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6881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包括:壳体,壳体的内部具有空腔,壳体的空腔内容纳有电解液;至少两个芯包,所有芯包间隔布置在壳体的空腔内,芯包浸入电解液当中;散热片,至少有两个相邻的芯包之间设置有散热片,散热片与壳体相连接,散热片上布置有至少一个电解液传递孔。本技术散热片可以将电池内部热量传递至壳体,保证电池内部降温的及时性,保证电池在快充循环时内部温度的稳定;电解液在相邻的隔膜与电解液传递孔之间传递,电解液传递孔避免散热片阻碍电池内部的电解液循环;在盖板与下壳组装时,散热片插入插槽,也完成散热片与下壳的组装,无需另设加工步骤单独将散热片安装在壳体的内腔,便于整个电池的组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电池。


技术介绍

1、随着电池快充技术的大量应用,电池充放电时会大量产热,导致电芯的内部温度过高,进而影响电芯的循环寿命。为了提高效率,电池的内部一般布置多个芯包。

2、特别是铝壳方形电池凭借高可靠度、系统能量效率、能量密度和相对简单的结构在动力电池领域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其同样存在上述问题。

3、市场上一般通过在电池的壳体与芯包之间设置散热板或者液冷板实现散热,散热板或者液冷板一般设置在壳体的底部或者侧部,又进一步采用增大散热板与壳体的接触面积提高电芯的散热效率,均是对电池表面进行降温,均难以使电池内部温度迅速降低,特别是芯包与芯包之间热量积累、难以实现散热。

4、而且上述散热板或者液冷板的存在还可能阻碍电池内部的电解液循环,散热板或者液冷板的安装固定结构也需要另设加工步骤,存在影响整体电池组装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电池,其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本技术散热片可以将电池内部热量传递至壳体,保证电池内部降温的及时性,进一步保证电池在快充循环时内部温度的稳定。

2、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电池,包括:

4、壳体,壳体的内部具有空腔,壳体的空腔内容纳有电解液;

5、至少两个芯包,所有芯包间隔布置在壳体的空腔内,芯包浸入电解液当中;

6、散热片,至少有两个相邻的芯包之间设置有散热片,散热片与壳体相连接,散热片上布置有至少一个电解液传递孔。

7、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芯包包含正极片、负极片以及隔膜,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设置有隔膜,并且芯包的外表面布置有隔膜;

8、隔膜为网状多孔结构;

9、正极片、负极片以及隔膜均浸入电解液当中。

10、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

11、散热片的一侧与相邻芯包的隔膜之间相互抵接,形成第一接触部;

12、散热片的另一侧与相邻芯包的隔膜之间相互抵接,形成第二接触部;

13、至少有一个电解液传递孔通往第一接触部的隔膜与第二接触部的隔膜,电解液相邻隔膜与电解液传递孔之间传递,形成电解液传递区。

14、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麦拉膜,麦拉膜将形成电解液传递区的所有芯包与散热片绑扎在一起。

15、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壳体包含下壳与盖板,下壳为一端具有开口的筒状,下壳的内部具有空腔,电解液、芯包以及散热片均设置在下壳的空腔中,盖板设置在下壳的开口处。

16、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散热片与盖板相连接。

17、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下壳的空腔底部设置有插槽,和/或,下壳的空腔侧壁设置有插槽;

18、散热片与插槽相配合,散热片通过插槽与下壳相连接;

19、散热片与插槽、盖板与下壳按照相同方向装配。

20、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芯包包含正极耳与负极耳,盖板上设置有正极端子与负极端子;

21、芯包通过正极耳与正极端子相连接,芯包通过负极耳与负极端子相连接。

22、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散热片由导热材料制成。

23、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有芯包相互平行设置。

24、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25、1、本技术在相邻的芯包之间设置有散热片,散热片的两侧均与相邻的芯包抵接,散热片与壳体相连接,散热片将电池内部的热量、特别是芯包之间的热量传递至壳体,保证电池内部降温的及时性,进一步保证电池在快充循环时内部温度的稳定。

26、2、本技术散热片上布置有至少一个电解液传递孔,为了保证散热片的散热效率,芯包与散热片相互抵接、紧密贴合,至少有一个电解液传递孔通往第一接触部的隔膜与第二接触部的隔膜,电解液在相邻的隔膜与电解液传递孔之间传递,形成电解液传递区,电解液传递孔避免散热片阻碍电池内部的电解液循环,实现电解液在芯包之间的传递。

27、3、本技术中散热片利用插槽实现固定,而且散热片与插槽、盖板与下壳按照相同方向装配,组装时可以先将散热片与盖板连接在一起,在盖板与下壳拼接时,散热片插入插槽,也完成散热片与下壳的组装,无需另设加工步骤单独将散热片固定安装在壳体的空腔;散热片与插槽的配合,也可以实现对盖板的支撑与定位,便于整个电池的组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包(3)包含正极片(31)、负极片(32)以及隔膜(33),所述正极片(31)与所述负极片(32)之间设置有所述隔膜(33),并且所述芯包(3)的外表面布置有所述隔膜(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麦拉膜(6),所述麦拉膜(6)将形成电解液传递区的所有所述芯包(3)与所述散热片(4)绑扎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含下壳(11)与盖板(12),所述下壳(11)为一端具有开口的筒状,所述下壳(11)的内部具有空腔,所述电解液(2)、所述芯包(3)以及所述散热片(4)均设置在所述下壳(11)的空腔中,所述盖板(12)设置在所述下壳(11)的开口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4)与所述盖板(12)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11)的空腔底部设置有插槽(7),和/或,所述下壳(11)的空腔侧壁设置有插槽(7);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包(3)包含正极耳(34)与负极耳(35),所述盖板(12)上设置有正极端子(8)与负极端子(9);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4)由导热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芯包(3)相互平行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包(3)包含正极片(31)、负极片(32)以及隔膜(33),所述正极片(31)与所述负极片(32)之间设置有所述隔膜(33),并且所述芯包(3)的外表面布置有所述隔膜(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麦拉膜(6),所述麦拉膜(6)将形成电解液传递区的所有所述芯包(3)与所述散热片(4)绑扎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含下壳(11)与盖板(12),所述下壳(11)为一端具有开口的筒状,所述下壳(11)的内部具有空腔,所述电解液(2)、所述芯包(3)以及所述散热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旭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