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基坑群地下结构楼层换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6292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基坑群地下结构楼层换撑结构,包括楼板,分别设于多基坑群的各开挖分区;中隔墙,设于相邻的所述开挖分区之间,所述楼板的端部顶撑于所述中隔墙,形成传力结构;楼板钢筋,设于所述楼板,所述楼板钢筋的第一端伸入所述楼板,第二端向靠近所述中隔墙的方向延伸并形成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向垂直于所述楼板的方向弯折形成供相邻的所述开挖分区的所述楼板进行绑扎对接的搭接头。本技术多基坑群地下结构楼层换撑结构,采用原结构设计的楼板钢筋延伸至分坑中隔墙,混凝土直接浇筑到中隔墙位置,避免后期植筋,同时减少了混凝土的剔凿工作,加强了基坑变形控制,节约了成本,确保了基坑的安全,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尤其涉及一种多基坑群地下结构楼层换撑结构


技术介绍

1、在大型建筑工程中,为了建造地下结构,需要先进行基坑的开挖,为了减少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和结构的影响,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通常将大型基坑划分为多个小坑,分段进行开挖,当在靠近地铁50米保护线范围之内,地下室结构楼层分坑施工时,必须设置换撑传力带,否则分坑中间中隔墙拆除后,会引起基坑变形,进而导致周边既有建筑物的变形等。

2、传统的楼层换撑传力带,是在结构板内预埋工字钢与中隔墙焊接,或者采用楼层混凝土楼板与中隔墙换撑传力,但后期中隔墙拆除时,换撑部分混凝土需要剔除,预留钢筋锚固长度不够,需要植筋,造成人工费成本增加;多余的混凝土剔除,产生粉尘,造成空气污染,混凝土原材浪费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多基坑群地下结构楼层换撑结构,减少了混凝土的剔凿工作,解决了多基坑群地下结构楼层换撑施工时材料浪费,成本增加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基坑群地下结构楼层换撑结构,其包括:

3、楼板,分别设于多基坑群的各开挖分区;

4、中隔墙,设于相邻的所述开挖分区之间,所述楼板的端部顶撑于所述中隔墙形成传力结构;

5、楼板钢筋,设于所述楼板,所述楼板钢筋的第一端伸入所述楼板,第二端向靠近所述中隔墙的方向延伸并形成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向垂直于所述楼板的方向弯折形成供相邻的所述开挖分区的所述楼板进行绑扎对接的搭接头。

6、较佳地,沿基坑高度方向的上下排所述楼板钢筋相互之间错开延伸。

7、较佳地,还包括设于各所述开挖分区且固定连接于所述楼板的梁,所述梁与所述中隔墙之间预留有距离,所述梁内设有梁主筋,且所述梁主筋的端部延伸至所述中隔墙。

8、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技术取得的技术效果是:

9、1)利用原结构并加长原结构本身的钢筋预留,避免后期植筋,节约了成本;

10、2)减少了混凝土的剔凿工作,减少了空气污染及材料浪费;

11、3)加强了基坑变形控制,确保了基坑的安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基坑群地下结构楼层换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基坑群地下结构楼层换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沿基坑高度方向的上下排所述楼板钢筋相互之间错开延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基坑群地下结构楼层换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各所述开挖分区且固定连接于所述楼板的梁,所述梁与所述中隔墙之间预留有距离,所述梁内设有梁主筋,且所述梁主筋的端部延伸至所述中隔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基坑群地下结构楼层换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基坑群地下结构楼层换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沿基坑高度方向的上下排所述楼板钢筋相互之间错开延伸。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毕江徐骏峰姚栋杨建伟顾文斌于世广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浙江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