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气元器件,具体为一种用于电极的电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1、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2、通过导线或电缆连接电极是常见的连接方式,优点是电极之间因冷热、机械产生的相对移动不会对电连接产生影响,缺点是在电极处于狭小空间时,大电流的导线或电缆由于存在绝缘外皮从而占用空间进而可能难以通过,特别是狭小空间内存在多个电极时,这类问题较为常见。
3、而使用导电金属排(通常为铜材料)同时夹持在多个电极上,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在狭窄空间内连接多个电极,并且能够通过较大的电流。但为了保持稳定的电连接,在铜排和电极之间存在较大的接触应力,并通常以压力的方式施加在电极表面,容易对电极表面造成损伤,而当电极结构较软(例如为薄壁铜管)时,电极在夹持力下可能发生变形。
4、在一些场景下因冷热变化、机械结构等原因,电极与金属排之间会产生一定的相对位移,一方面对电极产生额外的应力,使其表面和结构变形,另一方面可能使接触面积减小、接触压力较小,从而使电接触恶化,无法承载大电
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极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并列布置的至少两个导体,两导体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凹槽,两导体拼合后,凹槽形成容纳电极的空间,电极的表面套接接触元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极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表面设有一个或多个突起,用于在两导体拼合后阻止接触元件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极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凹槽内表面设有多组突起时,多组凸起并列布置,相邻两组突起之间在两导体拼合后形成容纳接触元件的空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极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具有多组,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极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并列布置的至少两个导体,两导体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凹槽,两导体拼合后,凹槽形成容纳电极的空间,电极的表面套接接触元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极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表面设有一个或多个突起,用于在两导体拼合后阻止接触元件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极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凹槽内表面设有多组突起时,多组凸起并列布置,相邻两组突起之间在两导体拼合后形成容纳接触元件的空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极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具有多组,多组凹槽根据电极的方向、形状、尺寸和间距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志才,匡红波,朱立群,程玉玉,胡晓英,张洪,刘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申核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