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扬声器结构、掀背尾门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6413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扬声器结构、掀背尾门及汽车,包括车门内板、车门外板、低音扬声器以及音箱箱体防振颤装置;车门内板与车门外板匹配扣合焊接固定,车门内板和车门外板之间构成中空的腔体;车门外板内表面突设有上端开口的音箱箱体,车门内板对应音箱箱体位置开设有扬声器安装孔,低音扬声器匹配坐设固定于该扬声器安装孔上,音箱箱体周向的开口上沿密封固定于车门内板外表面对应位置处;音箱箱体防振颤装置容置于低音音箱内,且音箱箱体防振颤装置分别与车门内板和开口的音箱箱体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节省掉了低音箱箱体,即实现了降重效果,同时,杜绝了钣金作为低音音箱时在行驶过程中的振颤音,保证了低音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音响,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扬声器结构、掀背尾门及汽车


技术介绍

1、车内重低音音箱因车身结构原因及技术参数需求,导致尺寸及体积较大,需要占用车内较大空间。

2、通常低音音箱会布置在行李箱备胎盆内或行李箱左右侧围内,这样设置降低了车内储物空间的利用率;同时,因为低音箱箱体的存在,导致低音箱的成本及单体重量都大幅上涨,不利于整车经济性。

3、低音扬声器是车载扬声器中的低音喇叭单元,其作用是将从分频器输出的低频信号(频率范围一般在20hz-150hz)重放;空间感对于重播效果的好坏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超低音的表现;汽车音响的大敌是发动机音、行驶振颤音与风声,这部分声音主要集中于低音部分,克服这些噪音以及汽车内部结构条件致使的低音效果削弱问题,是汽车低音扬声器的首要任务。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扬声器结构、掀背尾门及汽车,利用了掀背尾门现有空间,节省掉了低音箱箱体,即实现了降重效果,也可以减少低音部分的设计复杂度,节省了零件成本及开发费,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扬声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门内板(1)、车门外板(2)、低音扬声器(3)以及音箱箱体防振颤装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扬声器结构,其特征在于:音箱箱体防振颤装置(4)包括防振颤加强板(41)以及一对防振颤减振支架(42),防振颤加强板(41)侧视形状近似“弓”形,防振颤加强板(41)上端内表面与对应位置的车门内板(1)外表面焊接固定,防振颤加强板(41)下端外表面与对应位置的车门外板(2)内表面焊接固定;一对防振颤减振支架(42)对称设置于车门内板(1)和防振颤加强板(41)之间,每个防振颤减振支架(42)一端与扬声器安装孔(11)外侧的车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扬声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门内板(1)、车门外板(2)、低音扬声器(3)以及音箱箱体防振颤装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扬声器结构,其特征在于:音箱箱体防振颤装置(4)包括防振颤加强板(41)以及一对防振颤减振支架(42),防振颤加强板(41)侧视形状近似“弓”形,防振颤加强板(41)上端内表面与对应位置的车门内板(1)外表面焊接固定,防振颤加强板(41)下端外表面与对应位置的车门外板(2)内表面焊接固定;一对防振颤减振支架(42)对称设置于车门内板(1)和防振颤加强板(41)之间,每个防振颤减振支架(42)一端与扬声器安装孔(11)外侧的车门内板(1)外表面焊接固定,每个防振颤减振支架(42)另一端与防振颤加强板(41)内表面焊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扬声器结构,其特征在于:防振颤加强板(41)整体由片材一体模压构成,防振颤加强板(41)上部横向向内凹设有梯形结构凹槽(411),一对防振颤减振支架(42)的另一端分别固定焊接于梯形结构凹槽(411)下方的防振颤加强板(41)内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扬声器结构,其特征在于:防振颤加强板(41)的梯形结构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征孙丽曾桂华房佳雪杨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