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理信息采集,具体为一种国土空间规划用地理信息勘测采集设备。
技术介绍
1、国土空间规划是指根据综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国土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科学利用和保护的规划工作。地理信息勘测采集设备在国土空间规划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地理信息勘测采集设备主要包括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如gps、北斗等)、遥感仪器和底部搭载的全站仪进行配合使用,并完成地理信息的勘测采集。
2、现有技术中的国土空间规划用地理信息勘测采集设备,通常采用无人机搭载全站仪,在空中飞行过程中,配合向下布置的全站仪勘测口,实现下方地理信息的勘测采集,并在无人机降下后配置在固定式三脚架上,且通过拆卸调整全站仪后额外布置位于地面上,以及通过增设固定在三脚架上的全站仪实现静态地面上方的地理信息采集,然而前者降落无人机后需要拆装或者重新调节搭载的全站仪的勘测方向,实际操作麻烦,使用不便,而后者则需要额外购设固定式静态全站仪进行地理信息检测,实际投入成本较高,两组勘测机器的维护保养以及携带运输均较为麻烦,应用效果不佳,在进行国土空间规划用的地理信息勘测采集时较为不便,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国土空间规划用地理信息勘测采集设备,包括无人机体(1)、底部座(2)和全站仪(3),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站仪(3)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转轴(4),所述全站仪(3)转动套设在底部座(2)的底部,所述底部座(2)的内部开设有内部腔(5),所述转轴(4)转动套接在底部座(2)的侧面中,所述底部座(2)的侧面转动套接有连接轴(12),所述连接轴(12)固定连接在转轴(4)的外端面上,所述内部腔(5)内表面的上下面均固定连接有三号折板(8),所述转轴(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对称分布的一号折板(6)和二号折板(7),所述一号折板(6)和二号折板(7)均位于内部腔(5)的内部且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国土空间规划用地理信息勘测采集设备,包括无人机体(1)、底部座(2)和全站仪(3),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站仪(3)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转轴(4),所述全站仪(3)转动套设在底部座(2)的底部,所述底部座(2)的内部开设有内部腔(5),所述转轴(4)转动套接在底部座(2)的侧面中,所述底部座(2)的侧面转动套接有连接轴(12),所述连接轴(12)固定连接在转轴(4)的外端面上,所述内部腔(5)内表面的上下面均固定连接有三号折板(8),所述转轴(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对称分布的一号折板(6)和二号折板(7),所述一号折板(6)和二号折板(7)均位于内部腔(5)的内部且与两个三号折板(8)交替分布,一个所述三号折板(8)的侧面开设有通孔(9),两个所述三号折板(8)之间固定连接有引导弧杆(10),所述二号折板(7)活动套设在引导弧杆(10)的外表面上,所述二号折板(7)与下方的三号折板(8)之间固定连接有一号弹簧(11),所述内部腔(5)的部分空腔中填充有滑油,所述底部座(2)的两侧均转动套设有反向转动组件(14),两个所述反向转动组件(14)之间固定连接有吹扫组件(15),所述无人机体(1)的底部设有支撑组件(20),所述底部座(2)的两侧均设有可控供气组件(19),所述支撑组件(20)的底部固定连通有放大推动组件(21),所述可控供气组件(19)和放大推动组件(21)的一端均与内部腔(5)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国土空间规划用地理信息勘测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折板(6)和上方的三号折板(8)的结构相适配,所述二号折板(7)与下方的三号折板(8)相适配,所述一号折板(6)和三号折板(8)之间的左上方空间填充滑油,两个所述三号折板(8)均与转轴(4)的外表面滑动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国土空间规划用地理信息勘测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座(2)的两侧均开设有一号孔(16)和二号孔(17),所述一号孔(16)二号孔(17)均与内部腔(5)相连通,所述二号孔(17)和一号孔(16)位于三号折板(8)的左右两侧,所述二号孔(17)中设有滑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国土空间规划用地理信息勘测采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转动组件(14)包括转动环(141)、齿轮环(142)、套环(143)、固定轴(144)和二号齿轮(145),所述转动环(141)位于底部座(2)的外侧,所述齿轮环(142)固定套接在转动环(141)的内表面上,所述套环(143)固定连接在转动环(141)的侧面上,所述套环(143)转动套接在底部座(2)的侧面上,所述固定轴(144)固定连接在底部座(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德成,庞晓辉,焦崇乾,
申请(专利权)人:寿光市圣城经纬测绘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