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用于叠合板与烟道间的防渗漏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用于叠合板与烟道间的防渗漏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6617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叠合板与烟道间的防渗漏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成品烟道;叠合板结构,安装在成品烟道四周,所述叠合板结构与成品烟道间预留有缝隙;防水砂浆结构,设置在缝隙上部,形成第一道防水结构;板体结构,预埋在叠合板结构底部,所述板体结构由一体化成型的相互垂直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组成,所述第一板体将缝隙底部截断,使得第一板体与防水砂浆结构之间形成有止水空间,且第一板体还作为防渗漏结构的支撑平台;所述第二板体将止水空间分为第一止水空间和第二止水空间;两个止水空间内分别设有遇水膨胀止水条,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和相应的止水空间共同组成两级防水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叠合板与烟道间的防渗漏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国家大力推行建筑业的绿色施工及落实节能节材要求,多种新工艺新方法孕育而生,叠合板运用也越来越普遍,对于毛坯交付的厨房而言,叠合板与成品烟道之间往往存在封堵效果不佳导致水渗漏的情况,在交房整改项中占比较大。叠合板与成品烟道间的渗漏现象,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严重破坏了室内环境和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不但给施工单位造成诸多不良影响,后期也会给居住者带来不便。

2、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 109322491 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厨卫管道、烟道根部的防渗漏方法,包括将结构板预留孔洞和排水立管的间隙用细石混凝土填塞密实;在排水立管四周用细石混凝土浇筑止水反坎,将卫生间有水区域与排水立管隔离;在止水反坎两侧涂刷js防水涂料,排水立管根部,即止水反坎内部区域涂刷js防水涂料;烟道安装完毕后,烟道与结构预留洞之间用细石混凝土封堵,细石混凝土比卫生间地坪完成面高2~3cm,水平距离比预留洞口宽3~4cm,封堵烟道的混凝土高于地坪完成面。该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厨卫间烟道部位、管道根部的渗漏问题,但烟道安装完成后进行支模浇筑混凝土封堵,烟道与楼面结构之间预留宽度较小,洞口封堵新旧混凝土交接处为渗漏薄弱位置,容易出现渗漏现象,且浇筑难以保证混凝土密实。同时由于成品烟道表面是比较光滑的,也容易造成成品烟道表面与混凝土结合面不密实而出现渗漏现象。

3、有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用于叠合板与烟道间的防渗漏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多重防水结构的相互配合,满足叠合板与烟道间的防渗漏需求的用于叠合板与烟道间的防渗漏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2、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叠合板与烟道间的防渗漏结构,包括:

3、成品烟道;

4、叠合板结构,安装在所述成品烟道四周,所述叠合板结构与成品烟道间预留有缝隙;

5、防水砂浆结构,设置在所述缝隙上部,形成第一道防水结构;

6、板体结构,预埋在所述叠合板结构底部,所述板体结构由一体化成型的相互垂直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组成,所述第一板体将缝隙底部截断,使得第一板体与防水砂浆结构之间形成有止水空间,且所述第一板体还作为防渗漏结构的支撑平台;所述第二板体将所述止水空间分为第一止水空间和第二止水空间;两个止水空间内分别设有遇水膨胀止水条,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和相应的止水空间共同组成两级防水结构。

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缝隙侧壁上设置有防水涂层。

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叠合板结构包括叠合板和覆盖叠合板的混凝土层,所述第一板体预埋在所述叠合板靠近成品烟道一端底部,使得第一板体部分位于叠合板结构内,剩余部分延伸至缝隙中紧贴成品烟道侧壁。

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板体位于第一板体上方,且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体靠近成品烟道一端。

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板体部分埋设在防水砂浆结构中。

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止水空间的宽度大于第二止水空间的宽度。

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与防水砂浆的接触面自膨胀形成防水层。

13、一种用于叠合板与烟道间的防渗漏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4、s1、进行成品烟道的安装,使得叠合板结构与成品烟道间预留有缝隙,同时使预埋在所述叠合板结构底部的第一板体将缝隙底部截断,使得与第一板体垂直连接的第二板体将缝隙底部分为第一止水空间和第二止水空间;

