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触器组件和接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6876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9
一种接触器组件,包括:壳体;静铁芯,固定到壳体;线圈绕组,包括固定到壳体的绕组支架和围绕绕组支架缠绕的线圈;动铁芯,当线圈通电产生磁场时,动铁芯朝向静铁芯移动,当线圈断电不产生磁场时,动铁芯远离静铁芯移动;PCBA,与线圈电连接;其中,静铁芯与线圈绕组之间存在间隙,使得动铁芯与静铁芯碰撞使静铁芯振动时,静铁芯至少部分地保持不与线圈绕组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接触件组件和接触器,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接触器组件和接触器


技术介绍

1、接触器通过例如刀闸的闭合与断开实现对电路是否导通的控制,其中刀闸可以与动铁芯联接,使得动铁芯的移动能够带动刀闸移动。具体地,当线圈通电在周围产生磁场时,动铁芯受到静铁芯的吸引而朝向静铁芯移动,而当线圈断电不再产生磁场时,动铁芯受到恢复力(例如,弹簧产生的恢复力)作用而远离静铁芯移动,从而实现了对刀闸移动的控制,进而实现了对刀闸开关的闭合/断开状态的控制。

2、然而,当动铁芯朝向静铁芯移动时,动铁芯会与静铁芯发生碰撞,碰撞使得静铁芯振动,静铁芯的振动会传递到线圈绕组,使得线圈绕组振动,这增大了线圈绕组的磨损并且降低了线圈绕组的使用寿命。此外,对于线圈绕组与pcba电连接的情况,线圈绕组的振动会继续传递到pcba,使得pcba振动,这可能影响pcba上焊点的稳定性。

3、因此,期望提供一种接触器组件,降低甚至避免线圈绕组和pcba受动铁芯与静铁芯碰撞影响而产生的振动。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接触器组件,包括:壳体;静铁芯,固定到壳体;线圈绕组,包括固定到壳体的绕组支架和围绕绕组支架缠绕的线圈;动铁芯,当线圈通电产生磁场时,动铁芯朝向静铁芯移动,当线圈断电不产生磁场时,动铁芯远离静铁芯移动;pcba,与线圈电连接;其中,静铁芯与线圈绕组之间存在间隙,使得动铁芯与静铁芯碰撞使静铁芯振动时,静铁芯至少部分地保持不与线圈绕组接触。

>2、根据该方案,由于静铁芯与线圈之间存在间隙,使得动铁芯与静铁芯碰撞使静铁芯振动时,静铁芯至少部分地保持不与线圈绕组接触,从而降低甚至避免了静铁芯的振动传递至线圈绕组和pcba,增加了线圈绕组的使用寿命并且改进了pcba的稳定性。

3、在一些方案中,静铁芯可以是中空的并且具有矩形的轮廓,线圈布置在静铁芯的中空区域中,静铁芯在朝向动铁芯的第一侧上设有开口,静铁芯在远离动铁芯的第二侧上邻近壳体。

4、在一些方案中,静铁芯的第一侧与线圈绕组之间存在间隙,使得动铁芯与静铁芯碰撞使静铁芯振动时,静铁芯的第一侧保持不与线圈绕组接触。

5、在一些方案中,静铁芯的第二侧与线圈绕组之间存在间隙,使得动铁芯与静铁芯碰撞使静铁芯振动时,静铁芯的第二侧保持不与线圈绕组接触。

6、在一些方案中,静铁芯的横向两侧与线圈绕组之间存在间隙,使得动铁芯与静铁芯碰撞使静铁芯振动时,静铁芯的横向两侧保持不与线圈绕组接触。

7、根据以上三个方案,通过在静铁芯与线圈绕组接触的各个侧面设置间隙,降低甚至完全避免了静铁芯与线圈绕组的接触,使得静铁芯受动铁芯的冲击而产生的振动不传递至线圈绕组和pcba,增加了线圈绕组的使用寿命并且改进了pcba的稳定性。

8、在一些方案中,静铁芯的第二侧与壳体之间可以设有缓冲垫。

9、根据该方案,可以降低静铁芯对壳体造成的冲击,从而进一步降低线圈绕组受到的冲击,进一步增加了线圈绕组的使用寿命并且改进了pcba的稳定性。

10、在一些方案中,绕组支架与壳体之间可以设有缓冲垫,例如缓冲垫可以设置在绕组支架与壳体之间的横向间隙中。

11、根据该方案,可以降低壳体对线圈绕组造成的冲击,进一步增加了线圈绕组的使用寿命并且改进了pcba的稳定性。

12、在一些方案中,pcba与绕组支架可以焊接固定。

13、根据该方案,通过焊接固定能够有效防止线圈绕组受到冲击振动时对pcba造成的冲击,改进了pcba的稳定性。

14、在一些方案中,间隙的宽度可以大于1mm。

15、根据该方案,当静铁芯受到动铁芯的撞击而振动时,如果静铁芯振动的振幅小于1mm,则大于1mm的间隙能够完全避免静铁芯与线圈绕组的接触,使得减震功能更稳定。

16、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接触器,包括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接触器组件。

17、根据该方案,因为在接触器组件中增加了线圈绕组的使用寿命并且改进了pcba的稳定性,所以也增加了接触器的使用寿命并且改进了接触器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触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静铁芯是中空的并且具有矩形的轮廓,所述线圈布置在所述静铁芯的中空区域中,所述静铁芯在朝向所述动铁芯的第一侧上设有开口,所述静铁芯在远离所述动铁芯的第二侧上邻近所述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触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静铁芯的横向两侧与所述线圈绕组之间存在间隙,使得所述动铁芯与所述静铁芯碰撞使所述静铁芯振动时,所述静铁芯的横向两侧保持不与所述线圈绕组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静铁芯的第二侧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缓冲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组支架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缓冲垫。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触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设置在所述绕组支架与所述壳体之间的横向间隙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PCBA与所述绕组支架焊接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的宽度大于1mm。

10.一种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接触器组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触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静铁芯是中空的并且具有矩形的轮廓,所述线圈布置在所述静铁芯的中空区域中,所述静铁芯在朝向所述动铁芯的第一侧上设有开口,所述静铁芯在远离所述动铁芯的第二侧上邻近所述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触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静铁芯的横向两侧与所述线圈绕组之间存在间隙,使得所述动铁芯与所述静铁芯碰撞使所述静铁芯振动时,所述静铁芯的横向两侧保持不与所述线圈绕组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宦志平李少凡王远钟韩旭
申请(专利权)人:施耐德电气工业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