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三轮车生产领域,尤其是用于前驾驶室面板同仪表板连接孔的加工工装及方法。
技术介绍
1、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2、三轮车的仪表板需要固定在前驾驶室面板上,通常前驾驶室面板与仪表板连接的开孔的具体位置是提前确定的,但目前有一些在开发阶段研究设计的仪表板规格在生产初期(仪表板部分已经加工完成)过程中突然会进行变更,为利用资源并保证生产时间,会继续使用到已经加工完成的仪表板,现有技术中是在前驾驶室面板顶侧内表面设置l型支架,l型支架一侧与前驾驶室面板开孔通过螺栓连接,另一侧同仪表板同样通过螺栓连接,实现仪表板的紧固,只要前驾驶室面板支架开孔位置准确即可大大提高仪表板与前驾驶室面板支架开孔连接的效率和精度。
3、为利用已经加工完成的仪表板,专利技术人发现,目前前驾驶室面板同仪表板连接的开孔通常通过人工测量划线来确定开孔的位置,这样开孔效率低;而且存在开孔位置不一定准确的问题,按照此方法开孔后进行仪表板的安装,无法确保仪表板z和y方向的位置,仪表板安装后可能会发生z和y方向的质量问题,影响到仪表板的安装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用于前驾驶室面板同仪表板连接孔的加工工装,保证已生产完成的仪表板可被利用,并保证其安装精度。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3、用于前驾驶室面板同仪表板连接孔的加工工装,包括工
4、如上所述的加工工装,工装本体可置于前驾驶室面板的一侧,工装本体的凸部可卡入前驾驶室面板的凹部处,并通过锁紧件进行固定,通过工装本体第一开孔实现对前驾驶室面板第二开孔的准确钻孔,工装本体结构设置合理,充分利用前驾驶室面板的结构来保证第二开孔的设置精度。
5、如上所述的用于前驾驶室面板同仪表板连接孔的加工工装,为实现前驾驶室面板上侧所有第二开孔的准确钻孔,所述工装本体的长度大于前驾驶室面板上侧最端侧两所述第二开孔之间的距离。
6、如上所述的用于前驾驶室面板同仪表板连接孔的加工工装,为保证仪表板的稳定安装,所述工装本体设置4个所述的第一开孔,第二开孔的数量与第一开孔的数量是相同的,沿着工装本体的长度方向依次为第一开孔a、第一开孔b、第一开孔c和第一开孔d,第一开孔a与第一开孔b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开孔c与第一开孔d之间的距离,第一开孔c与第一开孔d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开孔b与第一开孔c之间的距离。
7、如上所述的用于前驾驶室面板同仪表板连接孔的加工工装,考虑到对前驾驶室面板结构的利用,无需在前驾驶室面板额外多余钻孔,所述工装本体的所述凸部位于所述第一开孔c的一侧。
8、如上所述的用于前驾驶室面板同仪表板连接孔的加工工装,所述工装本体的形状为弧形,工装本体的形状与所述前驾驶室面板上侧弧形段的形状一致,由此尽量保证(外力作用下可充分保证)工装本体与前驾驶室面板的有效贴合;
9、所述凸部一端同所述工装本体一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凸部另一端同工装本体另一端之间的距离。
10、如上所述的用于前驾驶室面板同仪表板连接孔的加工工装,所述工装本体的下侧设置所述的凸部,凸部位于所述第二开孔的下方;
11、所述凸部的形状为三角形,凸部的最大宽度大于工装本体的宽度,三角形的凸部能够有效卡入前驾驶室面板的凹部处,有利于工装本体被前驾驶室面板有效支撑,利于第二开孔的中心点在同一弧线上。
12、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前驾驶室面板同仪表板连接孔的加工工装的应用,应用于三轮车前驾驶室面板同仪表板连接孔的加工。
13、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三轮车前驾驶室面板,三轮车前驾驶室面板设置凸条,凸条沿着三轮车的宽度方向设置,三轮车前驾驶室面板在凸条处设置与所述的用于前驾驶室面板同仪表板连接孔的加工工装中所述凸部卡合的凹部,凸条靠近第二开孔的一侧为倾斜向上的斜面侧,三轮车前驾驶室面板上侧设置多个所述的第二开孔,凹部位于第二开孔的下方。
1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前驾驶室面板结构设置合理,凸条朝向第二开孔的一侧设置倾斜向上的斜面侧,方便走水,凸条顶侧可用于对工装本体的限位,前驾驶室面板开有凹部,凹部本为雨刮转轴的放置处,凹部的尺寸限定了工装本体凸部的尺寸,工装本体的宽度大于前驾驶室面板弧形段的宽度,以便于使用时工装本体的底侧由凸条的顶侧进行限位。
15、如上所述的一种三轮车前驾驶室面板,所述凸条还包括弧形侧和底侧,弧形侧与所述斜面侧、底侧分别连接,所述凹部位于凸条斜面侧,凹部的最低点位于凸条的弧形侧。
16、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前驾驶室面板同仪表板连接孔加工方法,采用所述的用于前驾驶室面板同仪表板连接孔的加工工装,包括如下内容:
17、将工装本体的凸部卡入前驾驶室面板的凹部,工装本体与前驾驶室面板贴合;
18、锁紧件穿过凸部第三开孔与前驾驶室面板凹部的第四开孔处实现工装本体相对于前驾驶室面板的紧固;
19、依次通过工装本体的第一开孔实现对前驾驶室面板所有第二开孔的钻孔;
20、钻孔完成后,拆除锁紧件,取下工装本体。
21、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22、1)本专利技术通过工装装置的提供,工装本体可置于前驾驶室面板的一侧,工装本体的凸部可卡入前驾驶室面板的凹部处,凸部卡入凹部对工装本体已经起到限位作用,再通过锁紧件对工装本体进行固定,通过工装本体第一开孔实现对前驾驶室面板第二开孔的准确钻孔,工装本体结构设置合理,充分利用前驾驶室面板的结构不仅有效保证锁紧件的安装,对工装本体的x方向、y方向和z方向位置进行准确限定,还避免锁紧件同第二开孔的钻孔发生干涉,由此来保证第二开孔的设置精度,保证已生产完成的仪表板可被利用,并保证仪表板的安装精度。
23、2)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环形本体为弧形、凸部形状的限定,能够有效保证凸部卡入前驾驶室面板的凹部处,二者卡合有效保证前驾驶室面板对工装本体的支撑,利于第二开孔的中心点在同一弧线上的实现,进一步保证第二开孔的精度。
24、3)本专利技术中工装本体的长度、宽度均是根据前驾驶室面板弧形段第二开孔的位置和弧形段的宽度来确定的,工装本体的结构充分利用了前驾驶室面板的设置特点,进一步保证其结构设置的合理性。
