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极蒸汽锅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和电极蒸汽锅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16819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9
本技术属于高压电极蒸汽锅炉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极蒸汽锅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和电极蒸汽锅炉系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未对高温污水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导致电极蒸汽锅炉系统运行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极蒸汽锅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用于连通排污扩容器与除氧器和/或给水箱的蒸汽管道和用于布置在蒸汽锅炉给水系统与排污扩容器之间的换热器。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使用上述电极蒸汽锅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的电极蒸汽锅炉系统。通过蒸汽管道和热交换装置,能够有效地利用排污扩容器中高温污水的余热,达到降低电极蒸汽锅炉系统的耗电量及运行成本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高压电极蒸汽锅炉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极蒸汽锅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和电极蒸汽锅炉系统


技术介绍

1、高压电极蒸汽锅炉能够利用三相高压电电势不同和炉水的导电性与高阻抗性的特点,在炉水内产生高压电流,直接释放热量并对炉水进行加热,从而产生可以加以控制和利用的蒸汽。

2、在高压电极锅炉工作的时候,炉水的导电率必须稳定在一个合适的区间内,但由于炉水不断挥发成蒸汽,导致炉水中的导电介质不断累积,进而导致炉水的导电率不断升高,因此,为了保证炉水的导电率,必须不停地对炉水进行排污。在现有高压电极蒸汽锅炉系统中,高温污水进入排污扩容器后,一部分挥发成低压蒸汽直接排入大气;另一部分变为低压高温饱和水,低压高温饱和水在经过冷却后直接排入地沟。

3、授权公告号为cn 215831885 u,授权公告日为2022.02.15的技术专利涉及锅炉定期排污扩容器
,且公开了一种定排余热回收装置(相当于蒸汽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承压定排扩容器,所述承压定排扩容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蒸汽排出管,所述蒸汽排出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气体稳压阀,所述蒸汽排出管的另一端与除氧器的入口相固定连接。

4、上述定排余热回收装置能够回收利用承压定排扩容器中的蒸汽的余热,但并未对高温污水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导致高压电极蒸汽锅炉系统的耗电量较高,进一步导致高压电极蒸汽锅炉系统的运行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极蒸汽锅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未对高温污水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导致电极蒸汽锅炉系统运行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2、同时,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电极蒸汽锅炉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未对高温污水的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导致电极蒸汽锅炉系统运行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电极蒸汽锅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的技术方案是:

4、一种电极蒸汽锅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蒸汽余热回收装置,蒸汽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用于连通排污扩容器与除氧器和/或给水箱的蒸汽管道,电极蒸汽锅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还包括用于布置在蒸汽锅炉给水系统与排污扩容器之间的换热器。

5、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为改进型专利技术创造。在排污扩容器上设置与除氧器和/或给水箱连通的蒸汽管道,能够将排污扩容器内的低压蒸汽引入除氧器和/或给水箱中,从而对除氧器中的给水进行加热或对给水箱中的水加热,由于给水箱中的水会通过给水管道进入除氧器中,所以对给水箱中的水进行加热能够使进入除氧器中的水的水温升高。通过设置换热器,能够使从给水箱进入除氧器中的水先经过换热器,并在换热器内与排污扩容器内的高温低压饱和水进行换热,从而提高除氧器给水的水温。综上所述,本系统能够有效地利用排污扩容器中低压蒸汽和高温低压饱和水的余热,对除氧器给水进行加热,从而减少除氧器的蒸汽消耗量,即减少电极蒸汽锅炉对除氧器的供汽量,最终达到提高电极蒸汽锅炉的产汽量,降低电极蒸汽锅炉系统的耗电量及运行成本的技术效果。

6、更进一步地,换热器布置在排污扩容器内部。

7、有益效果为:通过将换热器设置在排污扩容器内部,不需要额外设置与排污扩容器和换热器连通的管道,结构简单,同时,也能够避免管道内的高温低压饱和水与外界空气换热,减小高温低压饱和水与外界空气的换热面积,从而减少高温低压饱和水热量的散失,提高高温低压饱和水余热的利用率。

8、更进一步地,换热器串接在给水系统上。

9、有益效果为:相对于给水系统和换热器紧挨的技术方案,通过将换热器直接串接在给水系统上,结构简单且换热效率高。

10、更进一步地,换热器设置在排污扩容器下部。

11、有益效果为:通过将换热器设置在排污扩容器下部,能够使换热器直接与高温低压饱和水接触,从而有效地利用高温低压饱和水的余热。同时,一方面,能够提高除氧器给水的水温;另一方面,能够提前对高温低压饱和水进行降温,从而使低压饱和水不需要再次经过降温就可以直接排入地沟。

