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充电场站控制器系统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16578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7
本申请涉及一种智能充电场站控制器系统结构,智能充电场站控制器系统结构包括:箱体与固定组件。箱体内部具有腔室,固定组件设于腔室内,固定组件用于固定信号端口设备,其中,信号端口设备用于与充电桩连接,并向外提供连接端口。在智能充电场站控制器系统结构中,设置箱体,并在箱体内设置固定组件,使得箱体内可用于固定信号端口设备,以便实现向外提供对充电桩检测的连接端口。如此设计,引入箱体与固定组件,便于信号端口设备的安装,为连接充电桩的检测提供安装结构基础,满足对充电桩信号检测的扩建需求,有利于提升检测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充电,特别是涉及智能充电场站控制器系统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对新能源规划的逐步落实,以及日益增长的对新能源的实施和应用的需求,已经把新能源充电桩列入了新基建七大领域的第四大领域之中,因而,新能源充电场站需要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对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需求。

2、随着充电桩的投入使用,管理人员需要对充电桩的运行参数及运行状态进行检测,比如:充电桩中的高低电压检测、功率输出检测、故障信息检测等。以便及时掌握充电桩工作状况,保证其稳定运行。然而,受限于现有充电场站的结构设计,尤其在老小区中充电场站的设计,往往缺乏相应控制器系统的相关结构,如:连接充电桩的检测端口的安装结构,无法满足信号检测的扩建需求,导致检测极其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智能充电场站控制器系统结构,为信号检测端口提供安装基础,满足对充电桩信号检测的扩建需求,有利于提升检测的便利性。

2、一种智能充电场站控制器系统结构,所述智能充电场站控制器系统结构包括:箱体,内部具有腔室;固定组件,设于所述腔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充电场站控制器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充电场站控制器系统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充电场站控制器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20)包括第一支架(21)、及设于所述第一支架(21)上的隔板(213)与安装件(214),所述第一支架(21)设于所述腔室(14)内,所述隔板(213)用于承托所述信号端口设备,所述安装件(214)用于固定所述信号端口设备的线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充电场站控制器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21)包括并列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件(211)与第二支撑件(212),所述隔板(213)与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充电场站控制器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充电场站控制器系统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充电场站控制器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20)包括第一支架(21)、及设于所述第一支架(21)上的隔板(213)与安装件(214),所述第一支架(21)设于所述腔室(14)内,所述隔板(213)用于承托所述信号端口设备,所述安装件(214)用于固定所述信号端口设备的线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充电场站控制器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21)包括并列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件(211)与第二支撑件(212),所述隔板(213)与所述安装件(214)均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件(211)与第二支撑件(212)之间,且所述隔板(213)与所述安装件(214)沿所述第一支架(21)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充电场站控制器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211)与所述第二支撑件(212)均包括杆体部(21b)及设于所述杆体部(21b)上的侧护板(21a),所述隔板(213)连接于两个所述杆体部(21b)之间,所述安装连接于两个所述侧护板(21a)之间,且至少一个所述侧护板(21a)上设有开口(21d)。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充电场站控制器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组件(30),所述安装组件(30)设于所述腔室(14)内,并位于所述固定组件(20)的一侧,所述安装组件(30)用于安装开关设备,其中,所述开关设备用于与所述信号端口设备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充电场站控制器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静李勋邱熙毕德煌黄鹏黄智锋邓华森黎楚怡张思成郎洁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电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