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镜头,特别是涉及一种无人机航拍镜头。
技术介绍
1、随着航拍技术的高速发展,无人机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除军事用途外,还包括农业植保、电力巡检、警用执法、地质勘探、环境监测、森林防火以及影视航拍等民用领域,且其适用领域还在不断拓展。
2、对无人机所搭载的摄像镜头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受制于目前电池技术未有实质性突破,无人机普遍续航时间都不长,因此对所搭载器件的重量和体积有较严格的要求。与此同时,因为无人机航拍通常是在高空辽阔的场景,所以对于机载镜头来说远距离加广角是更好的选择,但是由此带来的画面畸变会大大影响航拍的观感,因此需要同时满足大视场角与低畸变;此外有时还需要观测景物的具体细节,这就要求镜头还需要拥有足够的放大倍率。
3、综合考虑各个因素,无人机航拍目前需要一款变倍比大、长焦放大倍率大、短焦畸变小、高清成像、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的镜头。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无人机航拍镜头。
2、具体地,本公开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无人机航拍镜头,包括外壳、前镜框、后镜框、机电组件和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次设置的第一至第十透镜,各透镜均包括一朝向物侧且成像光线能够通过的物侧面和一朝向像侧且成像光线能够通过的像侧面;
4、第一透镜具正屈光度,该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5、第二透镜具负屈光度,该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6、第三透
7、第四透镜具负屈光度,该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8、第五透镜具正屈光度,该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9、第六透镜具负屈光度,该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10、第七透镜具负屈光度,该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透镜的像侧面为凹面;
11、第八透镜具负屈光度,该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该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12、第九透镜具负屈光度,该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该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13、第十透镜具正屈光度,该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该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
14、第一和第二透镜构成固定透镜组,与外壳固定连接;第三和第四透镜构成变倍透镜组,固定在前镜框内;第五至第十透镜构成补偿透镜组,固定在后镜框内;前镜框和后镜框位于外壳内,机电组件与外壳固定连接,用于驱动前镜框和后镜框相对外壳沿所述光轴方向移动。
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与第二透镜的物侧面胶合;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与第四透镜的物侧面胶合;第七透镜的像侧面与第八透镜的物侧面胶合;第九透镜的像侧面与第十透镜的物侧面胶合。
1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为玻璃非球面透镜,第一至第四透镜和第七至第十透镜为玻璃球面透镜。
17、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光阑,光阑位于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之间,且与外壳固定连接。
1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上设有一插孔,光阑为一设有通光孔的插片,插片插设于插孔中,插片上设有插片定位孔,外壳上设有插片定位柱,插片与外壳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插片定位柱插设于插片定位孔中。
1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箱盖和箱体,箱体上设有箱盖定位柱,箱盖上设有箱盖定位孔,箱盖与箱体通过螺丝固定连接,箱盖定位柱插设于箱盖定位孔中。
2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透镜固定在箱盖上,前镜框和后镜框位于箱体内;机电组件包括变倍电机、变倍丝杆、补偿电机和补偿丝杆,变倍电机与变倍丝杆连接,用于驱动变倍丝杆转动,补偿电机与补偿丝杆连接,用于驱动补偿丝杆转动,变倍电机和补偿电机固定在箱体上;前镜框与变倍丝杆传动连接,使变倍丝杆的转动转化为前镜框沿所述光轴方向的移动;后镜框与补偿丝杆传动连接,使补偿丝杆的转动转化为后镜框沿所述光轴方向的移动。
2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前镜框上设有前卡爪,前卡爪与变倍丝杆啮合,使变倍丝杆的转动转化为前镜框沿所述光轴方向的移动;后镜框上设有后卡爪,后卡爪与补偿丝杆啮合,使补偿丝杆的转动转化为后镜框沿所述光轴方向的移动。
22、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前镜框导杆和后镜框导杆,前镜框导杆和后镜框导杆位于箱体内,且固定在箱体上;前镜框上设有前导向部,后镜框上设有后导向部,前镜框导杆穿设于前导向部中,后镜框导杆穿设于后导向部中。
2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前镜框上设有前挡板,后镜框上设有后挡板,箱体上对应前挡板和后挡板分别设有前光耦和后光耦,前光耦用于检测前镜框的位置,后光耦用于检测后镜框的位置。
24、本公开的有益技术效果:
