标识体系设计工作的开展不但有助于国网在关键站位的卡位,也有助于推动企业内外部的数据流通。国网公司作为资产超4万亿的重资产企业,有海量的设备存在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需求。以标识解析体系的建设打破点状封闭模式,从以应用、系统与终端的垂直一体化向以需求驱动、大数据处理为核心的网络开放模式转变,将电力行业分散的信息资源、用户资源等碎片化资源互通,促进产业要素跨界流动。对内降本增效,对外提供增值服务、开辟新的商业模式和产业新业态。电力工业互联网用电设备仿真联调关键技术研究处于关键阶段,各种新技术、新设备、新应用层出不穷,但缺乏相应的技术验证手段,需要开展电力工业互联网用电设备仿真联调关键技术研究和环境搭建。。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电力工业互联网的用电设备仿真联调系统及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企业内外部的数据流通效率,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促进信息资源集成共享,加快电力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基于电力工业互联网的用电设备仿真联调系统,包括前端、后端服务器、数据库、仿真模型单元和通讯单元;所述前端通过http协议与后端服务器进行通信,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前端界面,发送请求给后端服务器获取数据或执行操作;所述后端通过数据库连接池与数据库连接,通过orm框架进行数据库操作;所述仿真模型单元运行在后端服务器上,与后端服务器通过函数调用或接口进行连接;所述通信单元连接实际设备的通信接口,通过协议与设备进行通信,获取设备的实时数据,并将仿真结果发送给设备。

4、进一步,所述仿真模型单元包括配电侧仿真模块、用户侧仿真模块以及终端边缘仿真模块。

5、进一步,所述配电侧仿真模块,具体包括:

6、配变侧运行状态感知:对于配变侧设备的电压、电流、内部压力、油位、所处环境、表码、告警事件、地理位置、倾角、停电事件进行感知,配变侧安装各类感知设备,实现对配变侧的全面感知、异常设备预警,并支撑设备缺陷主动预警、故障决策仿真能力;

7、中压侧运行状态感知:对于中压侧设备所处的环境状态、电压、电流、开关状态进行感知,实现对中压侧的全面感知、异常设备预警,并支撑设备缺陷主动预警、故障决策仿真能力。

8、线路侧运行状态感知:对于线路侧设备的电压、电流、开关状态、接头温度、局放、电缆井综合检测、温湿度、地理位置、倾角进行感知,对线路侧的全面感知、异常预警,并支撑设备缺陷预警、故障决策等仿真能力。

9、用户侧运行状态感知:对于用户侧设备的电压、电流、开关状态、表码、告警事件、所处位置、负载电流、接头温度、局放、电缆井综合检测等进行感知,对用户侧的全面感知、异常设备预警,并支撑设备缺陷预警、故障决策仿真能力;

10、低压侧运行状态感知:对于低压侧设备的电压、电流、开关状态、所处位置信息进行感知,对低压侧的全面感知、异常设备预警,并支撑设备缺陷预警、故障决策仿真能力。

11、进一步,所述用户侧仿真模块包括用能监测、家电感知、能效分析、综合能源等客户侧电力物联网各类cps场景,包含但不限于电动汽车及分布式新能源服务、居民家庭智慧用能服务、社区多能服务、商业楼宇用能服务、工业企业及园区用能服务。

12、进一步,所述楼宇用能监测状态感知:包括模拟楼宇的风机运行状态、关键的设备参数、系统运行期间各种能源介质运行情况,测试被测设备相关监测功能;

13、楼宇效能分析感知:通过模拟风机、光伏和智能电器的功能情况,并进行分量计量和汇总,在系统中查询各类终端系统的功能、用能数据同比、环比、综合分析等,测试终端效能分析能力;

14、设备异常预警感知:通过模拟短路、短路、振动等异常信号,仿真感知层设备异常运行状态,快速定位故障源和故障原因,检测被测设备异常预警功能;

15、实时数据监测感知:通过模拟感知层设备的运行状态变化,测试数据实时监测功能;

16、负荷特性识别感知:模拟不同用电设备、用电行为,测试被测设备负荷特性识别能力;

