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肥槽回填的自密实流态土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6222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坑肥槽回填的自密实流态土及施工方法;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基坑肥槽回填的自密实流态土,所述自密实流态土的各组分质量份数配比包括:土颗粒料65~75份、水80~120份、水泥熟料15~20份、石粉10~15份、矿渣粉10~15份、玄武岩短纤15~30份、固结填料10~20份、减水剂2~5份,以及固结助剂4~10份;所述固结填料中包括质量分数40%以上的生石灰,所述固结助剂中包括质量分数40%以上的水玻璃。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使用上述基坑肥槽回填的自密实流态土进行基坑肥槽回填的施工方法。本申请成本相对低廉,具有较好的防水和防渗漏性能,施工过程较为便捷,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建筑,尤其涉及一种基坑肥槽回填的自密实流态土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城市用地限制愈发严格,建筑空间愈发趋于密集,城市楼宇建筑向高层化发展,这就导致建筑基坑深度较大,施工空间不断变小。狭小的施工空间及复杂环境条件,导致现有高层建筑基坑的肥槽呈现出狭窄且深度大的特点。

2、现有建筑工程的肥槽回填方案,大多采用素土回填方案。即采用一定比例的素土和灰土进行分层回填,采用分层回填分层夯实的方式进行施工,施工时采用机械填土和机械夯实。而采用现有的上述回填施工方案,面对这类宽度较窄、回填深度较深的基坑肥槽,施工时回填土无法保证分层夯实,作业面狭小、压实机械无法展开,回填土夯实质量也难以保证。经过回填的肥槽遇水易产生沉降;而且防水性较差,极易导致渗漏发生,引发建筑地基基础的浸水、渗漏。

3、目前有部分建筑建筑工程的肥槽回填方案,采用混凝土配合素土回填的方案。即在回填时分层回填,部分使用混凝土,其余部分采用素土回填。这样的施工方案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防水,但是面对狭窄且深度大的肥槽,施工同样较为困难。此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坑肥槽回填的自密实流态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密实流态土的各组分质量份数配比包括:土颗粒料65~75份、水80~120份、水泥熟料15~20份、石粉10~15份、矿渣粉10~15份、玄武岩短纤15~30份、固结填料10~20份、减水剂2~5份,以及固结助剂4~10份;所述固结填料中包括质量分数40%以上的生石灰,所述固结助剂中包括质量分数40%以上的水玻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肥槽回填的自密实流态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土颗粒料采用施工处的基坑开挖土,土颗粒料的粒径控制在5mm以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肥槽回填的自密实流态土,其特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肥槽回填的自密实流态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密实流态土的各组分质量份数配比包括:土颗粒料65~75份、水80~120份、水泥熟料15~20份、石粉10~15份、矿渣粉10~15份、玄武岩短纤15~30份、固结填料10~20份、减水剂2~5份,以及固结助剂4~10份;所述固结填料中包括质量分数40%以上的生石灰,所述固结助剂中包括质量分数40%以上的水玻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肥槽回填的自密实流态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土颗粒料采用施工处的基坑开挖土,土颗粒料的粒径控制在5mm以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肥槽回填的自密实流态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石粉的粒径5~50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肥槽回填的自密实流态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玄武岩短纤采用微米级短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肥槽回填的自密实流态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结填料包括质量分数40~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立昌武超刘成王一辰李佳俊李佳伟郑建光黄心愿杨亮李拴宝李玥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总承包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