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件数控加工用铣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6233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铜件数控加工用铣刀,本技术包括刀杆、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和刀座,所述刀杆的前端设置有刀头,所述第一螺杆设置在所述刀杆的左侧,所述第一螺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一紧固螺母,所述第二螺杆设置在所述刀杆的右侧,所述第二螺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二紧固螺母,所述刀座上开设有转孔,所述刀座通过转孔与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转动连接。在本技术中,设置的第一紧固螺母和第二紧固螺母可拧松,拧松后可向外拉动第一螺杆或第二螺杆,即可调节刀杆和刀头的位置,以便使用,然后可通过第一螺杆或第二螺杆带动刀杆和刀头旋转,即可调节刀杆和刀头的角度,以便使用,使用范围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铜件数控加工用零部件,具体为一种铜件数控加工用铣刀


技术介绍

1、铜件数控加工会用到铣刀,铣刀是用于铣削加工的、具有一个或多个刀齿的旋转刀具。工作时各刀齿依次间歇地切去工件的余量。铣刀主要用于在铣床上加工平面、台阶、沟槽、成形表面和切断工件等。

2、经检索,公告号为cn111136315a的专利公开了铣刀刀头和铣刀,其内容记载了“包括首尾顺次连接的多个弧形刃,相邻的两个弧形刃中位于首侧的弧形刃内切于位于尾侧的弧形刃。通过该铣刀刀头的多个弧形刃不仅能够经过铣刀刀头的一次旋转加工出多弧形回转体,有利于提高该铣刀刀头的生产效率,而且相邻的弧形刃之间形成平滑过渡,能够保证该铣刀刀头的生产精度。因而,该铣刀……”,由上述可知,该专利的铣刀不可调节,使用范围小,受到一定的局限性,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为此,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铜件数控加工用铣刀,包括刀杆、第一螺杆、第二螺杆和刀座,所述刀杆的前端设置有刀头,所述第一螺杆设置在所述刀杆的左侧,所述第一螺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一紧固螺母,所述第二螺杆设置在所述刀杆的右侧,所述第二螺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二紧固螺母,所述刀座上开设有转孔,所述刀座通过转孔与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转动连接。

3、优选的,所述刀头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刀头对称分布在所述刀杆的前后端。

4、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杆的前端设置有厘米刻度线。

5、优选的,所述第二螺杆的右侧设置有360°量角器。

6、优选的,所述刀座的顶端设置有刀柄。

7、优选的,还包括折叠组件,所述折叠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刀座右侧的长杆和与所述长杆铰链连接的折叠杆。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设置的第一紧固螺母和第二紧固螺母可拧松,拧松后可向外拉动第一螺杆或第二螺杆,即可调节刀杆和刀头的位置,以便使用,同时在调节位置时可查看对准设置的厘米刻度线,即可精确调节刀杆的位置,然后可通过第一螺杆或第二螺杆带动刀杆和刀头旋转,即可调节刀杆和刀头的角度,以便使用,使用范围大,同时在调节角度时可将设置的折叠组件的折叠杆对准360°量角器,即可精确调节刀杆的角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件数控加工用铣刀,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件数控加工用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110)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刀头(110)对称分布在所述刀杆(100)的前后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铜件数控加工用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200)的前端设置有厘米刻度线(2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铜件数控加工用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杆(300)的右侧设置有360°量角器(3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铜件数控加工用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座(400)的顶端设置有刀柄(4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铜件数控加工用铣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折叠组件(500),所述折叠组件(500)包括设置在所述刀座(400)右侧的长杆(510)和与所述长杆(510)铰链连接的折叠杆(5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件数控加工用铣刀,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件数控加工用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110)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刀头(110)对称分布在所述刀杆(100)的前后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铜件数控加工用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200)的前端设置有厘米刻度线(2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铜件数控加工用铣刀,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裕欧阳敬添冯世民张小猛李甫
申请(专利权)人:安博科佛山金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