17、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状态感知:模拟充电桩不同负载及充电特性,测试被测设备有序充电管理功能。

18、进一步,所述终端边缘仿真模块包括北向连接子模块、南向连接子模块、远程运维子模块和高级应用子模块,具体为

19、北向连接子模块:具备对用采或配电主站的连接与数据交互能力;包括终端心跳维护对时、终端停电信号上报、台区编码下发、档案下发、实时召测、事件上报、采集数据上报、应用研判结果上报、主备双通道状态上报仿真能力;

20、南向连接子模块:

21、(1)终端边缘计算模块中包括数据持久化模块,支持业务数据实时召测、定时采集、事件监听、监控状态上报,支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管理和存储等仿真能力;

22、(2)支持保存一定时间的历史数据;支持对终端设备进行定时数据采集仿真能力;

23、(3)支持对终端设备进行实时召测;支持对终端设备主动上报的事件进行主动上报;支持1376.2协议、645协议、698协议、载波协议电表的接入与数据采集仿真能力;

24、远程运维子模块:包括进程远程升级、远程模块自升级、新增进程、日志查询、应用状态查询、应用启停、sql指令查询、shell指令操作、日志等级调试、报文调试仿真能力;

25、高级应用子模块:包括三相不平衡、低电压电能质量分析、用电异常、户变不一致、低压台区停电研判、线损计算、漏电分析、窃电分析、重过载分析、基础数据完整性统计分析仿真能力。

26、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27、步骤s1: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前端界面,发送请求给后端服务器获取数据或执行操作,并根据不同主题,仿真模块模拟不同的响应信息;

28、步骤s2:系统将主站下发的命令写入相应南向topic,供设备订阅

29、步骤s3:根据设备订阅情况,将相应响应信息通过通信单元将仿真结果发送给设备。

30、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1、本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提高企业内外部的数据流通效率,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促进信息资源集成共享,加快电力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电力工业互联网的用电设备仿真联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后端服务器、数据库、仿真模型单元和通讯单元;所述前端通过HTTP协议与后端服务器进行通信,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前端界面,发送请求给后端服务器获取数据或执行操作;所述后端通过数据库连接池与数据库连接,通过ORM框架进行数据库操作;所述仿真模型单元运行在后端服务器上,与后端服务器通过函数调用或接口进行连接;所述通信单元连接实际设备的通信接口,通过协议与设备进行通信,获取设备的实时数据,并将仿真结果发送给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力工业互联网的用电设备仿真联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真模型单元包括配电侧仿真模块、用户侧仿真模块以及终端边缘仿真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电力工业互联网的用电设备仿真联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侧仿真模块,具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电力工业互联网的用电设备仿真联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侧仿真模块包括用能监测、家电感知、能效分析、综合能源等客户侧电力物联网各类CPS场景,包含但不限于电动汽车及分布式新能源服务、居民家庭智慧用能服务、社区多能服务、商业楼宇用能服务、工业企业及园区用能服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电力工业互联网的用电设备仿真联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电力工业互联网的用电设备仿真联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边缘仿真模块包括北向连接子模块、南向连接子模块、远程运维子模块和高级应用子模块,具体为

7.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基于电力工业互联网的用电设备仿真联调系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力工业互联网的用电设备仿真联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后端服务器、数据库、仿真模型单元和通讯单元;所述前端通过http协议与后端服务器进行通信,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前端界面,发送请求给后端服务器获取数据或执行操作;所述后端通过数据库连接池与数据库连接,通过orm框架进行数据库操作;所述仿真模型单元运行在后端服务器上,与后端服务器通过函数调用或接口进行连接;所述通信单元连接实际设备的通信接口,通过协议与设备进行通信,获取设备的实时数据,并将仿真结果发送给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力工业互联网的用电设备仿真联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真模型单元包括配电侧仿真模块、用户侧仿真模块以及终端边缘仿真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电力工业互联网的用电设备仿真联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武陈明辉王璐鑫李金泽黄盛亮翁章君陈泽铭叶一丹郭丽静林睫菲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信通亿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