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尘基站和具有其的清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15917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3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集尘基站和具有其的清洁系统,所述集尘基站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支撑部;集尘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尘杯组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支撑部,当所述尘杯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部时,所述尘杯组件的至少部分侧壁与所述壳体贴合,所述集尘组件经所述壳体与所述尘杯组件连接。根据本技术的集尘基站,通过尘杯组件可拆卸的设置于支撑部,使用户清理尘杯组件内的灰尘时更加便捷,从而提升用户使用体验,通过尘杯组件的至少部分侧壁与壳体贴合,可以进一步提升用户清理尘杯组件的便捷程度,并且便于用户观察尘杯组件内的灰尘堆积情况,从而进一步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尤其是涉及一种集尘基站和具有其的清洁系统


技术介绍

1、近些年扫地机器人在生活中越来越普及,扫地机器人需要有配套的集尘基站来收集扫地机器人扫地时吸入的灰尘。部分集尘基站使用尘杯来收集灰尘,在用户使用过程中,基站底座和尘杯的配合形态会影响客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在于提出一种集尘基站,所述集尘基站可以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2、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集尘基站的清洁系统。

3、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集尘基站,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支撑部;集尘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尘杯组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支撑部,当所述尘杯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部时,所述尘杯组件的至少部分侧壁与所述壳体贴合,所述集尘组件经所述壳体与所述尘杯组件连接。

4、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集尘基站,通过设置壳体、集尘组件和尘杯组件,可以实现集尘基站的集尘功能,通过尘杯组件可拆卸的设置于支撑部,使用户清理尘杯组件内的灰尘时更加便捷,从而提升用户使用体验,通过尘杯组件的至少部分侧壁与壳体贴合,可以进一步提升用户清理尘杯组件的便捷程度,并且便于用户观察尘杯组件内的灰尘堆积情况,从而进一步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同时,节省生产材料,降低生产成本,并且有助于集尘基站实现轻量化。

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具有对接部,所述尘杯组件的至少部分侧壁与所述对接部贴合,所述对接部具有对接面,所述对接部形成有沿所述对接部的厚度方向贯通所述对接面的第一对接口;所述尘杯组件与所述对接部在水平方向上排布,所述尘杯组件包括尘杯,所述尘杯具有第二对接口,当所述尘杯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部时,所述第一对接口与所述第二对接口在垂直于所述对接面的方向上连通。

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对接口包括间隔布置的第一进尘口和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二对接口为间隔布置的第二进尘口和第二出气口,当所述尘杯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部时,所述第一进尘口与所述第二进尘口连通,所述第一出气口和所述第二出气口连通。

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进尘口与所述第一出气口上下间隔排布,且所述第一进尘口位于所述第一出气口的下侧。

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对接部的朝向所述尘杯的一侧形成有对接槽,所述对接槽的底壁形成为所述对接面,所述对接槽内设有与所述对接槽的形状适配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抵接在所述对接面与所述尘杯的外周面之间。

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对接槽的相对的两侧侧壁上设有沿竖向延伸的第一限位筋,所述第一限位筋与所述对接槽的底壁间隔开,所述尘杯的表面设有配合于所述对接槽内的凸起,所述凸起的朝向所述对接槽的侧壁的表面设有第二限位筋,所述第二限位筋位于所述第一限位筋的朝向所述对接面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限位筋抵接。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部上具有沿所述支撑部的周向方向延伸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周向方向的两端与所述对接部连接以共同限定出限位槽,所述尘杯组件的下端位于所述限位槽内。

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部的顶部具有凸台,所述尘杯组件的下表面上具有与所述凸台配合的定位槽,当所述尘杯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部时,所述凸台与所述定位槽配合以定位所述尘杯组件。

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尘杯包括:杯体,所述杯体为筒状,所述杯体的顶部和底部均敞开;上盖,所述上盖可打开地设在所述杯体的顶部;下盖,所述下盖可打开地设在所述杯体的底部。

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尘杯组件包括:旋风分离器,所述旋风分离器具有分离锥,所述分离锥竖向设置且内侧限定出旋风腔,所述分离锥形成有与所述旋风腔连通的入口、气体出口和落尘口,所述入口形成于所述分离锥的周壁上,所述入口的中心线沿所述分离锥的切向,所述气体出口形成于所述分离锥的顶部,所述落尘口形成于所述分离锥的底部。