25、4)本专利技术通过前驾驶室面板结构设置合理,凸条朝向第二开孔的一侧设置倾斜向上的斜面侧,方便走水,凸条顶侧可用于对工装本体的限位,前驾驶室面板开有凹部,凹部本为雨刮转轴的放置处,工装本体的宽度大于前驾驶室面板弧形段的宽度,以便于使用时工装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前驾驶室面板同仪表板连接孔的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装本体,工装本体为长条状,工装本体设置多个第一开孔,相邻两第一开孔之间的距离与前驾驶室面板对应的相邻两第二开孔之间的距离相同,工装本体一侧设置凸部,凸部设置第三开孔,凸部可卡入前驾驶室面板的凹部,锁紧件穿过凸部第三开孔与前驾驶室面板凹部的第四开孔处实现工装本体相对于前驾驶室面板的可拆卸紧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前驾驶室面板同仪表板连接孔的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本体的长度大于前驾驶室面板上侧最端侧两所述第二开孔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前驾驶室面板同仪表板连接孔的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本体设置4个所述的第一开孔,沿着工装本体的长度方向依次为第一开孔A、第一开孔B、第一开孔C和第一开孔D,第一开孔A与第一开孔B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开孔C与第一开孔D之间的距离,第一开孔C与第一开孔D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开孔B与第一开孔C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前驾驶室面板同仪表板连接孔的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本体的所述凸部位于所述第一开孔C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前驾驶室面板同仪表板连接孔的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本体的形状为弧形,工装本体的形状与所述前驾驶室面板上侧弧形段的形状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前驾驶室面板同仪表板连接孔的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本体的下侧设置所述的凸部,凸部位于所述第二开孔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前驾驶室面板同仪表板连接孔的加工工装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三轮车前驾驶室面板同仪表板连接孔的加工。
8.一种三轮车前驾驶室面板,其特征在于,三轮车前驾驶室面板设置凸条,凸条沿着三轮车的宽度方向设置,三轮车前驾驶室面板在凸条处设置与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前驾驶室面板同仪表板连接孔的加工工装中所述凸部卡合的凹部,凸条靠近第二开孔的一侧为倾斜向上的斜面侧,三轮车前驾驶室面板上侧设置多个所述的第二开孔,凹部位于第二开孔的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三轮车前驾驶室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条还包括弧形侧和底侧,弧形侧与所述斜面侧、底侧分别连接,所述凹部位于凸条斜面侧,凹部的最低点位于凸条的弧形侧。
10.前驾驶室面板同仪表板连接孔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前驾驶室面板同仪表板连接孔的加工工装,包括如下内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前驾驶室面板同仪表板连接孔的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装本体,工装本体为长条状,工装本体设置多个第一开孔,相邻两第一开孔之间的距离与前驾驶室面板对应的相邻两第二开孔之间的距离相同,工装本体一侧设置凸部,凸部设置第三开孔,凸部可卡入前驾驶室面板的凹部,锁紧件穿过凸部第三开孔与前驾驶室面板凹部的第四开孔处实现工装本体相对于前驾驶室面板的可拆卸紧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前驾驶室面板同仪表板连接孔的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本体的长度大于前驾驶室面板上侧最端侧两所述第二开孔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前驾驶室面板同仪表板连接孔的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本体设置4个所述的第一开孔,沿着工装本体的长度方向依次为第一开孔a、第一开孔b、第一开孔c和第一开孔d,第一开孔a与第一开孔b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开孔c与第一开孔d之间的距离,第一开孔c与第一开孔d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开孔b与第一开孔c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前驾驶室面板同仪表板连接孔的加工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本体的所述凸部位于所述第一开孔c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前驾驶室面板同仪表板连接孔的加工工装,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闯,郑敏,张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松果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