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单核样髓源性抑制细胞靶向长循环药物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单核样髓源性抑制细胞靶向长循环药物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16176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核样髓源性抑制细胞靶向长循环药物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药物制剂领域,该药物递送系统包括长循环材料和单核样髓源性抑制细胞靶向药物递送系统;所述的长循环材料为红细胞膜;所述的单核样髓源性抑制细胞靶向药物递送系统中,单核样髓源性抑制细胞靶向功能分子和马来酰亚胺基化阳离子脂质体形成的第一复合物作为外壳,包被药物核心;所述的单核样髓源性抑制细胞靶向功能分子为巯基化Ly‑6C单克隆抗体;所述的药物核心为鱼精蛋白与基因药物形成的第二复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单核样髓源性抑制细胞靶向长循环药物递送系统具有M‑MDSCs靶向性,在生物体内循环时间较长,能够实现向M‑MDSCs长效递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核样髓源性抑制细胞靶向长循环药物递送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 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是不同分化阶段髓样祖细胞和前体细胞组成的异质群体,在肿瘤免疫抑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许多研究报道了mdscs在小鼠肿瘤中的存在,最近的研究也表明mdscs在人类胶质母细胞瘤、乳腺癌、尿路上皮癌和胰腺癌中的存在。高mdscs癌症患者死亡几率几乎翻倍,循环中mdscs可预测癌症患者较高分期和较差预后,增加患者对检查点抑制剂的耐药风险。因此,mdscs被认为是肿瘤微环境最重要的保护细胞,是免疫抑制盾牌的基石,协助肿瘤逃避免疫系统和免疫治疗杀伤。

2、根据单核细胞和粒细胞起源,可将mdscs主要分为单核样髓源性抑制细胞(monocytic mdscs,m-mdscs)与多核型髓源性抑制细胞(pmn-mdscs)。pmn-mdscs通常是短命细胞,而被招募到肿瘤的m-mdscs可以释放多种t细胞抑制因子,如精氨酸酶和一氧化二氮合酶等,妨碍效应t细胞功能。此外,m-mdscs限制效应cd4和cd8t淋巴细胞增殖,抑制其细胞因子释放,诱导这些细胞凋亡。m-mdscs还可以诱导调节性t和调节性b细胞产生,限制传统b细胞增殖和抗体释放。且m-mdscs还可以抑制nk细胞和抗原呈递细胞活性,诱导巨噬细胞向调节表型极化,迁移到肿瘤部位的m-mdscs也通常最终分化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进一步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向耐受偏移。

3、现有技术中,有一些研究报道了髓源性抑制性细胞抑制剂的存在,如公开号为cn108853129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升麻素苷在制备髓源性抑制细胞抑制药物中的应用,研究结果显示,升麻素苷可以抑制机体mdscs的产生和募集活化,并且提高cd3+cd8+t细胞的含量,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调节能力;公开号为cn113975253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甘草酚对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具备良好的杀伤效果。

4、靶向递送是药物递送系统相对于游离药物在癌症治疗中的主要优势之一。通过精细的设计和修饰,药物递送系统可以保持更好的特异性、生物利用度、更大的载药量、更长的半衰期以及对正常组织更小的细胞毒性,可以克服传统化学疗法存在的缺陷。过去的二十年中,随着聚合物科学、药剂学、生物共轭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跨学科方法巨大发展,大量用于癌症治疗和诊断的药物递送材料应运而生。如公开号为cn111437399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基因与化学小分子共递送系统,该药物共递送系统以吲哚胺2,3-双加氧酶-1为靶点的小干扰rna首次与吉西他滨联合包载于2-甲基咪唑锌金属有机骨架纳米笼中,以缓解调节性t细胞和髓源性抑制细胞相关的免疫抑制。然而,针对m-mdscs诱导抗肿瘤免疫抑制过程所设计的靶向药物递送系统仍鲜有报道。且肿瘤作为一种慢性炎症,会导致m-mdscs持续异常生成,意味着针对m-mdscs的短期治疗可能无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单核样髓源性抑制细胞(m-mdscs)靶向长循环药物递送系统,其具有m-mdscs靶向性,在生物体内循环时间较长,能够实现向m-mdscs长效递药,在治疗癌症这类慢性炎症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具体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单核样髓源性抑制细胞靶向长循环药物递送系统,包括长循环材料和单核样髓源性抑制细胞靶向药物递送系统,长循环材料包被在单核样髓源性抑制细胞靶向药物递送系统外部;

4、所述的长循环材料为红细胞膜;

5、所述的单核样髓源性抑制细胞靶向药物递送系统中,单核样髓源性抑制细胞靶向功能分子和马来酰亚胺基化阳离子脂质体形成的第一复合物作为外壳,包被药物核心;所述的单核样髓源性抑制细胞靶向功能分子为巯基化ly-6c单克隆抗体;所述的药物核心为鱼精蛋白与基因药物形成的第二复合物。

6、本专利技术利用鱼精蛋白阳离子特性,压缩基因药物形成带负电的药物核心;m-mdscs表达高ly6c标记蛋白,故使用ly-6c单克隆抗体作为单核样髓源性抑制细胞靶向功能分子;利用马来酰亚胺基与疏基的反应,形成表面修饰ly-6c单克隆抗体的第一复合物,并利用其正电性包被带有负电的药物核心;红细胞膜上存在特殊功能蛋白cd47,通过在单核样髓源性抑制细胞靶向药物递送系统表面修饰红细胞膜,构建单核样髓源性抑制细胞靶向长循环药物递送系统,可以减少药物递送系统被巨噬细胞吞噬,能够实现药物递送系统在体内长循环作用。

