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组合左右综丝的转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71135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1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组合左右综丝的转换装置,应用在纺织配件整理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工作平台、过渡板和与转换板;过渡板上设置有上过渡孔和下过渡孔,上过渡孔与下过渡孔上下交错设置;转换板上设置有上转换孔和与下转换孔;上转换孔与下转换孔上下交错设置;上转换孔包括第一连接孔和第一转换孔;第一连接孔的孔径大于于第一转换孔;下转换孔包括与第二连接孔和第二转换孔;第二连接孔的孔径大于第二转换孔;第二转换孔位于第一转换孔的正下方,第二转换孔与第一转换孔连通形成将左右综丝上下叠放组合成一对的组合孔;具有的技术效果是:能够自动转换、组合左右综丝,取代人工,提高穿串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纺织配件整理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组合左右综丝的转换装置


技术介绍

1、综丝是织机附件之一,综丝中部设置有供经纱穿过的小孔,每根综丝控制一根经纱,在织造时,综丝带动经纱做升降运动以形成梭口便于引入纬纱.

2、请参阅图1,综丝一般分为左综丝31和右综丝32,左综丝31和右综丝32与纺织机配合使用;因此厂家对于综丝都是成对出售;人工将生产完成后的综丝用钢丝穿成一串儿,一串规格为500对或1000对;

3、由于左右综丝的形状相互对称,左综丝31与右综丝32为分别生产和收集,再由工作人员将左综丝31和右综丝32上下叠放组合成一对后穿串出货;人工组合左右综丝效率低下,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增加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组合左右综丝的转换装置,其优点是能够自动转换、组合左右综丝,取代人工,提高穿串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组合左右综丝的转换装置,包括工作平台、设置在工作平台上的过渡板和与过渡板相对设置的转换板;

4、所述过渡板上设置有使右综丝通过的上过渡孔和左综丝通过的下过渡孔,所述上过渡孔与下过渡孔上下交错设置;

5、所述转换板上设置有与上过渡孔连通的上转换孔和与下过渡孔连通的下转换孔;所述上转换孔与下转换孔上下交错设置;

6、所述上转换孔包括与上过渡孔连通的第一连接孔和与第一连接孔连通的第一转换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的孔径大于于第一转换孔;

7、所述下转换孔包括与下过渡孔连通的第二连接孔和与第二连接孔连通的第二转换孔;所述第二连接孔的孔径大于第二转换孔;

8、所述第二转换孔位于第一转换孔的正下方,所述第二转换孔与第一转换孔连通形成将左右综丝上下叠放组合成一对的组合孔。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过渡板用于整合综丝,将左右综丝分别上下导向转换板;上过渡孔用于过渡右综丝、下过渡孔用于过渡左综丝;右综丝通过第一连接孔导入第一转换孔,右综丝通过第二连接孔导入第二转换孔,从而将右综丝导入第一转换孔内,左综丝导入第二转换孔内,第二转换孔和第一转换孔连通形成组合孔,将左右综丝上下叠放组合成一对,进而穿串出货;从而取代人工,提高穿串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10、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过渡板包括固定在工作平台上的下过渡板和固定在下过渡板上方的上过渡板,所述下过渡板底部设置有与工作平台形成下过渡孔的下过渡槽;

11、所述上过渡班底部设置有与下过渡板上端面形成上过渡孔的上过渡槽;

12、远离所述转换板一侧、且位于上过渡槽正下方的下过渡板上设置有过渡斜面。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过渡板包括下过渡板与上过渡板,从而便于过渡板上的上过渡孔与下过渡孔的加工;下过渡板上设置的过渡斜面用于将右综丝顺利导向上过渡孔内。

14、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转换板包括固定在工作平台上的下转换板和固定在下转换板上方的上转换板,所述下转换板底部设置有与工作平台形成下转换孔的下转换槽,

15、所述上转换板底部设置有与下转换板上端面形成过上转换孔的上转换槽;