12、更进一步地,给水系统在换热器处分叉为多根换热管道并构成换热管组。

13、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换热管组,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加位于换热器中的给水系统的吸热面积和吸热时间,进而提高进入除氧器的水温。

14、更进一步地,排污扩容器顶部设有用于与蒸汽管道连接的排汽管座。

15、有益效果为:将排汽管座设置在排污扩容器顶部,一方面,能够有效地避免低压饱和水进入蒸汽管道中;另一方面,排污水挥发成低压饱和蒸汽后,蒸汽向上运动并能够直接进入蒸汽管道内。

16、更进一步地,蒸汽管道的一端伸入给水箱中,在使用时,蒸汽管道位于给水箱内的一端位于给水箱中水的水面以下。

17、有益效果为:在使用时,蒸汽管道的一端位于水面以下,能够使蒸汽对给水箱中的水进行充分加热。

18、更进一步地,蒸汽管道伸入给水箱中的一端设有均布器。

19、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均布器,能够使蒸汽与水充分混合,更好地加热给水箱中的水。

2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电极蒸汽锅炉系统的技术方案是:

21、一种电极蒸汽锅炉系统,包括除氧器、排污扩容器、给水箱和蒸汽余热回收装置,蒸汽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用于连通排污扩容器与除氧器和/或给水箱的蒸汽管道,电极蒸汽锅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还包括用于布置在蒸汽锅炉给水系统与排污扩容器之间的换热器。

22、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为改进型专利技术创造。在排污扩容器上设置与除氧器和/或给水箱连通的蒸汽管道,能够将排污扩容器内的低压蒸汽引入除氧器和/或给水箱中,从而对除氧器中的给水进行加热或对给水箱中的水加热,由于给水箱中的水会通过给水管道进入除氧器中,所以对给水箱中的水进行加热能够使进入除氧器中的水的水温升高。通过设置换热器,能够使从给水箱进入除氧器中的水先经过换热器,并在换热器内与排污扩容器内的高温低压饱和水进行换热,从而提高除氧器给水的水温。综上所述,本系统能够有效地利用排污扩容器中低压蒸汽和高温低压饱和水的余热,对除氧器给水进行加热,从而减少除氧器的蒸汽消耗量,即减少电极蒸汽锅炉对除氧器的供汽量,最终达到提高电极蒸汽锅炉的产汽量,降低电极蒸汽锅炉系统的耗电量及运行成本的技术效果。

23、更进一步地,换热器布置在排污扩容器内部。

24、有益效果为:通过将换热器设置在排污扩容器内部,不需要额外设置与排污扩容器和换热器连通的管道,结构简单,同时,也能够避免管道内的高温低压饱和水与外界空气换热,减小高温低压饱和水与外界空气的换热面积,从而减少高温低压饱和水热量的散失,提高高温低压饱和水余热的利用率。

25、更进一步地,换热器串接在给水系统上。

26、有益效果为:相对于给水系统和换热器紧挨的技术方案,通过将换热器直接串接在给水系统上,结构简单且换热效率高。

27、更进一步地,换热器设置在排污扩容器下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极蒸汽锅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蒸汽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蒸汽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用于连通排污扩容器与除氧器和/或给水箱的蒸汽管道,电极蒸汽锅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还包括用于布置在蒸汽锅炉给水系统与排污扩容器之间的换热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蒸汽锅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布置在排污扩容器内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蒸汽锅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串接在给水系统上。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极蒸汽锅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排污扩容器下部。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极蒸汽锅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系统在所述换热器处分叉为多根换热管道并构成换热管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蒸汽锅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扩容器顶部设有用于与蒸汽管道连接的排汽管座。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蒸汽锅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管道的一端伸入给水箱中,在使用时,所述蒸汽管道位于给水箱内的一端位于给水箱中水的水面以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极蒸汽锅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管道伸入给水箱中的一端设有均布器。

9.一种电极蒸汽锅炉系统,包括除氧器、排污扩容器和给水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极蒸汽锅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蒸汽锅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蒸汽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蒸汽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用于连通排污扩容器与除氧器和/或给水箱的蒸汽管道,电极蒸汽锅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还包括用于布置在蒸汽锅炉给水系统与排污扩容器之间的换热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蒸汽锅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布置在排污扩容器内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蒸汽锅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串接在给水系统上。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极蒸汽锅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排污扩容器下部。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极蒸汽锅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龙飞孟宾王志玺袁吉增张明孟祥喜姚彦芳吴奇万洪松
申请(专利权)人:平高帕拉特河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