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作条件下的杏树栽培节水节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6223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间作条件下的杏树栽培节水节肥方法。通过在杏树的定植沟两侧1米处沿行向设置土埂,土埂高宽30厘米,在两株树之间的中间位置挖宽50×50厘米,深60厘米深的坑,将长40厘米玉米秸秆等有机物竖放入坑内填实,也可在秸秆间加入有机肥和少量复合化肥,覆土5厘米左右,然后在坑的表面覆盖80×80厘米宽的塑料膜,四周用土覆盖密封,膜的中间开一小孔,塑料膜的中部低于四周8-10厘米。解决了间作物和杏树灌水和施肥矛盾问题,为果树和农作物的合理间作,提高综合经济效益找到了有效的解决途径,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果树栽培
具体的说,本专利技术涉及核果类果树的肥水调控技 术领域。
技术介绍
采用农林间方式进行农产品生产自古有之,至今仍在许多国家采用。到二十世纪 七十年代后期,为解决农林争地,改变传统农业中存在的肥料和能源的高成本投入,防止表 土流失,解决当今世界上存在的能源、环境污染和生存危机等问题,这一古老的经营方式逐 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并赋予它更新、更深刻的涵义。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相比,发达国家的 农林复合经营对防护林或间作林带的直接经济效益要求不高,对生态防护作用及防护林体 系的认识比较深刻。主要是因为发达国家因特殊的地理环境,在自然灾害的影响和工业化 的推进下,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首先意识到了维持森林生态平衡的重要性。由于世界各地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不同,林农结合的类型也多种多样。20世纪 50年代,我国开始真正有组织有规模地开展农林复合经营的实践与研究。该时期的主要特 点是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在生态学、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的指导下,组织农、 林、牧、副、渔等综合经营体系,使当地自然资源(气候、土地、水分等)和社会效益(劳力、 技术等)得以最充分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间作条件下的杏树栽培节水节肥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杏树的定植沟两侧1米处沿行向设置土埂,土埂高宽30厘米,在两株树之间的中间位置挖宽50×50厘米,深60厘米深的坑,将长40厘米玉米秸秆等有机物竖放入坑内填实,也可在秸秆间加入有机肥和少量复合化肥,覆土5厘米左右,然后在坑的表面覆盖80×80厘米宽的塑料膜,四周用土覆盖密封,膜的中间开一小孔,塑料膜的中部低于四周8-10厘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康潘存德李永娴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