16、所述上转换槽包括第一连接槽和第一转换槽,所述第一连接槽的槽宽大于第一转换槽的槽宽,所述第一连接槽与第一转换槽之间平滑过渡;

17、所述下转换槽包括第二连接槽和第二转换槽,所述第二连接槽的槽宽大于第二转换槽的槽宽,所述第二连接槽与第二转换槽之间平滑过渡;

18、所述第二转换槽位于第一转换槽的正下方,位于第二转换槽正上方的下转换板开设有将第二转换孔与第一转换孔连通形成组合孔的开口。

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换板由包括上转换板和下转换板,从而便于转换板上的上转换孔和下转换孔的加工;第二转换槽位于第一转换槽的正下方,下转换板开设有开口,从而使左右综丝分别从从第一转换孔、第二转换孔传送至组合孔内时,右综丝搭设在左综丝上,从而左右综丝上下叠放组合成一对,便于穿串出货;第一连接槽的槽宽大于第一转换槽的槽宽,第二连接槽的槽宽大于第二转换槽的槽宽,从而使转换板将左右综丝导入组合孔内时,位于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内的左右综丝有足够的空间偏移,使左右综丝在组合孔内上下叠放组合成一对,从而取代人工,提高穿串效率。

20、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底部设置有与工作平台形成压孔的压槽,所述压孔与组合孔一一相对设置。

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压板用于将成对的左右综丝压紧、贴合在一起。

22、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靠近所述转换板一侧的压孔的上侧内壁设置有由高到低的下压斜面。

2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压孔内设置的由高到低的下压斜面用于将成对的左右综丝压紧、贴合在一起。

24、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换槽的槽宽与上过渡槽的槽宽相同;

25、所述第二转换槽的槽宽与下过渡槽的槽宽相同。

2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转换槽的槽宽与上过渡槽的槽宽相同,第二转换槽的槽宽与下过渡槽的槽宽相同用于分别限制左右综丝、从而使左右综丝能够准确组合、上下叠放成一对。

27、如上所述,本技术的一种用于组合左右综丝的转换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8、过渡板用于整合综丝,将左右综丝分别上下导向转换板,综丝通过第二连接孔导入第二转换孔,从而将右综丝导入第一转换孔内,左综丝导入第二转换孔内,第二转换孔和第一转换孔连通形成组合孔,从而使左右综丝分别从第一转换孔、第二转换孔传送至组合孔内时,右综丝搭设在左综丝上,从而左右综丝上下叠放组合成一对,便于穿串出货,从而取代人工,提高穿串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组合左右综丝的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平台(1)、设置在工作平台(1)上的过渡板(2)和与过渡板(2)相对设置的转换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组合左右综丝的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板(2)包括固定在工作平台(1)上的下过渡板(201)和固定在下过渡板(201)上方的上过渡板(202),所述下过渡板(201)底部设置有与工作平台(1)形成下过渡孔(5)的下过渡槽(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组合左右综丝的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板(3)包括固定在工作平台(1)上的下转换板(301)和固定在下转换板(301)上方的上转换板(302),所述下转换板(301)底部设置有与工作平台(1)形成下转换孔(9)的下转换槽(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组合左右综丝的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平台(1)上设置有压板(27),所述压板(27)底部设置有与工作平台(1)形成压孔(29)的压槽,所述压孔(29)与组合孔(12)一一相对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组合左右综丝的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转换板(3)一侧的压孔(29)的上侧内壁设置有由高到低的下压斜面(30)。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组合左右综丝的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换槽(222)的槽宽与上过渡槽(16)的槽宽相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组合左右综丝的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平台(1)、设置在工作平台(1)上的过渡板(2)和与过渡板(2)相对设置的转换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组合左右综丝的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板(2)包括固定在工作平台(1)上的下过渡板(201)和固定在下过渡板(201)上方的上过渡板(202),所述下过渡板(201)底部设置有与工作平台(1)形成下过渡孔(5)的下过渡槽(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组合左右综丝的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板(3)包括固定在工作平台(1)上的下转换板(301)和固定在下转换板(301)上方的上转换板(30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安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安雨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