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MRAM灵敏放大器及其数据读取方法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MRAM灵敏放大器及其数据读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5317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MRAM灵敏放大器及其数据读取方法,包括MRAM电路模块与灵敏放大器电路模块,MRAM电路模块与灵敏放大器电路模块之间电性连接。该方法包括:根据所述MRAM电路模块的存储数据状态动态增加灵敏放大器在时域的感知裕度;根据所述灵敏放大器并结合所述MRAM电路模块的存储数据状态对所述MRAM电路模块的存储数据进行表征,得到放大的存储数据。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MRAM内存储单元的阻态来动态调整参考阈值,从而提高MRAM的灵敏放大器的读取裕度,进而减小误码率,提高存储数据的正确读取概率。本发明专利技术作为一种MRAM灵敏放大器及其数据读取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存储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存储,尤其涉及一种mram灵敏放大器及其数据读取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工艺规模的过度缩小,传统存储器如sram(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和dram(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会出现一些严重的问题,如大漏电流和可靠性下降。mram(magnetic random-access memory,磁随机存取存储器)由于其cmos兼容性、低泄漏功率和高耐久性,被认为是下一代非易失性存储器的一个有前途的候选者。尽管有这些优点,但相对较大的写入延迟和不足的读取机制阻碍了它们的进一步应用,由于材料、结构和工艺技术的限制,作为mram核心存储器件的mtj(magnetic tunnel junction,磁性隧道结)在室温下的隧道磁阻比值仅为60%至300%。受此影响,传统的mram读取电路的灵敏放大器只有很小的读取裕度,这降低了正确读取的概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mram灵敏放大器及其数据读取方法,根据mram内存储单元的阻态来动态调整参考阈值,从而提高mram的灵敏放大器的读取裕度,进而减小误码率,提高存储数据的正确读取概率。

2、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第一技术方案是:一种mram灵敏放大器,包括mram电路模块与灵敏放大器电路模块,所述mram电路模块与所述灵敏放大器电路模块之间电性连接,其中:

3、所述mram电路模块用于存储信息;

4、所述灵敏放大器电路模块还包括第一时域转换电路模块、第二时域转换电路模块、控制单元模块和d触发器模块,所述灵敏放大器电路模块用于获取所述mram电路模块的存储信息。

5、进一步,所述mram电路模块包括至少一个数据单元模块、参考单元模块、晶体管t3、晶体管t4和晶体管t5,所述晶体管t3的源极与所述晶体管t4的源极连接并接高电平vdd,所述晶体管t3的栅极与所述晶体管t4的栅极连接并接pre使能信号,所述晶体管t3的漏极、所述数据单元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灵敏放大器电路模块连接,所述晶体管t4的漏极、所述参考单元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灵敏放大器电路模块连接,所述数据单元模块的第二端、所述参考单元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晶体管t5的源极连接,所述晶体管t5的栅极接dis使能信号,所述晶体管t5的漏极接地vss,其中:

6、所述数据单元模块和参考单元模块用于存储数据;

7、所述晶体管t3、晶体管t4和晶体管t5用于控制所述mram电路模块的工作模式。

8、进一步,所述数据单元模块和所述参考单元模块均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自旋轨道力矩磁性隧道结、读字线和写字线,所述数据单元模块的第一晶体管的源极、所述数据单元模块的第二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晶体管t3的漏极连接,所述数据单元模块的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数据单元模块的读字线连接,所述数据单元模块的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数据单元模块的写字线连接,所述数据单元模块的自旋轨道力矩磁性隧道结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数据单元模块的第二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数据单元模块的自旋轨道力矩磁性隧道结的输出端与所述数据单元模块的第一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参考单元模块的第一晶体管的源极、所述参考单元模块的第二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晶体管t4的漏极连接,所述参考单元模块的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参考单元模块的读字线连接,所述参考单元模块的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参考单元模块的写字线连接,所述参考单元模块的自旋轨道力矩磁性隧道结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参考单元模块的第二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参考单元模块的自旋轨道力矩磁性隧道结的输出端与所述参考单元模块的第一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数据单元模块的自旋轨道力矩磁性隧道结的第二输入端、所述参考单元模块的自旋轨道力矩磁性隧道结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晶体管t5的源极连接,其中:

9、所述第一晶体管和所述第二晶体管用于控制所述读字线和所述写字线的电平;

