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冷却构件和用于制造冷却构件的方法技术_技高网

冷却构件和用于制造冷却构件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6988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却构件以及一种用于制造这样的冷却构件的方法,该冷却构件具有特别是长形的由金属或金属合金构成的冷却体以及与冷却体流体密封地连接的连接件,借助所述冷却体能够冷却物体,所述冷却体具有一个或多个用于使冷却介质穿流的介质通道,经由所述连接件能给冷却体导入冷却介质和/或经由该连接件能从冷却体导出冷却介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连接件由塑料构成,为了将连接件与冷却体连接,冷却体的具有多个分别具有三维的纳米微结构和/或微结构的连接面的第一连接区域引入到连接件的容纳部的容纳空间中并且在那里与容纳部流体密封地连接,其方式是,冷却体的每个连接面分别与容纳部的所配设的一个连接面相对置并且与该连接面压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却构件,所述冷却体具有特别是长形的、优选经涂层的由金属或由金属合金、特别是铝构成的冷却体并且具有与冷却体流体密封地连接的连接件,利用所述冷却体可以冷却物体,所述冷却体具有一个或多个优选平行的、特别是长形的和/或直线的、用于使冷却介质穿流的介质通道,经由所述连接件能给所述冷却体导入所述冷却介质和/或经由所述连接件能从所述冷却体导出所述冷却介质。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制造这样的冷却构件的方法。


技术介绍

1、用于将热量从待冷却的物体导出的冷却构件也称为热交换器并且用于很多
中。这样的冷却构件另外在冷却用于电动车辆的电池系统或蓄电器系统时是特别重要的,然而在冷却功率电子构件、母线或处理器芯片时也是特别重要的。在此,文首提及的冷却构件通常是用于将冷却介质例如水或类似物连续地引导通过冷却构件的上级的冷却装置的组成部分。

2、在运行中通常贴靠在待冷却的物体上、但至少紧邻该待冷却的物体地设置的冷却体通常由金属或金属合金(例如钢)构成的单个构件制成,其方式是,所述单个构件耗费地相互熔焊或钎焊。在此,与冷却体连接的、用于导入和/或导出冷却介质的连接件通常由与冷却体相同的金属或金属合金构成并且与该冷却体同样耗费地熔焊或钎焊。然而,因为这样的连接件通常不用于直接将热量从待冷却的物体传递到冷却构件上,所以实际上不需要也由高导热性的金属材料制造连接件。这在功能上甚至是适得其反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扩展文首提及述的冷却构件以及给出一种用于制造这样的经扩展的冷却构件的方法。

2、所述目的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冷却构件以及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4所述特征的制造方法来实现。

3、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冷却构件的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由塑料构成(优选构造为了塑料注射成型件),为了连接所述连接件与优选由铝制成的或构成的冷却体,所述冷却体的特别是位于端部的第一连接区域被引入连接件的容纳部的容纳空间中并且在此与所述容纳部流体密封地连接,所述连接区域具有多个连接面,所述连接面分别具有特别是通过物理的和/或化学的纳米结构化方法或微结构化方法引入的三维的纳米结构和/或微结构。在此,所述冷却体的连接区域与所述容纳部流体密封地连接,其方式是,所述冷却体的每个连接面分别与所述容纳部的所配设的一个连接面相对置并且与该连接面(在直接热接合的情况下)压紧。

4、根据本专利技术,文首提及的用于制造这种冷却构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措施:

5、a)借助于冷却体与连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将预制的、特别是通过挤压型材制造的、特别是一件式制造的或一件式构造的一个或所述冷却体的特别是位于端部的连接区域引入到用于所述冷却体的预制的、特别是注射成型的一个/所述连接件的容纳部的容纳空间中,从而所述冷却体的连接区域的多个分别特别是平行相对置的、分别特别是通过物理的和/或化学的纳米结构化方法或微结构化方法引入的三维的纳米结构和/或微结构的连接面中的每个连接面分别与所述连接件的容纳部的所配设的一个连接面相对置,该连接面特别是设置在所述容纳部的壁的内侧上的分别配设的一个连接面,

6、b)特别是在将所述冷却体的连接区域引入到所述容纳部的容纳空间中之前和/或在所述连接区域位于所述容纳空间中期间,特别是借助于感应将所述冷却体的连接面加热到至少相当于所述连接件的塑料熔化温度的温度上,

7、c)在通过所述冷却体的连接面的热量熔化所述连接件的连接面的情况下,通过压紧这些相对置的连接面,将所述冷却体的所有被加热的连接面与所述连接件的分别对置的连接面流体密封地连接。

