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近眼显示设备的光学模组及近眼显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6035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4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近眼显示设备的光学模组,光学模组包括:多层结构膜,多层结构膜包括:第一四分之一波片;第二四分之一波片,第二四分之一波片设置在第一四分之一波片的光路下游;第一吸收式偏光片,第一吸收式偏光片设置在第一四分之一波片与第二四分之一波片之间;第一透镜,设置在多层结构膜的光路下游,并且配置成对入射其上的光进行会聚或发散;部分反射器,设置在第一透镜靠近或远离多层结构膜的一侧;第二透镜,设置在第一透镜和部分反射器的光路下游;相位补偿单元,设置在第二透镜的光路下游;反射式偏振分光片,设置在相位补偿单元下游;第一相位延迟单元,设置在反射式偏振分光片与第二透镜之间,并且设置在相位补偿单元的光路上游或光路下游。通过设置多层结构膜和相位补偿单元,可以有效减少甚至消除折叠光路中的漏光现象,缩小光学模组的体积和重量,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大致涉及光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近眼显示设备的光学模组以及一种近眼显示设备。


技术介绍

1、目前在vr领域内,用于呈现图像的光学模组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单透镜方案,该方案的光学模组一般体积和重量均较大,对于体积小型化、重量轻型化的市场需求无法满足;另一类则采用折叠光路,即pancake方案,该产品能够极大的缩小产品体积和重量,但是由于成像光路需在光学模组中多次折叠,导致严重的漏光现象,从而影响用户的观看体验。

2、因此,如何缩小光学模组的体积和重量,并且减少甚至消除折叠光路中的漏光现象,一直是光学领域持续改进的需求。

3、
技术介绍
部分的内容仅仅是专利技术人所知晓的技术,并不当然代表本领域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近眼显示设备的光学模组,不仅可以缩小光学模组的体积和重量,而且可以有效减少甚至消除折叠光路中的漏光现象,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2、所述光学模组包括:

3、多层结构膜,所述多层结构膜包括:

4、第一四分之一波片;

5、第二四分之一波片,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片设置在所述第一四分之一波片的光路下游;和

6、第一吸收式偏光片,所述第一吸收式偏光片设置在所述第一四分之一波片与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片之间;

7、第一透镜,设置在所述多层结构膜的光路下游,并且配置成对入射其上的光进行会聚或发散;

8、部分反射器,设置在所述第一透镜靠近或远离所述多层结构膜的一侧;

9、第二透镜,设置在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部分反射器的光路下游;

10、相位补偿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透镜的光路下游;

11、反射式偏振分光片,设置在所述相位补偿单元下游;和

12、第一相位延迟单元,设置在所述反射式偏振分光片与所述第二透镜之间,并且设置在所述相位补偿单元的光路上游或光路下游。

13、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光学模组还包括:第二吸收式偏光片,所述第二吸收式偏光片设置在所述反射式偏振分光片的光路下游。

14、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光学模组还包括:显示屏,其中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多层结构膜的光路上游。

1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光学模组还包括:第二相位延迟单元,所述第二相位延迟单元设置在所述多层结构膜与所述显示屏之间,并且与所述多层结构膜贴合。

1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光学模组还包括:第三吸收式偏光片,所述第三吸收式偏光片设置在所述第二相位延迟单元上游,与所述第二相位延迟单元贴合,并且与所述显示屏贴合。

1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反射式偏振分光片具有透光轴和反光轴,所述相位补偿单元的光轴位于所述相位补偿单元与所述透光轴正交的平面内,或位于所述相位补偿单元与所述反光轴正交的平面内。

1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四分之一波片具有第一慢轴,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片具有第二慢轴,所述第一吸收式偏光片具有吸光轴,其中所述第一慢轴与所述第二慢轴平行或垂直,并且与所述吸光轴之间的夹角为45°或135°。

1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吸收式偏光片的吸光轴与所述反射式偏振分光片的透光轴平行。

2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其中所述第一相位延迟单元配置成可令入射到其上的圆偏振光、椭圆偏振光或线偏振光沿其光轴方向的偏振分量产生n*λ+3/4λ的相位延迟,或产生n*λ+1/4λ的相位延迟,其中n为整数。

2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其中所述第一相位延迟单元的光轴与所述反射式偏振分光片的透光轴的夹角为45°或135°。

2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相位补偿单元包括相位补偿膜,所述相位补偿膜具有光轴,所述相位补偿膜包括正a膜、负a膜、正b膜、负b膜、正c膜、负c膜和z膜中的一个或多个。

23、本技术还涉及一种近眼显示设备,包括:

24、外壳;和

25、至少一个如上所述的光学模组,所述光学模组封装于所述外壳内。

26、本技术的光学模组以及近眼显示设备,通过设置多层结构膜和相位补偿单元,可以有效减少甚至消除折叠光路中的漏光现象,并且能够缩小光学模组的体积和重量,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近眼显示设备的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模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吸收式偏光片,所述第二吸收式偏光片设置在所述反射式偏振分光片的光路下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屏,其中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多层结构膜的光路上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相位延迟单元,所述第二相位延迟单元设置在所述多层结构膜与所述显示屏之间,并且与所述多层结构膜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吸收式偏光片,所述第三吸收式偏光片设置在所述第二相位延迟单元上游,与所述第二相位延迟单元贴合,并且与所述显示屏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式偏振分光片具有透光轴和反光轴,所述相位补偿单元的光轴位于所述相位补偿单元与所述透光轴正交的平面内,或位于所述相位补偿单元与所述反光轴正交的平面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四分之一波片具有第一慢轴,所述第二四分之一波片具有第二慢轴,所述第一吸收式偏光片具有吸光轴,其中所述第一慢轴与所述第二慢轴平行或垂直,并且与所述吸光轴之间的夹角为45°或13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收式偏光片的吸光轴与所述反射式偏振分光片的透光轴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相位延迟单元配置成可令入射到其上的圆偏振光、椭圆偏振光或线偏振光沿其光轴方向的偏振分量产生n*λ+3/4λ的相位延迟,或产生n*λ+1/4λ的相位延迟,其中n为整数。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相位延迟单元的光轴与所述反射式偏振分光片的透光轴的夹角为45°或135°。

11.一种近眼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近眼显示设备的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模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吸收式偏光片,所述第二吸收式偏光片设置在所述反射式偏振分光片的光路下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屏,其中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所述多层结构膜的光路上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相位延迟单元,所述第二相位延迟单元设置在所述多层结构膜与所述显示屏之间,并且与所述多层结构膜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吸收式偏光片,所述第三吸收式偏光片设置在所述第二相位延迟单元上游,与所述第二相位延迟单元贴合,并且与所述显示屏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式偏振分光片具有透光轴和反光轴,所述相位补偿单元的光轴位于所述相位补偿单元与所述透光轴正交的平面内,或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乾亿吴皓杨兴朋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微瑞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