10、所述自旋轨道力矩磁性隧道结用于存储数据;

11、所述读字线和所述写字线用于读取所述自旋轨道力矩磁性隧道结的存储数据。

12、进一步,所述灵敏放大器电路模块包括第一时域转换电路模块、第二时域转换电路模块、控制单元模块和d触发器模块,所述第一时域转换电路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控制单元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mram电路模块的晶体管t3连接,所述第二时域转换电路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控制单元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mram电路模块的晶体管t4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时域转换电路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时域转换电路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时域转换电路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d触发器模块的第一输入端vd连接,所述第二时域转换电路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d触发器模块的第二输入端vr连接,其中:

13、所述第一时域转换电路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单元模块的电压信息转换为时间信息;

14、所述第二时域转换电路模块用于将所述参考单元模块的电压信息转换为时间信息;

15、所述控制单元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时域转换电路模块和所述第二时域转换电路模块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16、所述d触发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域转换电路模块和所述第二时域转换电路模块的输出信号到达顺序判断所述mram电路模块的状态。

17、进一步,所述第一时域转换电路模块包括标准反相器i1、标准反相器i3和缺流反相器csi1,所述标准反相器i1的输入端通过位线bld分别与所述晶体管t3的漏极和所述控制单元模块连接,所述标准反相器i1的输出端、所述缺流反相器csi1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并接电压vd,inv,所述缺流反相器csi1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缺流反相器csi1的输出端与所述标准反相器i3的输入端连接并接电压vd,csi,所述标准反相器i3的输出端与所述d触发器模块连接,其中:

18、所述标准反相器i1用于将所述数据单元模块放电过程中的电压信息转换为时间信息,当位线bld电压放电到所述标准反相器i1的翻转阈值时,所述标准反相器i1输出高电平信号,并与所述参考单元模块形成时间差;

19、所述标准反相器i3用于对所述缺流反相器csi1的输出信号进行波形整形;