15、s2、在两个止水空间内分别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使得遇水膨胀止水条和相应的止水空间共同组成两级防水结构;

16、s3、使用防水砂浆灌缝,使缝隙上部形成防水砂浆结构,作为第一道防水结构。

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缝隙侧壁上涂刷有防水涂料。

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板体底面涂抹有砂浆层。

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0、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叠合板靠近成品烟道一端预埋板体结构,一方面,利用第一板体延伸至成品烟道侧壁形成支撑平台,为防水砂浆的浇灌提供支撑面,以便于浇灌防水砂浆形成第一道防水结构,另一方面,利用板体结构形成的止水空间,能在渗漏水越过第一道防水结构和由遇水膨胀止水条形成的第二道防水结构时,将其限制在止水空间内,避免渗漏水的继续下渗。

21、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防水砂浆结构与第一板体之间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当遇到浆料时遇水膨胀止水条会发生自膨胀,进而能在与浆料接触面形成防水层,同时,当渗漏水越过第一道防水结构及防水层下渗时,遇水膨胀止水条可继续发生膨胀,对渗漏水进行阻挡,使得遇水膨胀止水条能作为第二道防水结构,有效防止渗漏水的下渗。另外,遇水膨胀止水条能作为防水砂浆结构与板体结构之间的柔性连接件,使得防水砂浆结构、遇水膨胀止水条和板体结构形成整体的防渗漏结构,有效提高防渗漏结构的防渗效果。此外,第二遇水膨胀止水条能作为堵塞第一板体靠近成品烟道一侧与成品烟道之间的空隙的堵塞件,避免渗漏水沿空隙下渗,进而将落入第二空间内的渗漏水限定在第二止水空间内。

22、3.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叠合板与成品烟道形成的缝隙的左右侧壁上涂刷防水涂料,能将渗漏水的渗漏区域限定在缝隙内,避免渗漏水向叠合板和成品烟道扩散,影响叠合板和成品烟道的使用寿命。

23、4.本专利技术的防水砂浆结构的初步防水、防水涂料涂刷侧壁的侧面防渗、遇水膨胀止水条的止水和止水空间的限水的多重防水设计,能使得防渗漏结构在长时间内保持较好的防渗效果,满足叠合板与烟道间的防渗漏需求,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大大降低后期的维修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叠合板与烟道间的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叠合板与烟道间的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侧壁上设置有防水涂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叠合板与烟道间的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板结构包括叠合板和覆盖叠合板的混凝土层,所述第一板体预埋在所述叠合板靠近成品烟道一端底部,使得第一板体部分位于叠合板结构内,剩余部分延伸至缝隙中紧贴成品烟道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叠合板与烟道间的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体位于第一板体上方,且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体靠近成品烟道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叠合板与烟道间的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体部分埋设在防水砂浆结构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叠合板与烟道间的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水空间的宽度大于第二止水空间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叠合板与烟道间的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遇水膨胀止水条与防水砂浆的接触面自膨胀形成防水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叠合板与烟道间的防渗漏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叠合板与烟道间的防渗漏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侧壁上涂刷有防水涂料。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叠合板与烟道间的防渗漏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底面涂抹有砂浆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叠合板与烟道间的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叠合板与烟道间的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侧壁上设置有防水涂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叠合板与烟道间的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合板结构包括叠合板和覆盖叠合板的混凝土层,所述第一板体预埋在所述叠合板靠近成品烟道一端底部,使得第一板体部分位于叠合板结构内,剩余部分延伸至缝隙中紧贴成品烟道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叠合板与烟道间的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体位于第一板体上方,且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体靠近成品烟道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叠合板与烟道间的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明朱峰杨柏桥王捷刘静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