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彩凤专利>正文

足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6679 阅读:2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足套。所述足套包括第一防护部(2)、第二防护部(3)以及第三防护部(4),所述第一防护部(2)具有第一开口(5),以供使用者的脚拇指从中穿过;所述第二防护部(3)具有第二开口(6),以供使用者的脚小指从中穿过;并且所述第一防护部(2)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衬里(7),所述第二防护部内侧设置有第二衬里(8)。(*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足套,尤其是涉及一种对穿着者的脚趾进行保护的足套。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穿新鞋,或者一些不太合脚的鞋子时,由于穿着者的脚、尤 其是脚部的大拇指与小拇指在行走时与鞋子的内侧频繁摩擦和碰撞,从而会使得穿着者的 脚部感觉不适,并进而有可能造成脚趾水泡、发炎等足部疾病。尤其当女性穿着高跟鞋时, 由于脚部两侧会受到较大压力,上述问题尤其严重。针对上述问题,人们想到对脚部进行包裹(例如穿袜)来避免脚趾与鞋子内侧的 直接接触,从而减小上述不适感。然而该方案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在夏季到来时,女士们在很多场合下会穿着凉 鞋。由于凉鞋的开口部分的面积较大,因此如果对脚部进行包裹,则脚面部分的包裹材料会 通过凉鞋的开口部分而暴露于外,从而严重影响穿着者的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具有新颖结构的足套。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足套,所述足套包括第一防护部、第二防护 部以及第三防护部,所述第一防护部具有第一开口,以供使用者的脚拇指从中穿过;所述第 二防护部具有第二开口,以供使用者的脚小指从中穿过;并且所述第一防护部的内侧设置 有第一衬里,所述第二防护部内侧设置有第二衬里。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防护部、第二防护部以及第三防护部形成 为一体。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所述第一衬里与第二衬里可拆卸地附接到所述第 一防护部及第二防护部的内侧。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所述足套还包括第三衬里,该第三衬里设置于所述 第三防护部的内侧。利用本技术所述的足套,可在无需对足部进行包裹的情况下防止足部与鞋子 内侧的摩擦和碰撞,因此不会覆盖穿着者的脚面部分。从而即使穿着凉鞋,也不会影响穿着 者的美观。附图说明在参考附图并阅读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后,将会清楚地了解本技术的各 个方面及其优点。其中图1为本技术所述足套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足套使用状态下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足套使用状态下的另一侧视3图4为本技术所述足套使用状态下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4,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容易理解的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技术的实质精神下,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提出本技术的多种实施方式。因此,以下的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 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技术的全部或对本技术 技术方案的限定。参考图1,本技术所述足套1包括第一防护部2、第二防护部3以及第三防护 部4,所述第一防护部1具有第一开口 5,所述第二防护部具有第二开口 6。在使用时,穿着 者的脚部从该足套的后方开口插入,以使穿着者的脚拇指从第一开口 5中穿过,脚小指从 该第二开口 6穿过,且脚部的第二至第四指置于所述第一防护部和第二防护部之间的间隙 中。如图2-3所示,由于本技术所述所述足套仅通过第一防护部、第二防护部以 及第三防护部覆盖穿着者的脚部,而该足套的上表面基本敞开,因此即使穿着凉鞋,也不会 影响穿着者的美观。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护部2、第二防护部3以及第三防护部4形成为一体。 所述第一防护部2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衬里7,所述第二防护部3的内侧设置有第二 衬里8。优选地,所述第一衬里和第二衬里由诸如硅树脂这样的柔性材料制成。当穿着者的 脚部置于该足套中时,所述第一衬里和第二衬里使得穿着者的脚部的两侧与所述第一防护 部和第二防护部相隔,以改善穿着者在使用该足套时的舒适度。所述第一衬里7和第二衬里8的高度大致对应于穿着者的脚掌前部的厚度,以基 本上覆盖穿着者的脚掌前部的侧部。优选地,所述第一衬里7与第二衬里8可拆卸地附接到所述第一防护部2及第二 防护部3的内侧。所述可拆卸附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按扣、凸肋_滑槽等可拆卸结构。优选地,如图4所示,所述足套的第三防护部4的内侧还可以设置第三衬里9。该 第三衬里可由诸如聚氨酯这样的材料制成,以使穿着者的脚部具有良好透气性,以进一步 改善穿着者在使用该足套时的舒适度。所述第三防护部4的与鞋子内侧相接触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动覆层,以加强所述足 套与鞋子之间的摩擦,从而防止足套与鞋子之间的滑动。优选地,所述第三防护部的与鞋子相接触的表面为粗糙表面。虽然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示例性详细描述,但这些说明不应当 被认为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全部。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显 而易见的修改和变化均应被认为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一种足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足套(1)包括第一防护部(2)、第二防护部(3)以及第三防护部(4),所述第一防护部(2)具有第一开口(5),以供使用者的脚拇指从中穿过;所述第二防护部(3)具有第二开口(6),以供使用者的脚小指从中穿过;并且所述第一防护部(2)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衬里(7),所述第二防护部内侧设置有第二衬里(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部(2)、第二防护部(3)以及 第三防护部(4)形成为一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衬里(7)与第二衬里(8)可拆卸地 附接到所述第一防护部(2)及第二防护部(3)的内侧。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足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足套还包括第三衬里(9), 该第三衬里设置于所述第三防护部(4)的内侧。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足套。所述足套包括第一防护部(2)、第二防护部(3)以及第三防护部(4),所述第一防护部(2)具有第一开口(5),以供使用者的脚拇指从中穿过;所述第二防护部(3)具有第二开口(6),以供使用者的脚小指从中穿过;并且所述第一防护部(2)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衬里(7),所述第二防护部内侧设置有第二衬里(8)。文档编号A41D13/06GK201754805SQ201020195860公开日2011年3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9日专利技术者何璠, 张彩凤, 欧迈克, 邰维克, 陈醒诺 申请人:张彩凤;陈醒诺;何璠;邰维克;欧迈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足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足套(1)包括第一防护部(2)、第二防护部(3)以及第三防护部(4),所述第一防护部(2)具有第一开口(5),以供使用者的脚拇指从中穿过;所述第二防护部(3)具有第二开口(6),以供使用者的脚小指从中穿过;并且所述第一防护部(2)的内侧设置有第一衬里(7),所述第二防护部内侧设置有第二衬里(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彩凤陈醒诺何璠邰维克欧迈克
申请(专利权)人:张彩凤陈醒诺何璠邰维克欧迈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