8、根据本专利技术使用由塑料构成的连接件一方面明显比使用由金属或金属合金构成的连接件成本低,并且另一方面塑料相对低的导热性在这方面可以在功能上是有利的,以便例如避免不希望的热传递到连接件的区域中的冷却介质上。

9、因为塑料件根据本专利技术具有带有用于冷却体或用于冷却体的连接区域的容纳空间的容纳部,所以在有利的、特别是位置精确的制造工艺的范围内通过直接热接合在使用纳米结构和微结构的情况下在金属冷却体(为简单起见,“金属”在本申请的范围内不仅包括金属而且包括金属合金)与由塑料构成的连接件之间实现稳定的且流体密封的连接。

10、有利地,所述冷却体可以是长形的、特别是挤压成型的、优选长方体形的、优选一体式的或一体式制造的型材体,所述型材体具有多个构成所述型材体的外侧或外壁的型材体壁。在此,所述型材体壁例如可以是所谓的口袋式型材体

11、对于这种外部的冷却体壁所涉及的而言,因此可以设置有大面积的第一壁和与所述第一壁隔开间距的、与大面积的所述第一壁特别是平行延伸的大面积的第二壁。此外,可以设置有两个彼此隔开间距的将大面积的所述第一壁和大面积的所述第二壁分别相互连接的窄侧壁。

12、这些冷却体外壁中的一个、多个或全部冷却体外壁可以平坦地(或不弯曲地)、拱形地(或弯曲地)或波浪形地构造。

13、在此,使用这样的弯曲的或波纹形的冷却体外壁中的一个或多个冷却体外壁例如可以改进或首先实现与同样具有弯曲的外壁的待冷却的物体的贴靠,例如贴靠到所谓的电池单体或蓄电池圆形单体上。

14、此外,由金属构成的冷却体、特别是所述冷却体的一个、多个或每个冷却体外壁可以完全或部分地在一个、多个或全部外侧上被涂层,特别是(必要时分别)以电绝缘的绝缘层涂层。当冷却体贴靠到非电绝缘的待冷却的物体上时,这例如可防止短路。该绝缘层或相应的电绝缘的绝缘层例如可以是(合适的)漆层、膜层、粉末涂层或类似层。

15、对于冷却体的连接面所涉及的而言,因此这些连接面在此可以构成所述型材体壁部的外侧的(位于端部的)区域或者设置在该外侧的(位于端部的)区域中。

16、符合目的地,所述连接件的容纳部还具有容纳壁,所述容纳壁界定容纳空间,并且在所述容纳壁的内侧上设置有所述连接件的或所述容纳部的连接面,或者所述容纳壁的内侧构成所述容纳部的连接面。

17、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构造方案中,所述连接件可以具有流入腔,所述流入腔具有用于将冷却介质导入给冷却构件的流入开口。

18、优选还可以规定:在所述流入腔中通入或设置有第一组介质通道的开口或敞开端或者说敞开侧(特别是敞开的横向侧),经由所述开口可以给这些第一组介质通道导入冷却介质,所述冷却介质经由所述流入开口和所述流入腔引入给所述冷却构件。

19、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构造方案中,所述连接件还可以具有特别是与所述流入腔分隔开流出腔,所述流出腔具有流出开口,所述流出开口用于将冷却介质从所述冷却构件导出。

20、在此可以规定:在所述流出腔中通入或设置有(另外的)第二组介质通道的开口或敞开端或者说敞开侧,经由所述开口,冷却介质可以从这些特别是与第一组分隔开的第二组介质通道的介质通道流入到所述流出腔中,所述冷却介质能从那里经由所述流出开口从所述冷却构件导出。