20、所述缺流反相器csi1用于扩大所述时间差。

21、进一步,所述第二时域转换电路模块包括标准反相器i2、标准反相器i4和缺流反相器csi2,所述标准反相器i2的输入端通过位线blr分别与所述晶体管t4的漏极和所述控制单元模块连接,所述标准反相器i2的输出端、所述缺流反相器csi2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并接电压vr,inv,所述缺流反相器csi2的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MRAM灵敏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MRAM电路模块与灵敏放大器电路模块,所述MRAM电路模块与所述灵敏放大器电路模块之间电性连接,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MRAM灵敏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MRAM电路模块包括至少一个数据单元模块、参考单元模块、晶体管T3、晶体管T4和晶体管T5,所述晶体管T3的源极与所述晶体管T4的源极连接并接高电平VDD,所述晶体管T3的栅极与所述晶体管T4的栅极连接并接PRE使能信号,所述晶体管T3的漏极、所述数据单元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灵敏放大器电路模块连接,所述晶体管T4的漏极、所述参考单元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灵敏放大器电路模块连接,所述数据单元模块的第二端、所述参考单元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晶体管T5的源极连接,所述晶体管T5的栅极接DIS使能信号,所述晶体管T5的漏极接地VSS,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MRAM灵敏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单元模块和所述参考单元模块均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自旋轨道力矩磁性隧道结、读字线和写字线,所述数据单元模块的第一晶体管的源极、所述数据单元模块的第二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晶体管T3的漏极连接,所述数据单元模块的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数据单元模块的读字线连接,所述数据单元模块的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数据单元模块的写字线连接,所述数据单元模块的自旋轨道力矩磁性隧道结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数据单元模块的第二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数据单元模块的自旋轨道力矩磁性隧道结的输出端与所述数据单元模块的第一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参考单元模块的第一晶体管的源极、所述参考单元模块的第二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晶体管T4的漏极连接,所述参考单元模块的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参考单元模块的读字线连接,所述参考单元模块的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参考单元模块的写字线连接,所述参考单元模块的自旋轨道力矩磁性隧道结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参考单元模块的第二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参考单元模块的自旋轨道力矩磁性隧道结的输出端与所述参考单元模块的第一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数据单元模块的自旋轨道力矩磁性隧道结的第二输入端、所述参考单元模块的自旋轨道力矩磁性隧道结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晶体管T5的源极连接,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MRAM灵敏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灵敏放大器电路模块包括第一时域转换电路模块、第二时域转换电路模块、控制单元模块和D触发器模块,所述第一时域转换电路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控制单元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MRAM电路模块的晶体管T3连接,所述第二时域转换电路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控制单元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MRAM电路模块的晶体管T4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时域转换电路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时域转换电路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时域转换电路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D触发器模块的第一输入端VD连接,所述第二时域转换电路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D触发器模块的第二输入端VR连接,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MRAM灵敏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域转换电路模块包括标准反相器I1、标准反相器I3和缺流反相器CSI1,所述标准反相器I1的输入端通过位线BLD分别与所述晶体管T3的漏极和所述控制单元模块连接,所述标准反相器I1的输出端、所述缺流反相器CSI1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并接电压VD,INV,所述缺流反相器CSI1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缺流反相器CSI1的输出端与所述标准反相器I3的输入端连接并接电压VD,CSI,所述标准反相器I3的输出端与所述D触发器模块连接,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MRAM灵敏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域转换电路模块包括标准反相器I2、标准反相器I4和缺流反相器CSI2,所述标准反相器I2的输入端通过位线BLR分别与所述晶体管T4的漏极和所述控制单元模块连接,所述标准反相器I2的输出端、所述缺流反相器CSI2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并接电压VR,INV,所述缺流反相器CSI2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所述缺流反相器CSI2的输出端与所述标准反相器I4的输入端连接并接电压VR,CSI,所述标准反相器I4的输出端与所述D触发器模块连接,其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MRAM灵敏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模块包括晶体管T1、晶体管T2、采样电容C1、采样电容C2和与非门,所述与非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时域转换电路模块的标准反相器I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与非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时域转换电路模块的标准反相器I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与非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晶体管T1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ram灵敏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mram电路模块与灵敏放大器电路模块,所述mram电路模块与所述灵敏放大器电路模块之间电性连接,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mram灵敏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mram电路模块包括至少一个数据单元模块、参考单元模块、晶体管t3、晶体管t4和晶体管t5,所述晶体管t3的源极与所述晶体管t4的源极连接并接高电平vdd,所述晶体管t3的栅极与所述晶体管t4的栅极连接并接pre使能信号,所述晶体管t3的漏极、所述数据单元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灵敏放大器电路模块连接,所述晶体管t4的漏极、所述参考单元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灵敏放大器电路模块连接,所述数据单元模块的第二端、所述参考单元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晶体管t5的源极连接,所述晶体管t5的栅极接dis使能信号,所述晶体管t5的漏极接地vss,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mram灵敏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单元模块和所述参考单元模块均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二晶体管、自旋轨道力矩磁性隧道结、读字线和写字线,所述数据单元模块的第一晶体管的源极、所述数据单元模块的第二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晶体管t3的漏极连接,所述数据单元模块的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数据单元模块的读字线连接,所述数据单元模块的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数据单元模块的写字线连接,所述数据单元模块的自旋轨道力矩磁性隧道结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数据单元模块的第二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数据单元模块的自旋轨道力矩磁性隧道结的输出端与所述数据单元模块的第一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参考单元模块的第一晶体管的源极、所述参考单元模块的第二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晶体管t4的漏极连接,所述参考单元模块的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参考单元模块的读字线连接,所述参考单元模块的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参考单元模块的写字线连接,所述参考单元模块的自旋轨道力矩磁性隧道结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参考单元模块的第二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参考单元模块的自旋轨道力矩磁性隧道结的输出端与所述参考单元模块的第一晶体管的漏极连接,所述数据单元模块的自旋轨道力矩磁性隧道结的第二输入端、所述参考单元模块的自旋轨道力矩磁性隧道结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晶体管t5的源极连接,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mram灵敏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灵敏放大器电路模块包括第一时域转换电路模块、第二时域转换电路模块、控制单元模块和d触发器模块,所述第一时域转换电路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控制单元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mram电路模块的晶体管t3连接,所述第二时域转换电路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控制单元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mram电路模块的晶体管t4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模块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时域转换电路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时域转换电路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时域转换电路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d触发器模块的第一输入端vd连接,所述第二时域转换电路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d触发器模块的第二输入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志益李楠刘显平陈伟冲潘万圆尹宁远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