7、优选的,所述的马来酰亚胺基化阳离子脂质体的制备方法为:将阳离子脂质、胆固醇、dspe-peg2000与dspe-peg2000-mal溶解于有机溶剂中,旋转蒸发去除有机溶剂得到脂膜,去离子水水化、超声分散后,得到所述的马来酰亚胺基化阳离子脂质体。

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阳离子脂质选自dotap、dotma、dodma或dlin-mc3-dma;所述的有机溶剂为氯仿;阳离子脂质、胆固醇、dspe-peg2000与dspe-peg2000-mal的投料质量比为10:5-20:0.5-3:0.5-3。

9、优选的,所述的基因药物为pd-l1陷阱质粒。

10、所述的pd-l1陷阱质粒的制备方法为:将pd-1的细胞外结构域和软骨基质蛋白的c端三聚化结构域与柔性铰链区和分泌信号肽序列相融合,克隆到pcdna3.1的nhe i和xho i位点之间,得到pd-l1陷阱质粒。

11、优选的,所述的药物核心的制备方法为:将鱼精蛋白与基因药物以质量比0.5-2:1溶解于葡萄糖溶液中,搅拌孵育,得到药物核心。

12、所述的巯基化ly-6c单克隆抗体为ly-6c单克隆抗体通过巯基化改性得到,优选的,所述的巯基化改性方法为:将ly-6c单克隆抗体与2-亚氨基硫烷盐酸盐溶解于缓冲液中,搅拌反应,纯化浓缩后得到巯基化ly-6c单克隆抗体。

13、进一步优选的,ly-6c单克隆抗体与2-亚氨基硫烷盐酸盐的投料摩尔比为1:5-20。

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的单核样髓源性抑制细胞靶向长循环药物递送系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5、(1)将单核样髓源性抑制细胞靶向功能分子和马来酰亚胺基化阳离子脂质体混合,搅拌孵育后,得到第一复合物;

16、(2)将药物核心与第一复合物混合,搅拌孵育后,得到所述的单核样髓源性抑制细胞靶向药物递送系统;

17、(3)收集血细胞,获得红细胞膜,将红细胞膜与所述的单核样髓源性抑制细胞靶向药物递送系统混合,搅拌孵育后,得到所述的单核样髓源性抑制细胞靶向长循环药物递送系统。

18、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的药物核心与第一复合物按照质量比20-200:1000混合。

19、优选的,步骤(3)中,红细胞膜与所述的单核样髓源性抑制细胞靶向药物递送系统按照质量比0.5-2:1混合。

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核样髓源性抑制细胞靶向长循环药物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长循环材料和单核样髓源性抑制细胞靶向药物递送系统,长循环材料包被在单核样髓源性抑制细胞靶向药物递送系统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核样髓源性抑制细胞靶向长循环药物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马来酰亚胺基化阳离子脂质体的制备方法为:将阳离子脂质、胆固醇、DSPE-PEG2000与DSPE-PEG2000-MAL溶解于有机溶剂中,旋转蒸发去除有机溶剂得到脂膜,去离子水水化、超声分散后,得到所述的马来酰亚胺基化阳离子脂质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核样髓源性抑制细胞靶向长循环药物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阳离子脂质选自DOTAP、DOTMA、DODMA或DLin-MC3-DMA;所述的有机溶剂为氯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核样髓源性抑制细胞靶向长循环药物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因药物为PD-L1陷阱质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核样髓源性抑制细胞靶向长循环药物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核心的制备方法为:将鱼精蛋白与基因药物以质量比0.5-2:1溶解于葡萄糖溶液中,搅拌孵育,得到药物核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核样髓源性抑制细胞靶向长循环药物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巯基化Ly-6C单克隆抗体为Ly-6C单克隆抗体通过巯基化改性得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核样髓源性抑制细胞靶向长循环药物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巯基化改性方法为:将Ly-6C单克隆抗体与2-亚氨基硫烷盐酸盐溶解于缓冲液中,搅拌反应,纯化浓缩后得到巯基化Ly-6C单克隆抗体。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单核样髓源性抑制细胞靶向长循环药物递送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单核样髓源性抑制细胞靶向长循环药物递送系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药物核心与第一复合物按照质量比20-200:1000混合,步骤(3)中,红细胞膜与所述的单核样髓源性抑制细胞靶向药物递送系统按照质量比0.5-2:1混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单核样髓源性抑制细胞靶向长循环药物递送系统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核样髓源性抑制细胞靶向长循环药物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长循环材料和单核样髓源性抑制细胞靶向药物递送系统,长循环材料包被在单核样髓源性抑制细胞靶向药物递送系统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核样髓源性抑制细胞靶向长循环药物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马来酰亚胺基化阳离子脂质体的制备方法为:将阳离子脂质、胆固醇、dspe-peg2000与dspe-peg2000-mal溶解于有机溶剂中,旋转蒸发去除有机溶剂得到脂膜,去离子水水化、超声分散后,得到所述的马来酰亚胺基化阳离子脂质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核样髓源性抑制细胞靶向长循环药物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阳离子脂质选自dotap、dotma、dodma或dlin-mc3-dma;所述的有机溶剂为氯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核样髓源性抑制细胞靶向长循环药物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因药物为pd-l1陷阱质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核样髓源性抑制细胞靶向长循环药物递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核心的制备方法为:将鱼精蛋白与基因药物以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弘俞彤孟廷廷胡富强周文韬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