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应用于隧道控烟的智能化可移动式空气幕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16498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隧道控烟的智能化可移动式空气幕装置及使用方法,装置包括固定框架、移动装置、吹气式空气幕装置;固定框架形成有轨道;移动装置放置于固定框架的轨道上,包括移动装置框架、可伸缩连接架、电机、自动控制盒、传动系统、车轮轴、车轮及制动装置;移动装置框架内部中空;可伸缩连接架通过螺栓安装于移动装置框架中部,并呈固定剪叉式升降;电机置于移动装置框架的底架后端中部,自动控制盒位于移动装置底架后端;传动系统设置于底架下方;车轮轴连接车轮与传动系统;制动装置位于车轮前;吹气式空气幕装置与移动装置上的可伸缩连接架使用连接杆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隧道控烟系统半自动化,实现长大复杂隧道排烟系统的高效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隧道防排烟技术和火灾安全,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隧道控烟的智能化可移动式气幕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隧道建设迅猛发展,隧道火灾事故频繁发生,隧道的消防安全问题受到了各行业的高度关注。由于隧道在空间结构上具有狭长、封闭、通风受限等特点,一旦隧道内发生火灾事故将会对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巨大的危害。

2、火灾发生所产生的高温烟气是人员生命安全主要威胁,极大的阻碍了人员紧急疏散与救援。火灾烟气往往具有较高的温度,随着烟气不断蔓延逐渐降低,而人们对高温的忍耐是有极限的。与此同时,火灾烟气中包含各种对人体有毒的气体,这些有毒气体使暴露在火灾中的人员窒息、中毒,火灾事故中约有半数的人员伤亡是由co中毒引起,而火灾烟气的产生也造成隧道中含氧量的降低,使人员缺氧窒息;火灾烟气中悬浮的烟粒子,对光具有遮蔽作用,降低人员的能见度,火灾烟气的遮光性使人们能见度降低,行动速率变慢,阻碍人员的安全疏散,也对消防人员的扑救行动造成极大的妨碍。因此,隧道火灾烟气防控这一问题需要重点关注。

3、现阶段针对隧道火灾烟气控制方式主要包括自然排烟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隧道控烟的智能化可移动式空气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框架、移动装置、吹气式空气幕装置;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隧道控烟的智能化可移动式空气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移动装置框架均采用耐高温腐蚀硬质金属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隧道控烟的智能化可移动式空气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控制盒还包括第一继电器、电机控制器,并且第一继电器与电机、第一电机控制器、第一无线信号收发模块通过电线连接以形成通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隧道控烟的智能化可移动式空气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式空气幕装置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隧道控烟的智能化可移动式空气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框架、移动装置、吹气式空气幕装置;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隧道控烟的智能化可移动式空气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移动装置框架均采用耐高温腐蚀硬质金属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隧道控烟的智能化可移动式空气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控制盒还包括第一继电器、电机控制器,并且第一继电器与电机、第一电机控制器、第一无线信号收发模块通过电线连接以形成通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隧道控烟的智能化可移动式空气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气式空气幕装置包括风机、空气幕外壳、外部框架、控制盒及多参数集成化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于隧道控烟的智能化可移动式空气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幕外壳底端部分采用铰接旋转结构并对缝隙进行密封形成所述可变角度出流口,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传刚刘懋桢陈奕涵李玉豪费孝贤焦澳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