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废物的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17461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核电废物的处理系统,包括中控室、第一控制器、第一网络设备以及至少一个处理单元;处理单元通过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一控制器电连接;中控室与第一控制器电连接;中控室用于向第一控制器发送第一控制指令,第一控制器用于响应于第一控制指令控制处理单元对核电废物进行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直连中控室与第一控制器,且第一控制器通过第一网络设备直连处理单元,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以网络设备为“树根”的树形连接结构,中控室控制处理单元只需经过两个节点,因此可以减少处理单元的响应时长,还能达到方便改造的效果,在现有核电场废物处理系统的布局基础上,仅需在第一控制器与中控室之间铺设一根线缆即可实现结构的改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核能发电,具体涉及一种核电废物的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1、对于现有的核电废物的处理系统,常采用树形结构,树形结构的缺点很明显,网络较为复杂,并且需要考虑各系统的重要程度来调整整个“树枝”的分叉位置,参照图1,越靠近“树根”(网络柜)的性能越好,网络响应和通信环境越好,但是对于需要极其严格的网络响应需求和良好通信环境的工艺系统,若距离关键网络节点的距离过远,则会造成巨大的风险。在一般的核电项目中,会要求响应时长小于两秒,从运行人员发出操作指令到被执行完毕的确认信息显示的时长为响应时长,但是现有的处理系统中,对于远离“树根”的系统,响应时长过长,很容易超出限定的响应时长,从而造成巨大风险。以提升门单元为例,如要在中控室去控制提升门单元时,整个流程表现为:中控室→第二网络设备→第三控制器→第二控制器→第一控制器→第一网络设备→提升门单元。一整套流程下来经历了5个中间节点,假设每个控制器节点的刷新频率为100ms,从中控室发送信息到提升门单元再返回到中控室这个过程的理论时间约为1.2s,在通信不良的环境下,这个时间会被成倍的放大,不容易满足响应时间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电废物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控室、第一控制器、第一网络设备以及至少一个处理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系统还包括远程控制器与第二网络设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系统还包括屏蔽单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系统还包括检测单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包括提升门单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二控制器与灌浆单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电废物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控室、第一控制器、第一网络设备以及至少一个处理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系统还包括远程控制器与第二网络设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系统还包括屏蔽单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系统还包括检测单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包括提升门单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娅娟陈体伟洪智涛薛立宗邓怡兴靳子洋陈辉王帆金宝杨子辰刘佳秀
申请(专利权)人:国核自仪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