25、本公开提供的无人机航拍镜头具有变倍比大、长焦放大倍率大、短焦畸变小、高清成像、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航拍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前镜框、后镜框、机电组件和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次设置的第一至第十透镜,各透镜均包括一朝向物侧且成像光线能够通过的物侧面和一朝向像侧且成像光线能够通过的像侧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航拍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与第二透镜的物侧面胶合;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与第四透镜的物侧面胶合;第七透镜的像侧面与第八透镜的物侧面胶合;第九透镜的像侧面与第十透镜的物侧面胶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航拍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为玻璃非球面透镜,第一至第四透镜和第七至第十透镜为玻璃球面透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航拍镜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阑,光阑位于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之间,且与外壳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机航拍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有一插孔,光阑为一设有通光孔的插片,插片插设于插孔中,插片上设有插片定位孔,外壳上设有插片定位柱,插片与外壳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插片定位柱插设于插片定位孔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航拍镜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人机航拍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透镜固定在箱盖上,前镜框和后镜框位于箱体内;机电组件包括变倍电机、变倍丝杆、补偿电机和补偿丝杆,变倍电机与变倍丝杆连接,用于驱动变倍丝杆转动,补偿电机与补偿丝杆连接,用于驱动补偿丝杆转动,变倍电机和补偿电机固定在箱体上;前镜框与变倍丝杆传动连接,使变倍丝杆的转动转化为前镜框沿所述光轴方向的移动;后镜框与补偿丝杆传动连接,使补偿丝杆的转动转化为后镜框沿所述光轴方向的移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人机航拍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镜框上设有前卡爪,前卡爪与变倍丝杆啮合,使变倍丝杆的转动转化为前镜框沿所述光轴方向的移动;后镜框上设有后卡爪,后卡爪与补偿丝杆啮合,使补偿丝杆的转动转化为后镜框沿所述光轴方向的移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人机航拍镜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镜框导杆和后镜框导杆,前镜框导杆和后镜框导杆位于箱体内,且固定在箱体上;前镜框上设有前导向部,后镜框上设有后导向部,前镜框导杆穿设于前导向部中,后镜框导杆穿设于后导向部中。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人机航拍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镜框上设有前挡板,后镜框上设有后挡板,箱体上对应前挡板和后挡板分别设有前光耦和后光耦,前光耦用于检测前镜框的位置,后光耦用于检测后镜框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航拍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前镜框、后镜框、机电组件和从物侧至像侧沿一光轴依次设置的第一至第十透镜,各透镜均包括一朝向物侧且成像光线能够通过的物侧面和一朝向像侧且成像光线能够通过的像侧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航拍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与第二透镜的物侧面胶合;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与第四透镜的物侧面胶合;第七透镜的像侧面与第八透镜的物侧面胶合;第九透镜的像侧面与第十透镜的物侧面胶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航拍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为玻璃非球面透镜,第一至第四透镜和第七至第十透镜为玻璃球面透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航拍镜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阑,光阑位于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之间,且与外壳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机航拍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设有一插孔,光阑为一设有通光孔的插片,插片插设于插孔中,插片上设有插片定位孔,外壳上设有插片定位柱,插片与外壳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插片定位柱插设于插片定位孔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航拍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箱盖和箱体,箱体上设有箱盖定位柱,箱盖上设有箱盖定位孔,箱盖与箱体通过螺丝固定连接,箱盖定位柱插设于箱盖定位孔中。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樟洪,张荣曜,辛历东,周建宝,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力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