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辙器跟端固定垫板台板结构优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6044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辙器跟端固定垫板台板结构优化方法,包括步骤基于初始安装状态的扣压点高度设计;基于扣压力及疲劳性能均衡匹配的支撑点高度设计;计算确定尖轨跟端固定垫板弹性夹设计弹程;计算确定支撑点高度参数;尖轨跟端固定垫板弹性夹接触状态验证。解决了尖轨跟端固定垫板弹性夹在安装及使用过程中出现安装过程中安装难度大,不易安装到位;弹性夹折断,扣压力过大;弹性夹与尖轨跟端固定垫板台板内腔接触状态不良,内腔上表面除扣压点之外存在与弹性夹接触的问题;实现尖轨跟端固定垫板弹性夹工作状态下的扣压力与尖轨可动段滑床板弹性夹工作状态下的扣压力统一,提升列车过岔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转辙器跟端固定垫板台板结构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在尖轨跟端固定垫板弹性夹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安装难度大,不易安装到位;弹性夹折断,扣压力过大;基于台板内腔刻痕磨痕可知,弹性夹与台板内腔接触状态不良,内腔上表面除扣压点之外存在与弹性夹接触的情况(实际是不允许接触的)。以上几方面问题均与尖轨跟端固定垫板台板内腔扣压点和支撑点高度设计直接相关。

2、基于此,针对目前尖轨跟端固定垫板台板内腔设计方案多样、方案合理性缺乏验证、实际服役过程中弹性夹问题较多的问题,针对性地开展优化设计。

3、现需一种转辙器跟端固定垫板台板结构优化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尖轨跟端固定垫板弹性夹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安装难度大,不易安装到位;弹性夹折断,扣压力过大;基于台板内腔刻痕磨痕可知,弹性夹与台板内腔接触状态不良,内腔上表面除扣压点之外存在与弹性夹接触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辙器跟端固定垫板台板结构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辙器跟端固定垫板台板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辙器跟端固定垫板台板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4具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辙器跟端固定垫板台板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床板的弹性夹和尖轨跟端固定垫板的弹性夹的扣压力位移曲线试验均为室内试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辙器跟端固定垫板台板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α<1<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转辙器跟端固定垫板台板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α=80;β=1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辙器跟端固定垫板台板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辙器跟端固定垫板台板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4具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辙器跟端固定垫板台板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床板的弹性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振华王璞王猛王树国李伟张立军杨东升葛晶司道林钱坤杨亮王钟苑高原马俊琦马思远刘高岩樊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