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器及空气调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6749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8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及空气调节器,涉及空气调节器技术领域。空气调节器包括换热器,换热器包括换热本体、多个第一换热管、第一冷媒管及第二冷媒管。多个第一换热管位于换热本体内且沿换热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每个第一换热管包括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三支管及三通件,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及第三支管分别与三通件的三个开口连接。多个第三支管远离三通件的一端均与第二冷媒管连接。通过三通件的设置,能够增大换热管的密度来减少冷媒在第一换热管之中的流程长度。从而避免冷媒在第一换热管内流动时提前过热降低换热温差和引起压损,从而保证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气调节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器及空气调节器


技术介绍

1、空调器使用不同的制冷剂,应选择匹配管径的换热器,以提高换热效率。如r22冷媒压损较大,通常应用于φ7管、φ9管换热器。而对于r32、r410a冷媒,压损小,匹配φ7、φ5管换热器,能够提高换热效率。

2、经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若在大冷量风冷柜中使用φ5管的蒸发器,蒸发在制冷情况下,可能出现换热管内的流程过长导致冷媒可能会提前过热,进而导致换热效率降低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器及空气调节器,其能够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2、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换热器,包括:

4、换热本体;

5、多个第一换热管,多个第一换热管位于换热本体内且沿换热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每个第一换热管包括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三支管及三通件,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及第三支管分别与三通件的三个开口连接;

6、第一冷媒管,多个第一支管远离三通件的一端均与第一冷媒管连接;

7、第二冷媒管,多个第二支管远离三通件的一端均与第二冷媒管连接,多个第三支管远离三通件的一端均与第二冷媒管连接;

8、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及第三支管为φ5管。

9、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增大换热管的密度来减少冷媒在第一换热管之中的流程长度。从而避免冷媒在第一换热管内流动时提前过热引起压损,从而保证换热效率。

1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冷媒管与第二冷媒管位于换热本体的同侧。

11、通过上述设置,在插接第一冷媒管30与第二冷媒管时仅在换热本体的一侧完成即可,可以使得换热器更便利进行安装。

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支管与第三支管沿长度方向间隔排布。

13、通过上述设置,避免第二支管与第三支管在换热本体内出现干涉的情况。并且还能够通过第二支管与第三支管的排布来保证换热器的在长度方向上的换热效果。

1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换热器还包括设置于换热本体内的第二换热管及感温包,第二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冷媒管及第二冷媒管连接,感温包设置于第二换热管。

15、由于第一换热管的设置有三通件,第一换热管与三通件连接处的管厚度较薄,因此在第一换热管上设置感温包容易使得第一换热管由于管厚度较薄出现破裂的情况。通过上述设置,能够避免第二换热管出现由于管厚度较薄出现破裂的情况,保证感温包的正常工作。

1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换热管与多个第一换热管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第二换热管位于多个第一换热管的一侧。

17、通过上述设置,感温包能够检测到换热器的极限温度。

1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一换热管分为两组,第一冷媒管为液态冷媒管,第一冷媒管包括两个第一冷媒支管及与两个第一冷媒支管连接的第一冷媒总管;

19、两个第一冷媒支管远离第一冷媒总管的一端分别与两组中的多个第一支管连接。

20、通过上述设置,能够更好的分配与每组第一换热管中的第一支管连接的毛细管的长度。使得冷媒的流程长度较为均匀,以提高换热器的换热均匀度。

2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三通件设置于换热本体靠近第一冷媒管的一侧,三通件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及第三管路;

22、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及第三支管均为u型管,第一支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冷媒管及第一管路连接,第二支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管路及第二冷媒管连接,第三支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三管路及第二冷媒管连接。

23、通过上述设置,冷媒从第一冷媒管在第一换热管内流至第二冷媒管时,会在换热本体内往复流动两圈,也即冷媒的流程大约为4m。进而能够避免冷媒在第一换热管内流通时出现提前过热的情况。从而保证换热效果。

2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换热本体的长度方向上,换热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支管靠近第一冷媒管的一端相对第一管路靠近第一端。

25、通过上述设置,能够使得液态冷媒从第一冷媒管流入第一支管,并在第一支管流向第一管路时,液态冷媒从上往下流动阻力较小。

2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支管靠近第二冷媒管的一端相对第二管路靠近第二支管的一端更靠近第一端;第三支管靠近第二冷媒管的一端相对第三管路靠近第三支管的一端更靠近第一端。

27、通过上述设置,在气态冷媒占比进一步增大的情况下,气态冷媒在第二支管或第三支管内流动时,具有从下到上的流动趋势,这样气态冷媒流动的阻力会较小,从而使得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增高。

28、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空气调节器,包括换热装置、管路及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的换热器,换热装置通过管路与第一冷媒管或第二冷媒管连接。

29、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及空气调节器,空气调节器包括换热器,换热器包括换热本体、多个第一换热管、第一冷媒管及第二冷媒管。多个第一换热管位于换热本体内且沿换热本体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每个第一换热管包括第一支管、第二支管、第三支管及三通件,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及第三支管分别与三通件的三个开口连接。多个第一支管远离三通件的一端均与第一冷媒管连接,多个第二支管远离三通件的一端均与第二冷媒管连接,多个第三支管远离三通件的一端均与第二冷媒管连接。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及第三支管均为φ5管。通过三通件的设置,能够增大换热管的密度来减少冷媒在第一换热管之中的流程长度。从而避免冷媒在第一换热管内流动时提前过热降低换热温差和引起压损,从而保证换热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10.一种空气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装置、管路及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所述换热装置通过所述管路与所述第一冷媒管(30)或所述第二冷媒管(40)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

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封明王成周涯宸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