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掘进机顶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15927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掘进机顶推系统,改善顶管机始发姿态和掘进姿态,提高顶管机掘进姿态的控制,避免顶进过程中出现栽头、姿态偏离、甚至无法正常接收出洞的现象,解决现阶段顶环结构回退操作不便风险高的问题。本技术包括稳定支撑装置和推拉装置,推拉装置的推拉端设有与管片对应的力传递装置,推拉装置设置在稳定支撑装置上且沿管片周向分区设置。本技术从顶推系统设计出发,通过周向分区域施力设计,使得可以精准控制不同区域和方向的力的施加,并达到单独控制不同位置油缸的行程、改善始发姿态和掘进姿态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隧道施工,特别是指一种掘进机顶推系统


技术介绍

1、作为隧道施工技术的一种,顶管技术因其具有适应地层广,掘进面稳定,地面沉降小的优点,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顶管机施工时,在始发端需要预留出始发空间,在始发空间内借助于顶进设备产生的顶力,通过顶环等结构传递给管节和掘进机以完成顶管工程的施工。然而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特殊地质条件、设备管节自重、不均匀外部荷载等因素,导致掘进机顶进过程中姿态难以控制,严重时甚至出现顶进轴线严重偏差而无法接收出洞的现象。

2、为解决掘进机掘进姿态控制难的问题,目前主要采用推进系统分区分组联合控制等技术,通过液压控制的不断优化,提高顶进系统的控制精度,如公开号为cn104196540b的中国专利便提出了一种盾构机自动任意分组推进控制系统。还有通过确定更优的推进油缸的调节方法来提高调节精度,如公开号为cn110273689b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实现矩形盾构抗偏载的推进液压缸调节方法。可看出目前解决掘进机姿态控制难的方案主要集中顶推系统中液压控制和推进调节方法方面,然而这种解决方案存在控制效果不理想,控制难度高、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掘进机顶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稳定支撑装置(3)和推拉装置(1),推拉装置(1)的推拉端设有与管片对应的力传递装置(2),推拉装置(1)设置在稳定支撑装置(3)上且沿管片周向分区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掘进机顶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装置(1)包括N个顶推油缸(11a),N≥2,稳定支撑装置(3)包括后靠支架(31a),顶推油缸(11a)沿管片轴向平行设置在后靠支架(31a)上;力传递装置(2)包括M块与管片对应的分块顶环(21a),M≥2,分块顶环(21a)分别与对应的顶推油缸(11a)连接,能对管片的端面进行周向分区顶推。

3.根据权利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掘进机顶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稳定支撑装置(3)和推拉装置(1),推拉装置(1)的推拉端设有与管片对应的力传递装置(2),推拉装置(1)设置在稳定支撑装置(3)上且沿管片周向分区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掘进机顶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装置(1)包括n个顶推油缸(11a),n≥2,稳定支撑装置(3)包括后靠支架(31a),顶推油缸(11a)沿管片轴向平行设置在后靠支架(31a)上;力传递装置(2)包括m块与管片对应的分块顶环(21a),m≥2,分块顶环(21a)分别与对应的顶推油缸(11a)连接,能对管片的端面进行周向分区顶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掘进机顶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靠支架(31a)上设有k个稳定伸缩杆(32),k≥2,稳定伸缩杆(32)沿管片轴向平行设置,稳定伸缩杆(32)的一端与分块顶环(21a)连接、另一端连接在后靠支架(31a)上,一个分块顶环(21a)对应至少一个稳定伸缩杆(32)和至少一个顶推油缸(11a)。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掘进机顶推系统,其特征在于:法向或径向相邻的两个分块顶环(21a)通过轴向滑移件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掘进机顶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装置(1)包括n个反拉油缸(11b),n≥2,稳定支撑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佼王全胜贾正文王祥祥赵修旺陈一飞王亚威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