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液控速标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7353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补液控速标注装置,包括圆盘体,圆盘体包括大小相适的上盘体、下盘体和转盘,上盘体和下盘体上下叠合后于中轴处相互连接,转盘的中部具有通孔,转盘位于上盘体和下盘体之间且中轴穿过通孔,通孔的内壁与中轴的外壁接触并存在摩擦阻力,转盘在外力作用下旋绕中轴作顺逆时针旋转,转盘的正背面均设有沿周向布置的用以标注补液速度的刻度及数字,上盘体和下盘体的盘面分别设有大小一致的扇面形的显示孔,转盘旋转过程中通过显示孔进行不同位置的刻度及数字显示,上盘体、下盘体的盘面分别设有与显示孔所显示的刻度及数字相对应的指示箭头。本技术可以同时以两个不同的输注速度单位进行显示,数字调整操作简便,使用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器械,具体涉及一种补液控速标注装置


技术介绍

1、对于临床上常采用静脉输液治疗,其中的静脉输注速度有着严格的限制,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以及药液性质来调节滴速,一般成人每分钟40~60滴,儿童每分钟20~40滴。对老人、体弱者、心、肺、肾功能不全、婴幼儿、或输入刺激性较强的药品应缓慢注射,对严重脱水、血量不足、心肺功能良好的患者,可适当加快输注速度。多数情况下,由于每一位病患的静脉输注速度有所区别,需要额外进行标注指示,以方便医护人员工作交接。目前常用的标注指示方式是采用一块指示板,板体上设置一块透明插板,透明插板的一侧印刷有输注速度单位(比如ml/h),将标记有不同数字的不同插片插入透明插板内进行指示,缺陷是插片更换时操作繁琐,且一块指示板上只能显示一个输注速度单位,造成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补液控速标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3、提供一种补液控速标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补液控速标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盘体,所述圆盘体包括大小相适的上盘体、下盘体和转盘,所述上盘体和所述下盘体上下叠合后于中轴处相互连接,所述转盘的中部具有通孔,所述转盘位于所述上盘体和所述下盘体之间且所述中轴穿过所述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与所述中轴的外壁接触并存在摩擦阻力,所述转盘在外力作用下旋绕所述中轴作顺逆时针旋转,所述转盘的正面及背面均设有沿周向布置的用以标注补液速度的刻度及数字,所述上盘体和所述下盘体的盘面分别设有大小一致的扇面形的显示孔,所述转盘旋转过程中通过所述显示孔进行不同位置的刻度及数字显示,所述上盘体、所述下盘体的盘面分别设有与所述显示孔所显示的刻度及数字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补液控速标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盘体,所述圆盘体包括大小相适的上盘体、下盘体和转盘,所述上盘体和所述下盘体上下叠合后于中轴处相互连接,所述转盘的中部具有通孔,所述转盘位于所述上盘体和所述下盘体之间且所述中轴穿过所述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与所述中轴的外壁接触并存在摩擦阻力,所述转盘在外力作用下旋绕所述中轴作顺逆时针旋转,所述转盘的正面及背面均设有沿周向布置的用以标注补液速度的刻度及数字,所述上盘体和所述下盘体的盘面分别设有大小一致的扇面形的显示孔,所述转盘旋转过程中通过所述显示孔进行不同位置的刻度及数字显示,所述上盘体、所述下盘体的盘面分别设有与所述显示孔所显示的刻度及数字相对应的指示箭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艳艳张频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