21、此外可以规定:所述第一连接区域设置在所述冷却体的其中一端上,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冷却构件,所述冷却构件具有特别是长形的、优选经涂层的、由金属或由金属合金、特别是由铝构成的冷却体(11)以及与所述冷却体(11)流体密封地连接的连接件(12),利用所述冷却体能够冷却物体,所述冷却体(11)具有一个或多个、优选平行的、特别是长形的和/或直线形的、用于使冷却介质穿流的介质通道,经由所述连接件能给所述冷却体(11)导入所述冷却介质和/或经由所述连接件能从所述冷却体(11)导出所述冷却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2)由塑料构成、优选构造为塑料注射成型件,为了连接所述连接件(12)与所述冷却体(11),所述冷却体(11)的特别是位于端部的、具有多个分别具有特别是通过物理的和/或化学的纳米结构化方法或微结构化方法引入的三维的纳米结构和/或微结构的连接面的第一连接区域引入到所述连接件(12)的容纳部的容纳空间中并且在那里与所述容纳部流体密封地连接,其方式是,所述冷却体(11)的每个连接面分别与所述容纳部的所配设的一个连接面相对置并且与该连接面压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体(11)是优选长形的、特别是挤压成型的、优选长方体形的、优选一体式的型材体,所述型材体具有多个构成外壁的型材体壁,所述型材体特别是口袋式型材体,所述型材体优选具有大面积的、特别是平坦的、弯曲的或波浪形的第一壁、与所述第一壁隔开间距的、与所述第一壁特别是平行地延伸的、大面积的、特别是平坦的、拱形的或波浪形的第二壁以及两个彼此隔开间距的、分别将大面积的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相互连接的、特别是平坦的、拱形的或波浪形的窄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面由所述型材体壁的外侧的(位于端部的)区域构成和/或设置在这样的区域中。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冷却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部具有容纳壁,所述容纳壁界定所述容纳空间,并且在所述容纳壁的内侧上设置有所述容纳部的连接面和/或所述容纳壁的内侧构成所述连接面。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冷却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2)具有流入腔,所述流入腔具有流入开口,在所述流入腔中设置有第一组介质通道的介质通道的开口或敞开侧、特别是敞开的横向侧,经由所述开口或敞开侧能给所述第一组介质通道的介质通道导入冷却介质,所述冷却介质能经由所述流入开口和所述流入腔导入给所述冷却构件,和/或所述连接件(12)具有特别是与所述流入腔分隔开的流出腔,所述流出腔具有流出开口,在所述流出腔中设置有第二组介质通道的介质通道的开口或敞开侧、特别是敞开的横向侧,经由所述开口或敞开侧,冷却介质能够从所述第二组介质通道流动到所述流出腔中,所述冷却介质然后能经由所述流出开口从所述冷却构件导出。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冷却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区域和由此所述连接件(12)设置在所述冷却体(11)的其中一端上,并且在另一端或另外的第二端上设置有所述冷却体(11)的具有多个连接面的第二连接区域,所述连接面分别具有特别是通过物理的和/或化学的纳米结构化方法或微结构化方法引入的三维的纳米结构和/或微结构,所述第二连接区域引入到由塑料构成的转向帽(13)的容纳部的容纳空间中或者引入到由塑料构成的一个另外连接件的容纳部的容纳空间中,经由所述另外的连接件能给所述冷却体(11)导入所述冷却介质和/或经由所述另外的连接件能从所述冷却体(11)导出所述冷却介质,并且在那里所述第二连接区域与所述转向帽(13)的容纳部或所述另外的连接件的容纳部流体密封地连接,其方式是,所述冷却体(11)的每个连接面分别与所述容纳部的一个所配设的连接面相对置并且与该连接面压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介质通道和所述第二组介质通道在所述冷却体(11)的所述另一端的区域中也具有敞开侧或开口,所述敞开侧或开口设置在所述转向帽(13)的转向腔中,并且所述转向帽(13)构造成,使得从所述第一组介质通道的介质通道的设置在所述另一端的这个区域中的敞开侧或开口流入或能够流入到所述转向腔中的冷却介质在所述转向腔中转向到所述第二组介质通道的介质通道敞开侧或开口并且能够进入到所述敞开侧或开口中。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或多项、至少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介质的主流动方向在所述流入腔之内与所述介质通道成角度地、优选横向于所述介质通道地延伸,并且与所述连接件(12)、特别是所述连接件(12)的容纳部特别是一体式地连接的、至少局部地特别是朝所述流入开口的方向弯曲的、与所述主流动方向成角度地延伸的导流壁伸入到所述流入腔中,特别是以用于优化所述冷却介质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冷却构件,所述冷却构件具有特别是长形的、优选经涂层的、由金属或由金属合金、特别是由铝构成的冷却体(11)以及与所述冷却体(11)流体密封地连接的连接件(12),利用所述冷却体能够冷却物体,所述冷却体(11)具有一个或多个、优选平行的、特别是长形的和/或直线形的、用于使冷却介质穿流的介质通道,经由所述连接件能给所述冷却体(11)导入所述冷却介质和/或经由所述连接件能从所述冷却体(11)导出所述冷却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2)由塑料构成、优选构造为塑料注射成型件,为了连接所述连接件(12)与所述冷却体(11),所述冷却体(11)的特别是位于端部的、具有多个分别具有特别是通过物理的和/或化学的纳米结构化方法或微结构化方法引入的三维的纳米结构和/或微结构的连接面的第一连接区域引入到所述连接件(12)的容纳部的容纳空间中并且在那里与所述容纳部流体密封地连接,其方式是,所述冷却体(11)的每个连接面分别与所述容纳部的所配设的一个连接面相对置并且与该连接面压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体(11)是优选长形的、特别是挤压成型的、优选长方体形的、优选一体式的型材体,所述型材体具有多个构成外壁的型材体壁,所述型材体特别是口袋式型材体,所述型材体优选具有大面积的、特别是平坦的、弯曲的或波浪形的第一壁、与所述第一壁隔开间距的、与所述第一壁特别是平行地延伸的、大面积的、特别是平坦的、拱形的或波浪形的第二壁以及两个彼此隔开间距的、分别将大面积的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相互连接的、特别是平坦的、拱形的或波浪形的窄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面由所述型材体壁的外侧的(位于端部的)区域构成和/或设置在这样的区域中。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冷却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部具有容纳壁,所述容纳壁界定所述容纳空间,并且在所述容纳壁的内侧上设置有所述容纳部的连接面和/或所述容纳壁的内侧构成所述连接面。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冷却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2)具有流入腔,所述流入腔具有流入开口,在所述流入腔中设置有第一组介质通道的介质通道的开口或敞开侧、特别是敞开的横向侧,经由所述开口或敞开侧能给所述第一组介质通道的介质通道导入冷却介质,所述冷却介质能经由所述流入开口和所述流入腔导入给所述冷却构件,和/或所述连接件(12)具有特别是与所述流入腔分隔开的流出腔,所述流出腔具有流出开口,在所述流出腔中设置有第二组介质通道的介质通道的开口或敞开侧、特别是敞开的横向侧,经由所述开口或敞开侧,冷却介质能够从所述第二组介质通道流动到所述流出腔中,所述冷却介质然后能经由所述流出开口从所述冷却构件导出。

