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转辙器跟端固定垫板台板结构优化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转辙器跟端固定垫板台板结构优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6044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辙器跟端固定垫板台板结构优化方法,包括步骤基于初始安装状态的扣压点高度设计;基于扣压力及疲劳性能均衡匹配的支撑点高度设计;计算确定尖轨跟端固定垫板弹性夹设计弹程;计算确定支撑点高度参数;尖轨跟端固定垫板弹性夹接触状态验证。解决了尖轨跟端固定垫板弹性夹在安装及使用过程中出现安装过程中安装难度大,不易安装到位;弹性夹折断,扣压力过大;弹性夹与尖轨跟端固定垫板台板内腔接触状态不良,内腔上表面除扣压点之外存在与弹性夹接触的问题;实现尖轨跟端固定垫板弹性夹工作状态下的扣压力与尖轨可动段滑床板弹性夹工作状态下的扣压力统一,提升列车过岔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转辙器跟端固定垫板台板结构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在尖轨跟端固定垫板弹性夹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安装难度大,不易安装到位;弹性夹折断,扣压力过大;基于台板内腔刻痕磨痕可知,弹性夹与台板内腔接触状态不良,内腔上表面除扣压点之外存在与弹性夹接触的情况(实际是不允许接触的)。以上几方面问题均与尖轨跟端固定垫板台板内腔扣压点和支撑点高度设计直接相关。

2、基于此,针对目前尖轨跟端固定垫板台板内腔设计方案多样、方案合理性缺乏验证、实际服役过程中弹性夹问题较多的问题,针对性地开展优化设计。

3、现需一种转辙器跟端固定垫板台板结构优化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尖轨跟端固定垫板弹性夹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安装难度大,不易安装到位;弹性夹折断,扣压力过大;基于台板内腔刻痕磨痕可知,弹性夹与台板内腔接触状态不良,内腔上表面除扣压点之外存在与弹性夹接触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辙器跟端固定垫板台板结构优化方法,通过尖轨跟端固定垫板弹性夹工作状态下的扣压力与尖轨可动段滑床板弹性夹工作状态下的扣压力统一和结构优化,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辙器跟端固定垫板台板结构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将转辙器跟端的位置的弹性夹设置于初始安装位置,并根据初始安装位置的扣压点位置弹性夹上表面距离垫板底面的高度计算扣压点高度参数;

>4、s2、对滑床板的弹性夹和尖轨跟端固定垫板的弹性夹进行扣压力位移曲线试验,根据扣压力位移曲线获取不同弹程条件下的扣压力;

5、s3、通过滑床板的弹性夹的扣压力位移曲线,根据滑床板弹性夹设计弹程计算滑床板弹性夹额定扣压力;

6、s4、选取滑床板弹性夹额定扣压力的α%~β%范围作为尖轨跟端固定垫板弹性夹额定扣压力;

7、s5、通过尖轨跟端固定垫板的弹性夹的扣压力位移曲线,根据额定扣压力范围计算尖轨跟端固定垫板的弹性夹弹程范围dmin~dmax;

8、s6、将固定垫板弹性夹设计弹程范围离散为n个试验工况,对于工况i,对应设计弹程di的计算方法如下:

9、

10、s7、根据不同工况弹程进行疲劳性能试验,得到各工况a次荷载循环后的残余变形量值li;

11、s8、根据滑床板弹性夹设计弹程开展疲劳试验,得到a次荷载循环后的残余变形量值l0;

12、s9、定义固定垫板弹性夹目标设计弹程为de,令de=dmin,i=1;

13、s10、判断是否0.8l0≤li≤1.2l0,若是则进行步骤s11,否则令i=i+1进行步骤s10;

14、s11、判断i是否为最大值,是则进行步骤s13,否则进行步骤s12;

15、s12、判断是否满足是则令i=i+1后进行步骤s11,否则令de=di,i=i+1后进行步骤s11;

16、s13、将得到的de作为固定垫板弹性夹目标设计弹程;

17、s14、进行尖轨跟端固定垫板弹性夹接触状态验证,判断接触状态是否符合匹配需求,是则将扣压力参数和支撑点高度参数作为最终结果,否则调整计算得到的扣压点高度参数后进行步骤s1·。

18、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转辙器跟端固定垫板台板结构优化方法,作为优选方式,步骤s14具体包括:

19、s141、基于扣压点及支撑点高度参数,计算确定初始安装状态下弹性夹后部与滑床台内腔顶面接触状态;

20、s142、判断弹性夹后部与滑床台内腔顶面是否接触,是则进行步骤s143,否则进行步骤s146;

21、s143、判断干涉尺寸是否≥2mm,是则进行步骤s145,否则进行步骤s144;

22、s144、判断弹性夹工作变形状态下,弹性夹后部与滑床台内腔顶面接触状态,若工作变形状态下接触则进行步骤s145;否则进行步骤s146;

23、s145、将步骤s1中计算得到的扣压点高度参数降低1mm,并进行步骤s1;

24、s146、将确定的扣压力参数和支撑点高度参数作为最终结果。

2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转辙器跟端固定垫板台板结构优化方法,作为优选方式,滑床板的弹性夹和尖轨跟端固定垫板的弹性夹的扣压力位移曲线试验均为室内试验。

2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转辙器跟端固定垫板台板结构优化方法,作为优选方式,步骤s4中,α<1<β。

2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转辙器跟端固定垫板台板结构优化方法,作为优选方式,α=80;β=120。

28、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如下:

29、(1)避免尖轨跟端固定垫板弹性夹在安装及使用过程中出现安装过程中安装难度大,不易安装到位;弹性夹折断,扣压力过大;弹性夹与尖轨跟端固定垫板台板内腔接触状态不良,内腔上表面除扣压点之外存在与弹性夹接触的情况;

30、(2)实现尖轨跟端固定垫板弹性夹工作状态下的扣压力与尖轨可动段滑床板弹性夹工作状态下的扣压力统一,提升列车过岔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辙器跟端固定垫板台板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辙器跟端固定垫板台板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4具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辙器跟端固定垫板台板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床板的弹性夹和尖轨跟端固定垫板的弹性夹的扣压力位移曲线试验均为室内试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辙器跟端固定垫板台板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α<1<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转辙器跟端固定垫板台板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α=80;β=1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辙器跟端固定垫板台板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辙器跟端固定垫板台板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4具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辙器跟端固定垫板台板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床板的弹性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振华王璞王猛王树国李伟张立军杨东升葛晶司道林钱坤杨亮王钟苑高原马俊琦马思远刘高岩樊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