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集尘组件包括:集尘风道、出风风道和基站风机,所述集尘风道连接且连通在所述壳体的集尘接口与所述尘杯组件之间,所述出风风道连接且连通在所述尘杯组件与所述基站风机之间。

15、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的清洁系统,包括:上述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集尘基站,所述集尘基座具有集尘接口;扫地机器人,所述扫地机器人具有集尘出口,所述扫地机器人具有与所述集尘基站配合的配合状态和与所述集尘基站脱离的分离状态,在所述配合状态,所述集尘出口与所述集尘接口连通。

16、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的清洁系统,通过设置扫地机器人,可以对地面进行清扫并收集地面上的灰尘,从而实现清洁系统的清洁功能,通过设置上述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的集尘基站,集尘基站可以收集扫地机器人内的灰尘,从而实现清洁系统的集尘功能,同时,集尘基站的装配难度较低,可以有效提升清洁系统的生产效率。

17、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尘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对接部,所述尘杯组件的至少部分侧壁与所述对接部贴合,所述对接部具有对接面,所述对接部形成有沿所述对接部的厚度方向贯通所述对接面的第一对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尘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口包括间隔布置的第一进尘口和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二对接口为间隔布置的第二进尘口和第二出气口,当所述尘杯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部时,所述第一进尘口与所述第二进尘口连通,所述第一出气口和所述第二出气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尘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尘口与所述第一出气口上下间隔排布,且所述第一进尘口位于所述第一出气口的下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尘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部的朝向所述尘杯的一侧形成有对接槽,所述对接槽的底壁形成为所述对接面,所述对接槽内设有与所述对接槽的形状适配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抵接在所述对接面与所述尘杯的外周面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尘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槽的相对的两侧侧壁上设有沿竖向延伸的第一限位筋,所述第一限位筋与所述对接槽的底壁间隔开,所述尘杯的表面设有配合于所述对接槽内的凸起,所述凸起的朝向所述对接槽的侧壁的表面设有第二限位筋,所述第二限位筋位于所述第一限位筋的朝向所述对接面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限位筋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尘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上具有沿所述支撑部的周向方向延伸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周向方向的两端与所述对接部连接以共同限定出限位槽,所述尘杯组件的下端位于所述限位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的顶部具有凸台,所述尘杯组件的下表面上具有与所述凸台配合的定位槽,当所述尘杯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部时,所述凸台与所述定位槽配合以定位所述尘杯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尘杯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尘杯组件包括:旋风分离器,所述旋风分离器具有分离锥,所述分离锥竖向设置且内侧限定出旋风腔,所述分离锥形成有与所述旋风腔连通的入口、气体出口和落尘口,所述入口形成于所述分离锥的周壁上,所述入口的中心线沿所述分离锥的切向,所述气体出口形成于所述分离锥的顶部,所述落尘口形成于所述分离锥的底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组件包括:集尘风道、出风风道和基站风机,所述集尘风道连接且连通在所述壳体的集尘接口与所述尘杯组件之间,所述出风风道连接且连通在所述尘杯组件与所述基站风机之间。

12.一种清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尘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尘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对接部,所述尘杯组件的至少部分侧壁与所述对接部贴合,所述对接部具有对接面,所述对接部形成有沿所述对接部的厚度方向贯通所述对接面的第一对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尘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接口包括间隔布置的第一进尘口和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二对接口为间隔布置的第二进尘口和第二出气口,当所述尘杯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撑部时,所述第一进尘口与所述第二进尘口连通,所述第一出气口和所述第二出气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尘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尘口与所述第一出气口上下间隔排布,且所述第一进尘口位于所述第一出气口的下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尘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部的朝向所述尘杯的一侧形成有对接槽,所述对接槽的底壁形成为所述对接面,所述对接槽内设有与所述对接槽的形状适配的密封件,所述密封件抵接在所述对接面与所述尘杯的外周面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尘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槽的相对的两侧侧壁上设有沿竖向延伸的第一限位筋,所述第一限位筋与所述对接槽的底壁间隔开,所述尘杯的表面设有配合于所述对接槽内的凸起,所述凸起的朝向所述对接槽的侧壁的表面设有第二限位筋,所述第二限位筋位于所述第一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芳非徐小伟张哲余丛
申请(专利权)人:美智纵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