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或多项所述的冷却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区域和由此所述连接件(12)设置在所述冷却体(11)的其中一端上,并且在另一端或另外的第二端上设置有所述冷却体(11)的具有多个连接面的第二连接区域,所述连接面分别具有特别是通过物理的和/或化学的纳米结构化方法或微结构化方法引入的三维的纳米结构和/或微结构,所述第二连接区域引入到由塑料构成的转向帽(13)的容纳部的容纳空间中或者引入到由塑料构成的一个另外连接件的容纳部的容纳空间中,经由所述另外的连接件能给所述冷却体(11)导入所述冷却介质和/或经由所述另外的连接件能从所述冷却体(11)导出所述冷却介质,并且在那里所述第二连接区域与所述转向帽(13)的容纳部或所述另外的连接件的容纳部流体密封地连接,其方式是,所述冷却体(11)的每个连接面分别与所述容纳部的一个所配设的连接面相对置并且与该连接面压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介质通道和所述第二组介质通道在所述冷却体(11)的所述另一端的区域中也具有敞开侧或开口,所述敞开侧或开口设置在所述转向帽(13)的转向腔中,并且所述转向帽(13)构造成,使得从所述第一组介质通道的介质通道的设置在所述另一端的这个区域中的敞开侧或开口流入或能够流入到所述转向腔中的冷却介质在所述转向腔中转向到所述第二组介质通道的介质通道敞开侧或开口并且能够进入到所述敞开侧或开口中。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或多项、至少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介质的主流动方向在所述流入腔之内与所述介质通道成角度地、优选横向于所述介质通道地延伸,并且与所述连接件(12)、特别是所述连接件(12)的容纳部特别是一体式地连接的、至少局部地特别是朝所述流入开口的方向弯曲的、与所述主流动方向成角度地延伸的导流壁伸入到所述流入腔中,特别是以用于优化所述冷却介质从所述流入开口到所述介质通道的流动,和/或所述冷却介质的主流动方向在所述流出腔之内(必要时分别)与所述介质通道成角度地、优选横向于所述介质通道地延伸,并且特别是与所述连接件(12)、特别是所述连接件(12)的容纳部一体式地连接的、至少局部地特别是朝所述流出开口的方向弯曲的、与主流动方向成角度地延伸的导流壁伸入到所述流出腔中,特别是以用于优化所述冷却介质从所述介质通道到所述流出开口的流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海特布林克G·西韦特
申请(专利权)人:埃尔温夸尔德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